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252|回覆: 2

[冬至(小年)] 冬至節氣

[複製鏈接]
誰最中國 發表於 2019-12-21 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冬至圖片

冬至圖片

冬至圖片

2019冬至。

農曆十一月廿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終藏之氣,至此而極,此時節,晝至短,夜至長,炊煙起,遊子歸。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明日冬至。

冬至,中國的重要節氣。

南方多有祭祖習俗,北方常吃餃子。冬至過後,白晝漸長,陽氣回升,但氣溫將比平時更低。此時節,宜家中閒坐,數九畫梅,靜待春歸。

冬至,也正值年關將近。

異鄉遊子,風雪夜歸。待月色入戶,點明燈,燃爐火,煮湯圓,下餃子,溫酒把盞,醉夢長歡。或喜悅,或感傷……。是為紀念,我們走過的這一年。

冬至圖片

冬至圖片

冬至圖片

| 冬至三候

冬至,北半球最後一個漫長夜晚。月色清淡,山間有大朵盛開的白梅。蚯蚓沉睡,麋鹿的犄角在樹影中一掠而過。清泉流動的聲音。遠處燈火搖曳。走過這個黑夜,世間將迎來新的天地。

冬至三候圖片

冬至三候圖片

一候,蚯蚓結。

蚯蚓,陰曲陽生之物。冬至陰氣仍重,故糾結的蚯蚓,依然在土裡蜷曲糾結。

冬至三候圖片

冬至三候圖片

二候,麋角解。

冬至陽氣初回,不糾結的麋獸,已開始解角。

冬至三候圖片

冬至三候圖片

三候,水泉動。

山中泉水,感冬至之微陽,化為暖流。


| 花信

臘梅,又名雪裡花,

亦稱寒客,頗具君子之風。

唐,李商隱,有『知訪寒梅過野塘』之句。

山間虎蹄梅,瘦而不柴,

潔淨恩慈,亦不求知音。

此花常開於春前,為百花之先,

其疏影暗香,無花可匹敵。

待明年春來,奼紫嫣紅,亦可拱手相讓。

冬至圖片

冬至圖片

冬至圖片

臨別時,沐雨雪霏霏,不再相見。

君問歸期應有期。

孤舟夜雨冷畫屏。

枯蝶戀晚庭。

殘陽睡寒冰。

炊煙起,正傷心,

似是舊時相識。

日暮將晚,何處是鄉關?

青山不語,白雲依依。

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冬至圖片

冬至圖片

冬至圖片

| 默林,深深

冬至時節,繁花落盡。躡足走過一片默林,有桃色的臘梅兀自盛開,香氣拘人。一人賞梅,難免寂寞。想到北魏陸凱,折梅寄友,附小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如此,是思君常在,也是梅似故人來。始終記得那句『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寂寂寒天,王維和同鄉偶遇,多少天涯羈旅客,滿腹鄉愁呼之欲出,而他只道:請問你來時,我家窗前的梅花開了嗎?

| 炊煙,裊裊

正所謂『年終有歸宿』。古時每到冬至,漂泊在外的遊子,都要回家過冬節。鄉關日暮,雁斷西風。故鄉的炊煙有淡淡的悵惘,一如你離開時,鐵軌延伸到遠方的蒼涼。是誰曾說,父母在,不遠遊。但很多年前的你,心在路上,沒有停息。永遠有多遠?往事在時光里已經有些褪色。朦朧的炊煙中,那滿面風霜的鄉音客,小兒終究不識得。但跨過千山萬水,他始終記得回家的路。

| 千里,迢迢

山一程,水一程,遙遙風雪夜歸人。冬至,鄉愁也更濃了。年關將近,此刻你身在何方?萬家燈火盛極一時。哪一盞燈為你而亮,燈下,又是誰擺弄那油鹽醬醋茶,等你回家?唐,白居易,有詩云: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即使有過『晚天欲雪,能飲一杯』的閒情又如何?原來所有人寂寞的時候都一樣。想回去的,依舊只有自己的家。

| 此情,綿綿

記憶里有一年冬至,故鄉下雪,街上車水馬龍。我戴着紅色的圍巾,等你來接我回家。思念無處不在,而你的步履蹣跚。一切都好嗎?一切都好。你伸手為我拂去肩上的塵埃。我看見雪花如同凝霜的流螢,落在你斑白的兩鬢。

