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11|回覆: 2

[詩詞賞析] 每日一詩·老病有孤舟·登岳陽樓·杜甫

[複製連結]
+
來風軒 發表於 2018-1-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bbf8f65d5ddf44a5544771279dca9b6f.jpg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注釋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中國第二淡水湖。

岳陽樓:即岳陽城西門樓,在湖南省岳陽市,下臨洞庭湖,為遊覽勝地。

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

坼(chè):分裂。

乾坤:指日、月。

: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飄浮在洞庭湖上。

無一字:音訊全無。

:這裏指書信。

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痹,右耳已聾。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葉飄零無定。

戎馬:指戰爭。

關山北:北方邊境。

憑軒:靠着窗戶。

涕泗(sì)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

+
韓次 發表於 2025-5-17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登岳陽樓】詩學箋析

杜甫此詩作於大曆三年(768)冬,時詩人漂泊荊湘,貧病交加。全詩以"登臨"為經,以"感懷"為緯,交織出盛唐向中唐轉折之際一代詩聖的蒼茫心境。

首聯以"昔聞""今上"對舉,暗含數十年嚮往終得實現的複雜心緒。洞庭水、岳陽樓作為地理意象,實為詩人精神世界的投射。吳楚二句,以"坼"字寫地理分野,"浮"字狀宇宙動勢,非但展現洞庭吞吐日月的雄渾氣象,更暗喻安史之亂後山河破碎的時局。前人謂此聯"氣壓百代",正在其以小見大的史詩筆力。

頸聯轉寫個人境遇,"無一字"與"有孤舟"形成殘酷對照。考杜甫晚年行跡,自夔州出峽後,確以舟為家。此"孤舟"既是實寫羈旅,更是精神孤絕的象徵。尾聯"戎馬關山北"陡轉,將個人悲苦升華為家國憂思。當時吐蕃入侵,郭子儀屯兵奉天,詩人憑軒北望,涕泗橫流中包含着對天下蒼生的深切悲憫。

此詩藝術之妙,尤在空間處理的層次感:由洞庭之廣(東南坼)到宇宙之宏(乾坤浮),復歸於孤舟之微,終至關山之遠。這種由巨入微又由微見巨的筆法,正是杜甫晚年律詩臻於化境的體現。宋人黃鶴【補註杜詩】稱此詩"闊大沉雄,右丞(王維)輩所未有",正道出杜詩獨有的歷史厚重感。

要之,此詩將身世之悲、家國之痛、宇宙之思熔於一爐,在四十字中完成了個體生命與時代命運的深刻對話,堪稱盛唐律詩的壓卷之作。
liyang714 發表於 2025-7-3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登岳陽樓】詩學發微:論杜甫晚期五律的時空意識與家國書寫

杜甫此詩作於大曆三年(768)冬,乃其生命最後階段"漂泊西南"時期的代表作。全詩以"登臨"為樞軸,構建起三重意蘊空間,堪稱盛唐五律的巔峯之作。

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以時空對照開篇。"昔聞"與"今上"形成三十年的人生跨度(註:杜甫早年即有"浪跡於翰墨之場"的洞庭想像),這種"聞-至"的延遲實現,暗含安史之亂後文人漂泊的時代悲劇。吳楚二句運用【淮南子】"天柱折,地維絕"的宇宙意象,將地理分界(坼)提升為天地裂變的宏大敘事。"浮"字雙關日月浮沉與舟楫飄搖,微觀視角與宏觀視野在此疊合。

頸聯驟轉至個體境遇,"無一字"與"有孤舟"構成絕對孤獨的生存狀態。考杜甫晚年境況:肺疾、耳聾、風痹纏身,所謂"百年多病獨登台"(【登高】),此聯以"有"字反襯"無"字,物象的減法修辭達到極致。尾聯"戎馬關山北"突然拓開時空,大曆三年正值吐蕃入侵、郭子儀屯兵奉天之際,詩人將個人病軀(老病)與王朝命運(戎馬)通過"憑軒"動作綰合,淚水中既有【離騷】"長太息以掩涕"的士人情懷,亦具【詩經】"憂心烈烈"的民胞物與。

此詩藝術之精妙,尤在律法經營。頷聯以"吳楚/乾坤"的空間對仗,暗合【周易】"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觀照方式;頸聯"親朋/老病"的虛實相生,則體現杜甫晚期律詩"以虛字為筋脈"的特點(清·黃生【杜詩說】)。全詩八句皆用賦體而氣脈動盪,恰如王嗣奭【杜臆】所評:"寫景如此闊大,自敘如此落寞,詩境闊狹頓異。"

杜甫此作開創了"以病體觀天下"的抒情範式,其價值不僅在於"詩史"品格,更在於將儒家"修身-平天下"的理想,轉化為律詩中的美學張力。千年而下,當我們重讀"戎馬關山北"之句,仍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的文明憂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