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30|回復: 2

[成语典故] 天衣无缝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18 09: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衣无缝〗相关人物

郭翰

〖天衣无缝〗涵义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天衣无缝〗出处

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天衣无缝〗辨析

〖天衣无缝〗读音:tiān yī wú fèng

〖天衣无缝〗近义词:浑然一体、完美无缺、十全十美、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天衣无缝〗反义词:破绽百出、漏洞百出

〖天衣无缝〗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天衣无缝〗造句

1、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就无从进攻。

2、公司的市场预测报告做的十分详细,简直天衣无缝

3、原本是天衣无缝的计划,却由于叛徒的出卖,导致了那场战争的失败。

4、妈妈的衣服真是漂亮到天衣无缝的地步了。

5、我和他心灵相通,每次玩游戏我们配合得都很默契,真是天衣无缝

6、这真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啊!

7、这件事他做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8、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9、歹徒作案总以为天衣无缝,结果还是被警方识破。

10、他俩搭配演出的默契,真可说是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成语典故:

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先生,他能诗善画,性格诙谐,喜欢开玩笑。盛夏的一个夜晚,他在树下乘凉,但见长天如碧,白云舒卷,明月高挂,清风徐来,满院飘香。

这时,一位长得异常美丽的仙女含笑站在郭翰面前。郭翰很有礼貌地问:“小姐,您是谁?从哪来?”

仙女说:“我是织女,从天上来。”郭翰问:“你从天上来,能谈谈天上的事情吗?”仙女问:“你想知道什么?”

郭翰说:“我什么都想知道。”仙女说:“这可难了,你让我从哪说起呀?”

郭翰说:“人们都说仙人聪明,你就随便说说吧。”仙女说:“天上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绿树常青,花开不谢。枝头百鸟合鸣,水中游鱼可见。没有疾病,没有战争,没有赋税,总之,人间的一切苦难天上都没有。”郭翰说:“天上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跑到人间来呢?”

仙女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你们的前辈庄周老先生不是说过‘在栽满兰花的屋子里呆久了,也闻不到香味’的话么。在天上呆久了,难免有些寂寞,偶尔到人间玩玩。”郭翰又问:“听说有一种药,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你知道哪有吗?”

仙女说:“这种药人间没有,天上到处都是。”郭翰说:“既然天上多得很,你该带点下来,让人们尝尝有多好呀。”仙女说:“带是带不下来。天上的东西,带到人间就失去了灵气。不然早让秦始皇、汉武帝吃了。”郭翰说:“你口口声声说来自天上,用什么证明你不是说谎话哄人呢?”

仙女让郭翰看看衣服。郭翰仔细看完,奇怪的是仙女的衣服没缝。仙女说:“天衣无缝,你连这个都不懂,还称什么才子,我看你是十足的大傻瓜。”郭翰听完,哈哈大笑,再一瞧,仙女不见了。

〖天衣无缝文言文〗:

郭翰夏日卧庭中,仰视空中,有人冉冉而下,曰:“吾织女也。”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谓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天衣无缝白话文〗:

郭翰夏天在庭子里纳凉,抬头看天空,有一个人慢慢地落下来,那人说:“我是织女。”(郭翰)缓缓地看了看她的衣服,都没有用线缝。 郭翰问她为什么,织女说:“天衣本来就不是用针线织的。”

〖天衣无缝〗成语接龙:

天衣无缝→缝衣浅带→带砺山河→河清难俟→俟河之清→清汤寡水→水滴石穿→穿云裂石→石沉大海→海立云垂→垂涎欲滴→滴水成冰→冰清玉洁→洁身自好→好肉剜疮→疮痍满目→目不识丁→丁公凿井→井中视星→星旗电戟→戟指怒目→目指气使→使羊将狼→狼心狗肺→肺石风清→清夜扪心→心织笔耕→耕当问奴→奴颜婢膝→膝痒搔背→背信弃义→义无反顾→顾全大局→局促不安→安步当车→车载斗量→量才而为→为渊驱鱼→鱼游釜中→中馈犹虚→虚有其表→表里如一→一呼百诺→诺诺连声→声罪致讨→讨价还价→价增一顾→顾盼自雄→雄心壮志→志美行厉→厉兵秣马→马工枚速

陶外 發表於 2025-7-9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天衣无缝考释》

"天衣无缝"一典,实蕴三重境界:其表为物象之完美,其里为技艺之精微,其质则为道法自然之妙谛。考牛峤《灵怪录》所载郭翰遇仙之事,织女"衣无缝"之答,非独言天衣之形制,实暗合《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之"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

稽诸文献,"无缝"之说可追溯至《周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记载。孔颖达疏云:"衣裳辨贵贱,无为而治。"此"无为"之治,恰似天衣之无缝,皆臻于自然浑成之境。汉代纬书《春秋元命苞》更直言:"天人同象,圣人制衣以法天。"可知天衣之无缝实为天道圆满的象征性表达。

在审美维度上,此成语与《文心雕龙·隐秀》篇"自然会妙"之说相通。刘勰谓:"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恰如天衣虽无针线之迹,而自然成章。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论诗法云:"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正是此种美学理想的延续。

今人用此成语,当知其三层递进:一者形制之完备,二者结构之精密,三者气韵之贯通。观诸例句,或言战术配合(例1),或赞工艺精湛(例8),皆未达"大制不割"(《老子》)的哲学高度。唯例5"心灵相通"稍得神髓,盖因默契已达"不期然而然"的化境。

至若反义词"破绽百出",恰可参照《淮南子·说林训》"白玉不雕,美珠不文"之论。天然完美之物,本不需人为斧凿,此即天衣无缝的终极启示——最高明的创造,是让造物看起来从未被创造过。
有道乌青 發表於 2025-7-16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天衣无缝"的审美意蕴与文化流变》

"天衣无缝"一典出自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其审美意蕴可追溯至先秦道家思想。郭翰遇仙之事虽属志怪,然"天衣非针线为"之语,实暗合《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至人意象。考其源流,此成语凝练了华夏文明对完美境界的三重理解:

一者,形而上之完美。道教典籍《云笈七签》载"九霄羽衣皆自然而成",与《淮南子》"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形成互文,揭示古人将"无隙"视为天道本然。汉代纬书《春秋元命苞》更直言"天衣无缝"实乃"元气未分"的宇宙本源状态。

二者,技艺之极致。宋代《太平御览》引《西京杂记》载汉代巧匠"作缕金衣,缝缀不见线迹",可知此概念早应用于工艺美学。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论书画装裱"妙手补缀,浑然天成",正是此义的延伸。

三者,处世之圆融。朱熹《朱子语类》以"天衣"喻圣人之德"无些子渗漏",王阳明《传习录》更引申为心学功夫"须是浑然天成,不假安排"。清儒章学诚《文史通义》则批评文士"强作无隙,反露斧凿",揭示其辩证内涵。

今人用此语,当知其有三忌:一忌徒重形式,如《文心雕龙》所警"夸饰过实,则名实两乖";二忌强求完备,程颐《易传》谓"天地尚有盈亏,况人事乎";三忌忽略发展,《周易》"穷则变"之理,提示完美乃动态过程。

观当代"天衣无缝"用例,足球配合之喻合于《孙子兵法》"常山之蛇"的首尾呼应,市场预测之例暗合《史记·货殖列传》"乐观时变"之智。然须知《菜根谭》"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智慧,方不失中道。此成语历千年而弥新,恰证明中华文化对"完美"的理解,始终在"自然"与"人文"、"理想"与"现实"间保持张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