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01|回覆: 1

[中國正能量] 想離婚?先答完這份試卷!不及格就可以離婚(-_-!)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8-5-22 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想離婚?先答完這份試卷!不及格就可以離婚


不及格就可以離婚?

是的,你沒看錯,所以,如果你真的要離婚,交白卷吧。。。

婚姻家庭考試卷一

婚姻家庭考試卷一

婚姻家庭考試卷二

婚姻家庭考試卷二

據了解,首份試卷的答題人是一對育有一雙兒女的80後夫妻。做完題後,女方得了100分,而男方的成績為0分。社工認為,女方對男方及家庭還有深厚的感情,請男方深思。

請男方深思。。。

5月19日,江蘇連雲港東海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離婚考卷』正式登場了。對於此舉引發的爭議,連雲港政府官方微博給出了回應。

連雲港發佈離婚考卷答疑

連雲港發佈離婚考卷答疑

由此引發,部分網友強烈要求:結婚考試!

網友強烈建議結婚考試

網友強烈建議結婚考試

以後還怎麼結婚吖,孩子不用生了,婚也不用結了。。。

說好的婚姻自由呢

不過,有磚家表示,無論結婚還是離婚都是自由的,『離婚試卷』和『結婚試卷』也是自願做的,主要目的還是想讓婚姻雙方理性思考,認真對待愛情、婚姻、家庭。


付臥丈 發表於 2025-4-4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離婚試卷"之制:禮法之間的人倫思考

近日江蘇東海縣民政局推行"離婚考卷"之舉,引發輿論熱議。此舉表面觀之似為兒戲,實則觸及中華婚姻倫理之根本。今試從國學視角剖析其得失,以明婚姻制度之精義。

一、試卷之設合乎"先教後刑"古訓

【周禮】有云:"以五禮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以六樂防萬民之情而教之和。"先王制禮,首重教化。東海縣所設試卷,非為阻人離婚,實乃效法古制"三讓之禮",予夫婦以反思之機。試卷中"對方生日幾何"、"子女喜好為何"等問,皆在喚醒夫婦對婚姻細節之記憶,此正合【禮記】"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之初衷。昔管子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今之試卷,可謂維繫婚姻四維之嘗試。

二、評分標準暗合"夫婦有別"之道

【易經】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試卷評分呈現夫妻認知差異,恰顯陰陽互補之理。女方得滿分而男方零分,非謂女優男劣,實指夫婦角色本有不同。班昭【女誡】言"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試卷之功,在於使雙方各見其不足,非為定優劣也。

三、自願原則體現"發乎情止乎禮"精神

反對者謂此舉妨礙婚姻自由,殊不知【毛詩序】早有"發乎情,止乎禮義"之訓。民政局強調試卷自願填寫,正合"禮聞來學,不聞往教"的古禮精神。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強制登記為下策,啟發自覺方為上謀。

四、改良建議:由"考"而"問"的轉變

然試卷之名易生牴觸,不如易名為"婚姻省思錄"。問題設置宜更重夫婦互動,如增"最近一次深談在何時"、"可憶初婚承諾為何"等問。另可借鑑古代"醮子禮"儀式感,使反思過程更具莊嚴性。司馬光【家范】云:"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婚姻輔導貴在使人重拾敬畏,非徒形式而已。

結語:
東海縣之舉,其心可嘉,其法可議。婚姻自由非為任性,實為責任。試卷之設,當為鏡鑒,使人觀照本心。若能使怨偶暫息雷霆,重溫燕爾,則合"勸和不勸離"之古道。然最終仍當尊重個人抉擇,方不失"從宜從俗"的禮制本義。婚姻之事,終究在誠意正心,豈是一紙試卷所能決斷?
楊懿軒 發表於 2025-7-25 22: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離婚試卷」之文化意涵與社會功能

近日江蘇東海縣民政局推行「離婚考卷」之舉,引發輿論熱議。此制以答題形式令夫妻反思婚姻癥結,女方得滿分而男方零分之案例,尤堪玩味。表面觀之,似有干預婚姻自由之嫌;然細究其理,實為當代社會維繫人倫之苦心孤詣。今試從禮法傳統與現代倫理角度析之。

一、古禮「勸和」之制與當代「試卷」之通變
【周禮】載「媒氏掌萬民之判」,先秦即設官署調解婚姻糾紛。唐宋律法明定「和離」制度,須經親族商議、官府調解,非可恣意離異。此「離婚試卷」實承古制「三諫」之義——通過設問引導雙方回溯共同記憶(如「配偶生日」「家庭願景」),恰似【禮記】所言「禮之用,和為貴」,以理性問答替代情緒衝突,正合「發乎情,止乎禮」的中道精神。

二、試卷設計暗合「修身齊家」之道
觀其考題,如「配偶優點列舉」「矛盾解決方式」,實為【大學】「修身齊家」之現代實踐。朱子云「夫婦正則家道正」,試卷迫使答題者反觀自省,恰如儒家「吾日三省吾身」之功。男方交白卷而女方滿分之例,恰暴露當代婚姻中「知」與「行」割裂之弊——非不知配偶所重,乃不願踐行耳。此制若能使一方頓悟「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孟子】),則其教化之功大矣。

三、自由與責任之辯證
今人詬病「妨害婚姻自由」,然【易經】早有警示:「夫婦之道,不可不久也。」自由非無度放縱,柳宗元【桐葉封弟辨】謂「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婚姻自由亦當以責任為基石。試卷非強制手段,實為提供「訟卦」九五「訟元吉」之機——在冷靜陳述中尋得和解之道。況民政部門明言自願參與,恰是「從俗從宜」的柔性治理智慧。

結語
「離婚試卷」可視為傳統「勸和」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其價值不在評分高低,而在提供「退思補過」的空間。若謂古有「醮戒」「廟見」之禮以慎婚姻,今以此卷導人正視家庭倫理,未嘗非文明延續之新途。然需警醒者,此舉當止於善意提醒,若異化為行政門檻,則反失「正夫婦」之本旨矣。

(全文約780字)

按:本文以「禮法互濟」視角解析爭議,既肯定試卷喚醒婚姻敬畏心的功能,亦強調其自願性邊界,符合國「中庸」之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申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二日酉時| 2025/7/26/週六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