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53|回覆: 0

連州龍口村"邵氏三傑"(圖)

[複製鏈接]
里人 發表於 2010-6-2 13: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02479128352534.jpg

4 v7 s  @0 V4 z! U0 G

! J( w' g2 T' K0 E- t; D
龍口村破敗的『諫議廟』。

& \3 c/ Y% h  A& b7 W: s6 r

7 n7 [5 Q, C* ~3 b
W020100602479131561241.jpg
; Z4 K9 B7 e, u5 ~

2 y: r# e& M' m& a; c" Z+ Y; R, }
攝影/黃津
" H4 j8 ~- d1 B1 |

; A  t7 {$ n1 `# L+ H- F, X ) K  ^5 M# v4 E' D  B5 a4 v6 m( a
    連州有民間諺語曰:連州有三口,龍口、衝口、水口。所謂『口』,均指村名。龍口村是當地最悠久的古村之一,早在晉代便能應用牛耕事農。農耕技術的發達,孕育了一方水土、人傑地靈,該村出有南漢名將邵廷絹、五代十國諫議大夫邵安石,還有疏浚珠江的宋廣州太守邵曄。
$ n) G; }6 m- w" b2 Y! J" ^$ k: ~
4 U3 A2 }3 m% T( o$ T    千百年過去,龍口邵氏三傑的傳奇故事仍是當地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 $ P3 T1 |! Q7 U, W) d3 g& M
, J. n) Z! m9 Y# ~. V1 ^! o
    ■遺址探究 * H+ d' n1 e, Q. ]0 \8 b+ ^

) f: u- z4 M( x2 d6 ]    『仙槎巷』猶在
; L' [% o) L+ w" i6 Y/ ~0 b
9 L. x. ?  m, `! ?: T9 ?    『諫議廟』殘存 4 J/ S# ?1 f9 z
/ p9 L8 m* @% \: B
    歷史以來,龍口村不乏『新聞』話題。龍口地處河谷平原,地肥水美。上世紀70年代在該村出土的晉代『牛耕犁耙田模型』陶器,說明西晉時連州稻田耕作技術在當時全國稻作地區中處於領先地位。
+ ?' D5 g+ ?7 N: y
  I# `; C; H' V5 Y3 g    走進如今的龍口村,處處洋房水泥樓,舊時的古屋已不多了。『大都在上世紀「破四舊」時毀去了。』48歲的邵君臣解釋說。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地村民富裕程度的體現:務農者,良田平坦肥沃;外出者,小商賈遍布各地。 7 P& G% U% f) r; |8 o' W

9 @% c) \$ U6 F) m. s" a    幾經穿街走巷,方才找到了『仙槎巷』門樓,但也是今時建築,唯有碑記上記錄了『仙槎』二字的來歷。『仙槎巷』門樓原建於宋朝,拆除於文革時期。為便於紀念,邵氏後裔把『仙槎』二字作為村里小巷的名字統一命名,分為仙槎一巷、二巷,讓族人時刻記起千百年前先祖的輝煌。
3 j) m1 `2 ^+ x, M6 r' R1 w+ j: F; N  ?, J
    在村中擴大的邵氏宗祠里,邵廷絹、邵安石和邵曄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醒目地鑲在右側,常年供人祭祀;而在村頭,當年紀念先祖的『諫議廟』衰敗異常,牆體破裂、瓦頂坍塌,仿佛一場大風便能吹之零落。 2 G& D# v2 G7 B! M0 ?% D
2 J; |4 x# K9 e/ B& D- f) E; R: V) F
    雖然已是殘牆斷瓦,但令人驚訝的是在『諫議廟』的殘牆上,兀自挺立着一株榕樹。它的根從3米高的牆面蜿蜒而下,樹幹直挺挺地駐在牆上,讓人昂視它頑強的生命力。 - q1 z: R# n5 {- C/ q

5 s, m* I* s* i3 t6 [" X1 d    邵廷絹: : K) K4 ]6 y8 _3 u1 Z1 {

: G7 G" n& {# g: J% g6 e5 Y    南漢名將
) @3 h0 r0 n! O5 x7 S" Z, h. \

6 U) A' ~' B: L" m) O5 H    邵廷絹,南漢桂陽(今連州)人,世居高良鄉龍口村。善戰多謀,為南漢名將。後被人誣告謀反,遭南漢王劉殺害。
5 E( I& z: e% b' F) z& ?1 l! }# o$ [
$ z) i' [+ l9 @! J% S) L    遭誣告被冤殺
0 ~8 R8 ?4 V+ s( q9 f0 c- C2 v8 ^1 R! `' e9 D2 q9 f; w
    邵廷絹年幼有大志,常在竹林削竹為馬,騎在竹馬上縱橫馳騁。邵廷絹所處之時適逢唐末亂世,群雄割據,嶺南一帶是劉氏建立的南漢王朝。邵廷絹在南漢為將,善於統兵智勇雙全,深得國君劉的喜愛。
8 U+ {+ H% w  ]0 T' m! w  H& v1 F  C9 ], L% y0 K# g, [' p7 i7 e
    劉在位時,宦官龔澄樞和才人盧瓊仙等當道,朝政十分腐敗。由於生活窮奢極欲,國力空虛,劉便加重老百姓苛捐雜稅,引得人民怨聲載道。
, o# K9 o0 ~* L( U- F  P* O" C7 n+ f1 S
    憂國憂民的邵廷絹因此常對劉直言相諫:南漢是偏居嶺南的小王朝,國力薄弱。今天下分裂已久,中原宋朝早有一統天下企圖,如今南漢官員沉於享樂,士兵不識旗鼓,人士不知存亡,南漢應整兵待戰,否則亡國之日不遠。昏庸的劉哪裡聽得進這逆耳的忠言,不但繼續作樂,還漸漸地疏遠了邵廷絹。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