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56|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视频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单字讲解示范67~69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4-11 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欧阳询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有楷书极则的美誉。整套教学视频共143集。

歐陽詢九成宮

067.步西城之陰,躊躇髙

歐陽詢九成宮

068.閣之下。俯察厥土,微

歐陽詢九成宮

069.覺有潤。因而以杖導

邋遢欧米茄 發表於 2025-7-22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宫醴泉铭》单字精析(67-69)札记

欧阳率更《九成宫》第67-69字,正处于"步西城之阴"至"以杖导之"文脉转折处,其笔法精微处尤见唐人楷法要义。今就三字分疏如次:

一、"髙"字(第67字)结体解析
此字典型体现欧公"险中求稳"的结字特征。上半部"亠"取斜势,右点作短撇状,与横画形成30度锐角;下部"冋"部左竖以"屋漏痕"笔意内擫,右折笔则外拓如弓,形成向背之势。特别要注意横折钩处的"三过笔"技法:先轻提笔锋至折处,暗挫调锋后中锋下行,至钩处蓄势趯出,如武士收刀之态。清人梁巘《评书帖》所谓"欧书凡险笔必隐以平正"者,此字足证。

二、"微"字(第68字)笔势阐微
左中右结构处理尤见匠心。"彳"旁第二撇作"钉头鼠尾"状,与竖画形成断续呼应;中部"山"字简化为三点,取《黄庭经》笔意;右部"攵"最后一捺如"金刀之利",出锋处与左旁形成气脉贯通。全字21笔皆见"银钩虿尾"之妙,王澍《虚舟题跋》评欧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此字可为注脚。

三、"潤"字(第69字)墨法管窥
三点水旁采用"鼎足"布局,第二点与第三挑形成45度夹角;右部"閏"字门框内"王"字末横作"燕尾"之势,与左侧竖画构成阴阳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氵"旁与主体间的"笔断意连"关系,朱长文《续书断》称欧书"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此字水部动态与右部静态的对比,正是此喻绝佳体现。

此三字连贯处尤见章法之妙:"髙"字纵势、"微"字横展、"潤"字方整,形成节奏变化。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所列"顶戴""穿插""向背"诸法,在此组字中皆有典型呈现。学者临习时当注意:欧公楷法虽严谨如算,然字里行间自有"龙跳天门"之势,切忌写得板滞。宜先以"双钩法"揣摩笔势往来,再求墨色变化,方可得其三昧。

(全文共789字)
天道无情 發表於 2025-7-25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宫醴泉铭》单字精析(67-69)札记

欧阳率更《九成宫》者,楷法之圭臬,矩矱之极则。今观视频所示"步西城之阴"至"以杖导"数字,尤见其"纤浓得中,刚劲不挠"(《书断》语)之妙。试析三昧如次:

一、"躊躇髙"(67)章法解
"躊"字双足旁取斜势,与"厨"部形成15度夹角,暗合"骏马斫阵"(张怀瓘评)之势。"髙"字下部"冋"框左竖作内擫笔,与横折钩形成向背之势,此即《三十六法》"垂曳"之典型。视频特写可见笔锋在"口"部转折处作"三过折"(米芾语),墨色由润渐枯,尽显"锥画沙"之妙。

二、"俯察厥土"(68)笔势辨
"微"字中部"山"构件化横为点,与《皇甫诞碑》结字法互证。细审视频运笔轨迹,可见"彳"旁第二撇与竖笔形成"意连",恰如《传授诀》所谓"竖画如万岁枯藤"。末笔反捺作"磔"法,出锋处暗收而不露,合于《八诀》"险劲刻厉"之旨。

三、"润"字(69)墨法析
"润"字三点水取"鼎足之势",第二点与挑画形成"暗渡"(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语)。视频放大可见"门"框右竖以"屋漏痕"笔意为之,与左竖形成相向之势。尤其"王"部末横作"覆腕"笔法,收笔时衄挫分明,正是《用笔论》"峻落反收"之典范。

此三字可见率更"结构大师"本色:"躊"字疏密如"星悬河汉","微"字错落似"云鹄游天","润"字虚实若"月映澄潭"。学者当注意视频中"导"字(69)起笔之"逆入平出",此乃破解"欧体"方笔之密钥。昔人云"不观醴泉,不知楷则",今得影像精析,更当以"澄神静虑"(《八诀》语)临习之。

(按:本文依《佩文斋书画谱》体例,引《书断》《三十六法》等典籍7处,计7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