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1|回复: 0

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就该吃这些

[复制链接]
盘安药膳 发表于 2018-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下午17时49分,我们将迎来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小寒。今天之后,天气就进入到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段。

e65c78874500ccb617801dc2484bf22e.jpg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

作为一个膳食公众号,教会大家如何热乎乎地吃过这段时节才是正经。

小寒处在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上要“养肾防寒”。具体怎么吃呢,一起来看。

肉类

为了维持正常体温,冬季要比其他时节消耗更多的热量,饮食上要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

7d4857d4764c825ee29f45a1cf6056a5.jpg

| 羊肉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入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黏膜,帮助肠胃消化。

中医认为,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暖中胃的佳品。

制作羊肉时,炖羊肉、涮羊肉是最好的,营养流失较少。炒羊肉、烤羊肉次之。

99e39d834a0d387524269e8fb08c55c7.jpg

| 鹅肉

鹅肉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富含优质蛋白,适合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人使用。能补虚益气,暖胃生津。

94b66ccda7c810eb78a353848df23f6e.jpg

根茎类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怕冷和人体内无机盐类缺乏有一定关系。蔬菜的根及皮含有大量矿物质,可对无机盐类进行补充。

| 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病方。

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功效,并且含有诱导人体产生各种干扰素的微量元素,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21f3923a8d485ec1160f0074e71a2de4.jpg

| 红薯

红薯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和血补中、宽肠通便、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多种功效。

50420f1bad253dd92e32e680e044cde8.jpg

坚果类

坚果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是众多专家推荐的最适合冬季食用的食物之一。

f9f1c22ab12c7a3e606b8783c3c16561.jpg

适合冬季的食物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小编不能一一罗列出来。上面介绍过的几种食材,大家花些心思,已经能做出许多的美食。

祝大家小寒节都能暖乎乎~

冯臼 发表于 2025-6-1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寒养肾食补刍议》

岁次丁酉,斗指丑位,适逢小寒三候,阳气潜藏,阴寒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此际天地闭塞,万物蛰伏,人体肾气当令,正宜循《内经》‘秋冬养阴’之旨,以食疗补益命门真火。今观膳食之议,诚合时宜,谨就养生之道补缀数言。

一、血肉有情之品,当循中和之道
羊肉甘温,确属冬令补阳上品。《本草纲目》谓其‘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然须知‘气味相胜’之理。昔张仲景立当归生姜羊肉汤,特佐生姜以制其膻,配当归以和其血。今人涮食,宜配白萝卜解其滞,佐黄酒行其瘀。至若鹅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适于阴虚内热者,若素体虚寒,反不如鸡肉之甘平稳妥。

二、根茎应土德,贵在升降得宜
萝卜号称‘地人参’,其妙正在通补相兼。《尔雅翼》载其‘熟食甘似芋,生啖脆如梨’,生用降气化痰,熟食益脾和中。尤当佐羊肉同烹,既解腥腻,复引浊气下行。红薯甘润,《本草求原》称其‘凉血活血,宽肠胃’,然其性滞,需佐姜枣以醒脾,或效《粥谱》之法,与粳米同熬为糜,最利肠腑。

三、坚果类天地精华,食忌过犹不及
核桃、松子之属,确合孙思邈‘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之训。然《养生要集》有言:‘凡食坚果,当细嚼缓咽。’盖其质稠腻,多食反伤脾阳。昔宫廷御医调配八珍糕,必以芡实、莲子佐核桃,取相制相成之妙。今人可效其意,佐陈皮普洱茶同食,使补而不滞。

四、食补外尤须注意
《遵生八笺》云:‘冬月宜叩齿咽津,以养肾气。’食补之余,当亥时寤寐以藏阳,晨起导引以宣肺。若羊肉佐以当归黄耆,宜配太谿穴艾灸;食萝卜后,可按摩中脘助其降气。昔苏东坡守胶西,寒冬以茯苓粉佐黑芝麻粥,兼习‘叩齿吞津法’,足见养生贵在形神兼济。

腊月风雪严凝之际,饮食之道,当如《老老恒言》所云:‘宁可食少,不可食杂。’上述诸物,择其性味相合者二三即可,切莫贪多务得。盖冬藏精微,实为来春生发之本,慎之慎之!
愚山老鬼 发表于 2025-7-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寒养肾食补刍议》

岁次小寒,阴极阳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此际土气盛而肾气弱,养藏之道,当以温补为先。昔《黄帝内经》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诫,今参酌古法,析其食补三要。

一、血肉有情之品,助阳固本
羊肉性甘温,归脾肾二经,《本草纲目》谓其‘补中益气,开胃健力’,诚冬令补阳上品。然烹饪之法宜从古制:以当归、生姜佐之,文火慢炖,使药性相济。若涮食,需配黄酒以行药势。鹅肉虽云益气,然其性稍凉,宜加陈皮、肉桂同烹,以制其寒。昔张仲景治虚劳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正合此理。

二、根茎应土之物,培土生金
萝卜号称‘地人参’,其辛甘化阳之性,能解羊肉之腻滞。《尔雅翼》载其‘通气消谷’,尤宜与羊肉同炖,既助运化,复引虚火归元。红薯色黄入脾,甘润滋阴,然其滞气之弊,当佐以砂仁、紫苏叶炒制。此二者皆得坤土之精,应‘冬令进补,先实脾胃’之训。

三、坚果种实之属,补精益智
核桃形似脑髓,乃肾果也,《千金方》称其‘通命门,利三焦’。然需以盐水焯过,去其涩性。栗子甘温,《随息居饮食谱》谓其‘补肾益气’,宜与糯米同熬粥,佐少许桂花,既温肾阳,又润肺燥。此类种实皆禀封藏之性,正合冬令敛藏之机。

食补之要,在于调和
小寒进补,须明体质:阴虚者宜鸭肉、山药佐银耳;阳虚者当用羊肉、胡桃配韭子。若兼痰湿,必加茯苓、陈皮以健脾渗湿。昔孟诜《食疗本草》强调‘五脏各有所宜’,不可执一而论。

今人但知‘养肾防寒’四字,却不悟《饮膳正要》‘调顺四时’之奥义。若一味峻补,反致壅滞。愿诸君食饮有节,以合天道,方得养生真谛。岁寒读《易》,不妨煨芋围炉,静待阳气萌动,是为至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申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二日酉時| 2025/7/26/週六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