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99|回覆: 1

[成語典故] 專心致志

[複製鏈接]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9-18 06: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專心致志】相關人物

弈秋(生卒年不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圍棋專業棋手,也是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從事教育的圍棋名人。

【專心致志】涵義

致:盡,極。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專心致志,意為用心專一,聚精會神,絲毫不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認真地去做某件事。

【專心致志】出處

【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鄭觀應【盛世危言·技藝】:“泰西人士,往往專心致志,慘澹經營,自少而壯而老,窮畢生之材力心思,以製造一物。”

【專心致志】辨析

【專心致志】讀音:zhuān xīn zhì zhì

【專心致志】近義詞:孜孜不倦、真心實意、收視返聽、廢寢忘餐、之死靡它、收視反聽、夜以繼日

【專心致志】反義詞:心不在焉、心猿意馬、魂不守舍、三心二意

【專心致志歇後語】:王羲之看鵝——專心致志

【專心致志】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專心致志】造句

1、我做事時總是專心致志的,要把所做的事做得如何如何好,決不想到如何可以藉此賺什麼錢。我們如果把營利的觀念夾入實驗室里去,則真正創造的實驗便不可能。

2、要不顧一切地去行動,專心致志地全力以赴地工作。於是就會產生“行得通”這種感覺。這個感覺才是信念。

3、如果你專心致志於你手頭的工作,你很快就會把他幹完。

4、網上學習通常是循序漸進的,要求學生專心致志

5、車廂里至少還有六個人正在專心致志地玩玩各自的掌上。

6、她在書房裡專心致志的寫作文,所以沒有聽到電話鈴響。

7、把專心致志於學業,持久不懈,作為第一目標。

8、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

9、世間的事情都是如此:當你刻意地追求時,它就像蝴蝶一樣振翅飛遠;當你專心致志之時,意外的收穫已悄悄來到你的身邊!

10、總而言之,我們必須專心致志於我們所學習的東西。

【專心致志】成語典故:

孟子說:“下棋,在技藝是比較容易的,可是如果不專心致志地學,也是學不好的。”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兩個人慕名而來,同時拜他為師。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藝傳授給他們,講課特別認真。一個學生專心致志地聽他講課。另一個學生表面上也在認真地聽課,而實際上思想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從窗外飛過,聯想到要吃天鵝肉……,弈秋講完課,就叫兩人對弈。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就對弈起來。開局不久,就見分曉:一個從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個手忙腳亂地應付。弈秋一看,兩人的棋藝相差懸殊。他對棋藝差的學生說:“你們兩個人一起聽我講課,他能專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

【專心致志文言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唯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專心致志白話文】: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弈,他的棋藝非常高超,因此很多人都稱他為弈秋。

弈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只專心聽弈秋的。另一個也在聽,但心裡卻想着有天鵝將要從天上飛過,想拿着弓箭去射天鵝.雖然兩人在一起學習下棋,第二個人卻不如第一個學得好.難道是他的智力不如第一個人嗎?回答:不是這樣的。

【專心致志】成語接龍:

專心致志→志滿氣得→得未曾有→有枝有葉→葉散冰離→離本依末→末路之難→難捨難分→分宵達曙→曙後星孤→孤身隻影→影形不離→離山調虎→虎略龍韜→韜曜含光→光芒萬丈→丈二和尚→尚虛中饋→饋貧之糧→糧盡援絕→絕代佳人→人亡政息→息息相關→關山迢遞→遞勝遞負→負義忘恩→恩甚怨生→生死不易→易口以食→食飢息勞→勞民傷財→財殫力竭→竭盡全力→力敵千鈞→鈞天廣樂→樂極生悲→悲歌慷慨→慨然允諾→諾諾連聲→聲勢浩大→大廈將傾→傾筐倒篋→篋書潛遞→遞興遞廢→廢書而嘆→嘆為觀止→止戈興仁→仁言利溥→溥天率土→土龍芻狗→狗續侯冠→冠蓋相望→望塵奔北→北面稱臣→臣心如水→水中捉月→月黑風高→高風勁節→節衣素食→食少事煩→煩言碎辭→辭嚴意正→正正堂堂→堂堂正正→正色危言→言笑不苟→苟且偷生→生張熟魏→魏鵲無枝→枝繁葉茂→茂林修竹→竹報平安→安貧守道→道盡塗殫→殫智竭力→力屈計窮→窮凶極虐→虐老獸心→心服首肯→肯構肯堂

【專心致志】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學習必須專心,態度決定一切,不專心致志便學不到真本領,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余李柔 發表於 2025-4-27 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專心致志"的修持境界與當代價值】

"專心致志"作為儒家心性修養的重要法門,其淵源可追溯至孟子"求其放心"的工夫論。【孟子·告子上】以弈秋教弈為喻,揭示"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的修學真諦。此四字實為貫通儒家"主一"工夫與道家"守一"之要的樞紐。

考其義理結構,"專"者,【說文】釋為"六寸簿",引申為獨擅之義;"心"乃神明之舍;"致"者極也;"志"為心之所之。四字聯用,恰合【周易·繫辭】"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境界。鄭觀應【盛世危言】以西方工匠精神印證此理,可見其超越時空的普適性。

在實踐層面,王陽明【傳習錄】云"持志如心痛",正是對專心致志的最佳詮釋。觀王羲之觀鵝悟筆法、懷素看夏雲得草書三昧,皆證"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的創造境界。當代腦科學研究表明,專注狀態時前額葉皮層與默認模式網絡會產生特定激活模式,與古人所言"虛一而靜"的生理機制暗合。

然今人每患"數字時代注意力匱乏症",手機推送、碎片信息使心神流散。當效法弈秋弟子中"惟弈秋之為聽"者,以"收視反聽"之功對治"心不在焉"之病。蘇軾【寶繪堂記】"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的智慧,尤值今人深思。

此成語啟示我們: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更需回歸"教惟在於專心,學必貴乎專一"的古老智慧。非專無以成學,非靜無以致遠,此乃中華文明給予現代人的重要精神資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