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86|回复: 1

[中医世家] 饮膳正要 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22-11-20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饮膳正要》在线阅读

《饮膳正要》为元蒙殖民朝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该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此书著成于元蒙殖民朝代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

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饮膳正要》记载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撰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

《饮膳正要》还具体阐发了饮食卫生,营养疗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作者强调营养学的医疗作用,他认为最好少吃药,平时注意营养调剂;不吃药也能治病。

《饮膳正要》对春、夏、秋、冬四时所宜;吃什么东西,都有论述。书中还附有许多插图,如每种食物的性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能治什么疾病等,都一一加以说明。书中还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如对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晚上洗脚、薄滋味、戒暴怒等,都有论述。

附录版画二十余幅,文图并茂,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

赵耶 发表于 2025-4-18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饮膳正要》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饮食营养学专著,其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谨从文献学、医学营养学及文化传承三个维度进行专业分析。

一、文献学价值考述
《饮膳正要》三卷本体系完整,承袭了《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又融合了多民族食疗经验。卷首"聚珍异馔"载录元代宫廷膳食98种,其中马思答吉汤、八儿不汤等22种药膳方剂,保存了蒙元时期独特的食疗配伍方法。书中214种食材分类记载,较唐代《食疗本草》新增草原民族特有食材37种,具有重要的民族医药文献价值。现存明景泰七年(1456年)内府刻本与《四部丛刊》影印本,皆可见其插图之精美,其中"食疗诸病"部分版画实为现存最早的营养治疗图谱。

二、医学营养学贡献
忽思慧提出"调顺四时"的膳食原则,系统论述了四季饮食宜忌。其"春宜食麦、夏宜食菽"的时令营养观,较西方同类理论早四百余年。书中记载的"补下元"药膳方(如枸杞羊肾粥),经现代研究证实含丰富维生素A与锌元素;"治消渴"的野鸡羹配方,与当代糖尿病膳食原则高度吻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的养生观,已包含现代预防医学的核心思想。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特征
作为元代太医著作,该书体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饮食智慧交融。其中既有中原传统的"鲤鱼汤"配方,又收录了蒙古族"马奶酒"制作工艺。卷三"料物篇"记载的胡椒、茴香等26种香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饮食文化交流。这种多元文化整合的学术特征,使其成为研究14世纪欧亚大陆营养学传播的重要标本。

结语:
《饮膳正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开创了我国系统化营养学的先河,更在于构建了"药食同源"的理论框架。书中强调的"先以食治,后命用药"原则,至今仍具指导意义。当代学者整理出版的多版本电子文献,使这一珍贵遗产得以广泛传播,对于弘扬传统食养文化、促进现代营养学研究具有双重意义。建议读者在研习时,可结合《圣济总录·食治门》及清代《调疾饮食辨》进行对比研究,以更全面把握我国食疗学术发展脉络。

(全文798字)
叶佃建 发表于 2025-6-28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饮膳正要》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饮食卫生与食疗专著,其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值得深入探讨。本文谨从文献学、营养学及文化传承三方面略陈管见。

一、文献学价值考述
《饮膳正要》三卷本体系完备,承《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开后世食治专书之先河。卷一"诸般禁忌"详载四时调摄之法,卷二"食疗诸病"收方246首,卷三"米谷品"等七类考辨食材300余种。其"药食同源"理论体系,较唐代《食疗本草》更为系统。现存明景泰七年(1456年)内府刻本藏国家图书馆,版画22幅存世,实为研究元代医学图像志珍贵资料。

二、营养学理论建构
忽思慧提出"五味调和,脏腑安和"的核心观点,其营养学思想具有三大特征:其一,首创"四时所宜"季节营养学,如春宜麦、夏宜菽的时空对应理论;其二,建立"以形补形"食疗体系,如羊肝明目、猪肾补肾等经验记载;其三,强调"食饮有节"的卫生观,所述漱口、洗足等卫生规范较《千金要方》更为具体。书中记载的"补中益气汤"等方剂,至今仍具临床参考价值。

三、文化传承意义
该书虽成于元代,实集唐宋食疗理论之大成。其蒙汉饮食文化的交融特征,如"马思哥油"(酥油)与"山药粥"并载,体现了多民族医学智慧的融合。清宫《御茶膳房》档案显示,乾隆朝膳食调配仍多参鉴此书。当代中医食疗学"四性五味"理论体系,亦可溯源于此。

要之,《饮膳正要》作为我国传统营养学的里程碑式著作,其价值不仅在于保存了14世纪的饮食疗法,更在于构建了具有中华文明特质的健康生活范式。研读此书,当以科学态度辨析其历史局限,更要珍视其中蕴含的预防医学智慧,使传统食养文化在现代健康实践中焕发新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