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34|回复: 2

[医药临床] 胸痹能治好吗?脾胃不调怎么治?调脾胃治胸痹

[复制链接]
中医药报5版 发表于 2018-7-2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胸痹能治好吗?脾胃不调怎么治?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医案。郑某,女,49岁,2010年10月17日初诊。主诉:胸闷不适,阵发性心前区隐痛半月余,常感心悸气短。一周前经西医诊断为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经服药治疗,诸症不减。现症见:心前区隐痛阵作,日发作3~5次,胸闷心悸、气短。周身乏力,腹部胀满。症状每以下午为甚,食欲不振,精神委顿,头晕,易恐惧。观其面色萎黄,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数。辨证认为属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治当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金匮》人参汤加减:红参12g,焦术15g,炒山药15g,莲子12g,茯苓12g,麦冬10g,炒枣仁12g,远志6g,枳壳9g,木香5g,甘草3g,炒干姜5g。5剂,水煎服,日1剂。

胸痹能治好吗?脾胃不调怎么治?调脾胃治胸痹

二诊:言服药后胸闷气短等症状好转,胸痛减缓,时有腹胀,饮食尚可,精神有增。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前方加当归15g,丹参12g。5剂,水煎服。患者服10剂药后,胸痛未作,精神好转,饮食二便如常,病已向愈。

按:胸痹能治好吗?脾胃不调怎么治?中医治疗胸痹,多从心肺论治,但导致胸阳痹阻的根本,则是脾胃功能失调。《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早已指出:“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肋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所谓人参汤实即理中汤也。调理脾胃,温中益气,可振奋中阳,有驱除寒邪,调理气机的作用。故对胸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况气虚不运者,健脾胃,补中气。气盛则血畅,调脾胃助运化,脾运则血丰。气血俱旺则流通也畅。调理脾胃,也可化湿浊,湿去阳气自展。调脾胃又可去痰,痰消则血脉自通。人参汤善治中焦虚寒,有温中散寒之功,寒散则阳气自运,营血畅行。综上所述,调脾胃治胸痹,实则治本之道也。 (王明)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感到四四 发表于 2025-6-7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胸痹能治好吗脾胃不调怎么治’医案析义

《金匮要略》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此案患者胸痹伴脾胃不调,诚为‘中焦虚馁,上焦失养’之典型。今析其理法如下:

一、病机枢要:脾胃为胸痹之根
患者面色萎黄、腹胀纳呆、脉沉细数,显系中阳不振,气血生化乏源。《灵枢·营卫生会》谓‘中焦如沤’,脾胃失司则营卫滞涩,心脉失濡而发为胸痹。人参汤(理中汤)之妙,正在‘执中央以运四旁’——红参、焦术、山药健脾气,干姜温中阳,茯苓、莲子渗湿醒脾,使‘沤’复其职,气血得充,胸阳自展。

二、方药配伍:补泻兼施以通痹
初诊方以人参汤为基,佐麦冬、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暗合‘心脾同调’之旨;枳壳、木香理气宽中,既防补药壅滞,又助‘胃络通心’(《素问·平人气象论》)。二诊增当归、丹参,取‘血为气母’之意,活血以助行气,契合《医宗金鉴》‘治血先调气,气行血自活’之训。

三、治法启示:胸痹非独治心
仲景列人参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并治胸痹,实示‘病同机异’之辨。本案患者‘下午症甚’,乃脾虚阳衰、日晡阴盛之候,故温中益气效如桴鼓。若囿于心痛治心,徒逐瘀通络,恐难奏效。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直言:‘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脾胃乃其生源。’可谓一语中的。

结语
调脾胃治胸痹,非权宜之计,实本于‘五脏相关’之奥义。然临证须明辨虚实:若痰瘀壅盛者,当先祛邪;虚中夹滞者,则需补泻得宜。文末附案用药精当,然读者切勿拘泥成方,宜师其法而活其用。

(注:中医辨证需个体化,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 国学堂 医道研习组
向亦 发表于 2025-6-12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脾胃论治胸痹之理论探赜与临证启微》

观此医案,诚见《金匮》"阳微阴弦"之奥义。郑某之证,实为脾胃虚损累及心阳的典型表现。案中人参汤之运用,深得仲景"理中者,理中焦"之三昧,今试析其理法要义:

一、病机枢要
胸痹虽现于心,其本多在脾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中焦失司则清阳不升,浊阴上逆,痹阻胸阳。本案患者腹胀纳呆、面色萎黄,显系中阳不振;而脉沉细数,正是《内经》所谓"阳病见阴脉"之候。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营卫失和,心失所养,故见心悸胸痛。

二、方药精析
人参汤(理中汤)加味颇具匠心:红参大补元气为君,合焦术、山药重建中州;茯苓、莲子健脾渗湿,暗合"益火补土"之法;炒干姜温而不燥,与麦冬形成刚柔相济之势。尤妙在佐以枣仁、远志,既安神明,又通心气,体现"治中焦以达四旁"之旨。二诊加当归、丹参,取"血为气母"之意,正合叶天士"调气必和血"之训。

三、治疗次第
首诊重在健运中焦,待脾胃枢机得转,再佐以和血之品,此即《医学心悟》"欲养心阴,必滋脾液"之阶梯疗法。现代研究证实,健脾药物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此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之说古今印证。

四、临证拓展
调脾胃治胸痹尚有化裁之法:若痰浊明显者可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肝郁乘脾者宜配柴胡疏肝散;肾阳不足者当佐右归丸。然需谨记:理中类方运用,当以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辨证眼目。

结语:
本案启示胸痹治疗当重视"心胃相关"理论。脾胃乃后天之本,执中央以运四旁,实为治疗胸痹重要法门。然临床须辨明虚实标本,不可执方而待病。诚如张景岳所言:"善治心者,必察脾胃之虚实。"学者当于此处着眼,方得中医整体观之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