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53|回覆: 0

趣說環嵌數詩(圖)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0-3-26 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326383286031658.jpg

) R$ O6 M4 d: {9 _/ ], ~* R: ^! R5 v

8 j& Z, U) Q$ G) {. e" K
    先用『順嵌』法,再用『逆嵌』法,使數字先從小到大,然後再從大到小,次第安排,形成數字順嵌和逆嵌的兩個圓圈。對於這種數字鑲嵌的方法,可命名為『環嵌』法。例如元人鄭光祖雜劇【倩女離魂】第三折,就是環嵌的典範之作: . k- k. i& p& H, w# ^% E

3 w$ [; h7 Q  q& B1 E  U    元來是一枕南柯夢裡,和二三子文翰相如。他訪四科習五常典禮,能六藝有七步才識。憑八韻賦縱橫大筆,九天上得遂風雷。想十年身到鳳凰池,和九卿相八元輔勸金杯。他那七言詩六合里少人及,端的個五福全四氣備占倫魁。震三月春雷,雙親行先報喜,都為這一紙登科記。
4 R+ e- _- {& G! M
9 J- \% ]9 o" H2 T8 i4 J+ G: Z    傳說西漢卓文君曾給司馬相如寫過一首嵌數愛情詩: / U8 E# c$ N* p3 X& ]9 ~' q# D+ g
  Z  G; i/ Y0 H: y% a5 h8 j3 p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處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番想,千番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訴不盡,百無聊賴十倚欄。九重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火樣紅,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猶未黃,我欲對鏡心已亂。三月桃花似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下一世啊,郎呀郎巴不得你為女來我為男!
3 ?- A( ]4 ?9 A6 K5 C' S5 F; ^' y- C' d( _  |; t  }# X
    這首託名為卓文君的詩,從『一』鑲至『萬』,又由『萬』嵌到『一』,成為環嵌體詩歌的登峰造極之作。今人陳有才的【盼兒歸】寫得也很精彩:
! X# I$ h1 }# w6 |9 r8 _+ {8 }& ]8 g2 X
    一夢醒來淚如麻,兩隻眼哭腫有核桃大。三十三年朝朝暮暮盼兒歸,四季里哪管冬春並秋夏。五心煩躁,六神不安,七竅生火,八孔冒煙;吾兒歸來吧,吾兒歸來吧!歸來看望九十掛零的老媽媽。掏心窩給你句實(諧音『十』)情話:九九歸一還是葉落樹底下。巴(諧音『八』)不得東西半屏山,齊(諧音『七』)並為一個大陸(諧音『六』)架。五湖四海三江水,兩岸共慶一統天下。吾兒歸來吧,吾兒歸來吧!臨(諧音『零』)死娘也眼睜銅鑼大! 1 q3 i( `9 {' o; c  |. q% P

) q! F1 X) J# h9 v+ M, p    這首詩先從『一』到『十』,依次雁列,然後又從『十』到『一』,逐序遞減;最後以『零』作結。巧用環嵌法,具有流走變化之妙。詩以老媽媽口吻寫,前半部分寫思子之切,後半部分抒盼歸之情。真摯熾烈之情撥動着讀者心弦,道出了兩岸兒女盼求統一的共同心聲!
8 l& O% A1 `' U* i7 }
9 f$ ]; ~3 }" J: K! H3 O8 x    嵌字體在詩壇上剛出現時,不過是文人標新立異、炫才逞智的一種文字遊戲形式,但經過歷代詩人不斷地改造創新,使它逐漸發展為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表現手法之一了。在詩作中,嵌數往往與排比、層遞、諧音等手法相融相生,只要用得恰切巧妙,就可以獲得很好的修辭效果。在詩人匠心獨運地將數字『排兵布陣』後,這些單調呆板的數字及其排列順序就成為構成情趣美與修辭美的重要因素。另外,由於有規則的次第嵌數,使詩意上遞下接,易讀易記,讀來順暢貫通,如行雲流水。嵌數法不僅在詩歌創作中,而且在戲劇、曲藝、俗謠、兒歌、酒令、燈謎以及楹聯的創作中,都得到較為廣泛的運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