『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擁有我我擁有你。在很久很久以前,你離開我去遠方翱翔……』是哪裡的歌聲,乘風而來。你眼裡隱隱有淚。一些人,他們這樣愛。即使相隔兩岸,背井離鄉,也可以從頭再來。他用餘生的凝視教會你愛是無怨無悔,你用遠行的背影告訴他,不必追。

青春是一首歌,回憶是一座城。

家是我思念你時,眼裡墜落的星辰。

你是我回家路上,隱隱聽到的歌聲。

| 團團,

冬至吃什麼

冬至吃什麼

冬至吃什麼

冬至這天,餃子是北方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南方地區的湯圓、餛飩也別有番滋味。

冬至吃什麼

冬至吃什麼

冬至吃什麼

食米酒甜糕、糯米粉湯圓、赤豆糯米飯等,是南方人講究的過冬方式。食物的離合,也是人間的聚散。天寒地凍,情緣未眠。炊煙深處,再見如故。每一個回家的日子,都是家人眼中的冬至。

冬至快樂!

文字|「誰最中國」

圖片|「誰最中國

部分|「來自網絡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7 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花兒 發表於 2025-7-28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冬至節氣考釋與人文觀照】

冬至者,日行南至之極也。【周髀算經】云:"冬至三微,陽氣始萌。"此日黃經達二百七十度,北半球晝最短而夜最長,實為陰陽二氣轉換之樞機。今就節氣物候、人文傳統、詩學意象三重維度,試為考釋。

一、節氣物候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冬至三候,實為古人觀物取象之智慧結晶。蚯蚓結者,陰氣盛極之徵,【淮南子】謂"陽氣伏於下,陰氣迫於上";麋角解則見【禮記·月令】"日短至,則麋角解",鄭玄注"鹿角解在前,麋角解在後,陽生陰退之驗也";水泉動乃【逸周書】"水泉動則治畎澮"之先兆。此三候遞變,正合【周易】"復卦"一陽來復之象,所謂"雷在地中,復"者是也。

二、南北禮俗辨
冬至"亞歲"之稱始見於【後漢書】,其重要性僅次於歲首。北方食餃習俗可溯至東漢張仲景"祛寒嬌耳湯"傳說,醫食同源之理也;南方祭祖之風則承【東京夢華錄】"冬至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之制。清人顧祿【清嘉錄】詳載吳地"冬至團"製作,與北方"冬至餛飩夏至面"形成有趣對照。此皆【周禮】"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之遺風。

三、詩學意象析
臘梅作為冬至代表性花卉,自南朝陸凱"折梅逢驛使"始,便成思鄉符號。王維"來日綺窗前"之問,實化用鮑照【梅花落】"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意境。李商隱"寒梅過野塘"句,暗合【楚辭】"歲既晏兮孰華予"的時空焦慮。至若"十年蹤跡十年心"之嘆,正是冬至"一陽生"與"歲將暮"雙重時間意象的疊加,在納蘭詞中達到極致。

今人過冬至,當知【黃帝內經】"冬三月,此謂閉藏"之誡。建議:
1. 依【荊楚歲時記】"冬至日量日影"古法,實測圭表投影
2. 按【遵生八箋】"冬至日咽津三十六次"導引法養生
3. 可效法文震亨【長物志】"冬至插梅"的雅趣

歲寒時節,正宜圍爐展卷,細讀【冬至獨游吉祥寺】"井底微陽回未回"之句,體會蘇軾在陰陽嬗變中的哲思。須知冬至不僅是個節氣,更是中華文明"觀物候以授農時,察陰陽以安身心"的活態傳承。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