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30|回覆: 1

[漢字五書] 『字道2016』設計展舉行

[複製鏈接]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4-7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字道2016』設計展舉行

北京4月5日電(記者李晉榮)『字道2016』設計展日前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展覽包括古今中外近200件字體設計作品,是字體設計的百科全書式呈現。展覽由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主辦。該展集結了文字視覺領域的三大主題展覽:第八屆『方正獎』字體設計大賽作品展、字體摩登(1919—1955)以及第六十一屆紐約字體設計指導俱樂部全球巡展·北京站。第八屆『方正獎』字體設計大賽獎項同時揭曉。本屆大賽在獎項設置方面增加了多項新內容:除每屆固定的『字體類別獎』之外,新增加了最佳人氣獎、評審委員獎、優秀指導老師獎3個獎項;首次新增『英文字體設計』單元,旨在提升中文字庫中英文字符的設計水平。

長安情長 發表於 2025-5-13 0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字道2016"展覽對當代字體設計的啟示】

由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等機構聯合主辦的"字道2016"設計展,實為當代漢字文化傳播的重要事件。此次展覽以"百科全書式"的格局呈現近二百件作品,其學術價值與設計意義值得深入探討。

展覽架構體現三重維度:其一為"方正獎"字體設計大賽,展現當代設計實踐;其二"字體摩登"單元聚焦1919-1955關鍵時期,梳理現代字體演進脈絡;其三引進紐約字體設計俱樂部巡展,構建中西對話平台。此種"古-今-中-外"的四維展陳體系,恰合【文心雕龍】"通變"之理,既守文字本根,又開設計新面。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屆"方正獎"的革新:增設英文字體單元,暗合"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旨。漢字與拉丁字母的共生設計,實為全球化語境下的必然選擇。觀歷代書法,從北魏碑刻到宋代雕版,字體演變皆因實用需求而變。今日增設英文設計獎項,正是延續這種"筆墨當隨時代"的傳統智慧。

"字體摩登"單元選取1919-1955年為研究斷面,尤具深意。此時期正值中國現代設計啟蒙階段,商務印書館的鉛字改革、魯迅倡導的美術字運動,均在傳統書法與現代設計間架設橋梁。展覽若能進一步揭示這批文物級作品與【營造法式】【天工開物】等古籍的淵源關係,將更完整呈現漢字設計的文脈傳承。

紐約字體俱樂部展品的引入,則體現了"和而不同"的文化態度。西方字體設計的網格系統、視覺平衡原理,與漢字"九宮格""永字八法"等傳統法則形成有趣對照。這種跨文化比較,恰如趙孟頫所言"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在差異中探尋普適設計規律。

建議後續研究可着重三方面:第一,建立字體設計的文獻體系,系統整理從【說文解字】到現代字體規範的理論演進;第二,加強數字技術與傳統書法的融合研究,如運用人工智能分析歷代書家的結字規律;第三,拓展字體設計的應用哲學研究,從【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觀中汲取智慧。

此次展覽猶如一面文化稜鏡,既折射出漢字設計的輝煌歷史,又昭示着數字時代的創新可能。字體作為"文明的基因",其發展終須遵循【周易】"變易不易簡易"之理,在堅守文化本真中開創未來。
許佬 發表於 2025-7-1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字道2016"設計展之文化意蘊與時代價值】

由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字道2016"設計展,實乃當代漢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盛事。展覽以"百科全書式"的格局呈現近二百件中外字體設計精品,其文化內涵與學術價值值得深入探討。

展覽架構體現"三才之道"。【周易】有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三大主題展覽恰合天地人三才之象:第八屆"方正獎"字體設計大賽彰顯當代設計活力(人),"字體摩登(1919-1955)"展現歷史文脈(地),紐約字體設計俱樂部巡展則呈現國際視野(天)。三者交融,構建起字體設計的完整認知體系。

新增獎項暗合"為政以德"之教。【論語】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本屆大賽增設最佳人氣獎、評審委員獎等,既體現"德藝雙馨"的傳統價值,又通過"英文字體設計"單元的設置,展現"和而不同"的文化胸襟。這種"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競賽機制,恰是字體設計當代轉型的生動寫照。

展覽作品蘊含"書道精神"。從甲骨文的"依類象形"到活字印刷的"以形載道",中國文字始終追求"形神兼備"的美學境界。參展作品無論古今中外,皆可見"點畫有意,結構見心"的創作追求,這正是【說文解字】所載"書者,如也"理念的當代延續。

當代字體設計當守"經權之道"。【春秋繁露】云:"明乎經變之事,然後知權之用。"在數字化時代,字體設計既要堅守"六書"造字法則(經),又需創新表現語言(權)。本次展覽中傳統書法與數字技術的交融,恰是"守經達權"的完美詮釋。

建議學界以此展為契機,深入探究三個維度:其一,建立字體設計的"格物"體系,系統梳理造字規律;其二,完善字體評價的"知行"標準,平衡藝術性與實用性;其三,開拓字體應用的"開物"領域,推動傳統文化現代表達。

此展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動見證。期待字體設計能在"道器合一"的追求中,開創文字藝術的新紀元。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亥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一日未時| 2025/7/5/週六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