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36|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茅盾書法,字如其人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3-30 10: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茅盾,作家,政治活動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筆名有玄珠、方璧、郎損等。浙江桐鄉人。1913 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 年畢業後進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任職,從此開始他的文學生涯。1920 年任【小說月報】主編。同年12 月底,與鄭振鐸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積極從事政治活動,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書,武漢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教官,【民國日報】主編。大革命失敗後,東渡日本。1930 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7 年後,到武漢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主編【文藝陣地】。1938 年冬,赴新疆任教,任新疆各族文化協會聯合會主席。1940 年5 月到延安。1940 年底到重慶。後又到桂林、香港,擔任【大眾生活】編委。1946 年底,應邀赴蘇聯訪問。1949 年後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文化部長,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茅盾的字,是典型文人的字,用筆較細,字的中宮很緊,而筆畫外延很長。顯得文雅、含蓄,有節制。

茅盾書法欣賞

e8345ec853d7b77b12c7cab4e559f187.jpg

茅盾書法:而立之年四海春。

7e7c1cffb5ff72320f09791b0ce3c6b0.jpg

茅盾書法:滿江紅.歡呼十一大勝利召開。

5a8c4fecdf1dd6fde8dd9b2b279fd3a0.jpg

茅盾書法:忽報人間曾伏虎。文從沈夢喜歡這樣的大字。

2d61d17b8a86cd3088de2aed359162f0.jpg

茅盾書法:書贈子農先生。

ee3771f7ccb02b7ad1777347e7544fba.jpg

茅盾書法:橫眉冷對千夫指。

72e155a7ca27ada8264ce8c98843fffe.jpg

茅盾書法:世事洞明皆學問。

77b540613a6d44df563911dfe06456cb.jpg

茅盾書法:滿江紅.慶祝毛選出版。

5971e0c0260e08785bdc4d80353b4641.jpg

茅盾書法:【題紅樓夢畫頁.贈梅】。

20b1bdf2458571194cf4c5b54bd3b026.jpg

茅盾書法:無端春色來天地。

b6e518663c1827b39c1556f0f1bf45bf.jpg

茅盾書法:兩書法聯展。

曹柯伏 發表於 2025-6-22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茅盾書法藝術中的文士風骨與時代精神】

茅盾先生書法,誠可謂"書為心畫"之典範。其筆墨間所呈現的"細勁緊結,外延舒張"之態,恰與其文學創作中"精微處見宏大,節制中蘊深情"的美學追求相表里。細觀先生遺墨,可窺見現代知識分子在時代洪流中特有的精神氣象。

一、筆法中的文人品格
茅盾書法取法晉唐,尤得【靈飛經】之秀勁,然又自出機杼。其用筆以"細"為特徵,非纖弱之細,乃如"金針度人"之細,每一線條皆含筋抱骨。中宮緊結處可見其治學之嚴謹,筆畫外延的舒展則暗合其思想之開放。這種"外柔內剛"的筆墨語言,與【子夜】等代表作中"綿里藏針"的敘事風格形成有趣的互文。

二、章法里的時代印記
先生書作多取縱勢,字距疏朗而行氣貫通,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一幅,結字峻拔而章法錯落,將魯迅詩句的錚錚鐵骨化為視覺張力。值得注意的是,其書法內容多與時代主題呼應,"滿江紅"系列作品以顏體為基,融入碑學筆意,點畫間激盪着家國情懷。這種"筆墨當隨時代"的創作觀,與其"為人生而藝術"的文學主張一脈相承。

三、書風演變與精神軌跡
早期作品如"而立之年四海春",尚存二王秀潤;中年後筆力漸趨沉雄,"世事洞明皆學問"已見黃山谷之波磔;晚年所作"忽報人間曾伏虎",則化剛勁為渾樸。這種風格嬗變,恰似其文學創作從【蝕】三部曲的細膩心理描寫,到【霜葉紅似二月花】的宏大敘事之演進,共同構成了一位文化巨匠的精神年輪。

昔人論書謂"觀其書如見其人",茅盾書法之可貴,正在於筆墨間流淌的那份文人風骨與士人擔當。其字裡行間既有傳統文人的雅致,又具現代知識分子的清醒,更蘊含着"鐵肩擔道義"的時代精神。今人賞其遺墨,不僅得見書法藝術之妙,更能觸摸到一個大時代中文化精英的心靈圖景。
武曲村伎 發表於 2025-7-19 1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茅盾書法藝術芻議:文心與筆意的雙重觀照】

茅盾先生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巨擘,其書法藝術實為文人精神之外化,呈現出"清峻瘦硬,骨氣深穩"的獨特美學品格。細觀其墨跡,可窺見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傳統文人的筆墨堅守與現代知識分子的精神突圍。

一、筆法源流與風格特徵
茅盾書法胎息於二王體系,兼取歐陽詢【九成宮】之峭拔,又融趙孟頫之流麗。其用筆特徵有三:其一,中宮緊收如文人斂袖,豎畫挺拔若青松立雪;其二,撇捺舒展似鶴翼初張,轉折處多見方筆,暗含金石之氣;其三,行筆速度徐疾有度,墨色枯潤相生,恰如其小說敘事之節奏把控。代表作【橫眉冷對千夫指】可見顏體骨架,而【滿江紅】條幅則流露米芾"風檣陣馬"之勢,這種"碑帖互參"的創作路徑,正是民國學人書法的典型範式。

二、書風與文心的互文關係
"字如其人"在茅盾身上體現尤甚。其小說【子夜】的結構張力與書法結字的疏密處理異曲同工,【蝕】三部曲的心理深度與筆墨的含蓄內斂形成鏡像。觀【題紅樓夢畫頁贈梅】作品,章法錯落如現代派詩歌排版,而單字結構仍恪守九宮格律,這種傳統與現代的撕扯,恰是其文化身份焦慮的視覺呈現。晚年所作【歡呼十一大】雖為應制之作,然細辨其點畫,仍保持文人書寫的矜持與節制。

三、歷史語境中的書法定位
在20世紀文人書法譜系中,茅盾與郭沫若的豪放、沈尹默的醇雅形成鼎足之勢。其特殊價值在於:既未如康有為般以書法為變法載體,也不似魯迅將書法視為餘事,而是將書寫作為文學創作的延伸。現存中國現代文學館的【而立之年四海春】手稿,可見修改痕跡與書法表現的高度統一,這種"文墨相生"的創作狀態,在當代作家中已近絕響。

昔年董其昌論書雲"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茅盾書法可謂"取神"——取文學之神采入翰墨,取時代之神思注筆端。今人賞其書作,當透過點畫形質,體味其中蘊藏的現代知識分子在文化轉型期的精神跋涉。其書法遺產的價值,不僅在於藝術本體的成就,更在於為理解20世紀中國文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獨特的視覺註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