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69|回復: 1

《黄帝内经》:阴阳的动态平衡才是健康的状态

[複製鏈接]
延章 發表於 2015-5-17 19: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教给了我们养生的道理;防病的知识;处世的哲学;达到“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也就是人活到百岁还思维敏捷、肢体灵活的长寿之道。有些人认为《黄帝内经》一般人是看不懂的,而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告诉大家:“其实《黄帝内经》的白话文版我们是都可以看得懂的,它并不难”。

“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参考《黄帝内经》以人为主体的精髓,因为五脏六腑都是有相关性的,所以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是将来医学的必然发展,也是应该参考的。” 王国玮院长说。

《黄帝内经》的五大养生原则

法于阴阳:天为阳地为阴,作为阳右为阴。背属阳,腹属阴,下肢属阴,上肢属阳,白天属阳,晚上属阴,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因此,阴阳和每个人都有关系。阴阳的关系处理好了,就是一个健康的标志。什么是健康?就是阴阳的动态平衡的状态。比如晚上熬夜加班,在中医上讲就是用阴份的休息时间做了阳份的事,所以就会出现一些问题。《黄帝内经》中也说:“健康有因果”。

和于术数:即锻炼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动方法。

饮食有节:男人是吃出来的病,男人如果不管住嘴,就会得很多种病,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前列腺疾病等。《黄帝内经》中的“饮食有节”要掌握三个原则,根据四气五味来吃;要以吃应季的蔬菜水果为主;要以吃当地的果蔬为主。

起居有常:生活要有规律,古人认为长寿老人都是这样的。长寿地区的老人的共性是生活有规律,不懒,心态好。定时起床、定时吃饭的“老年式生活”。

不作妄劳:就是古人到了劳作结束的时候不感到疲劳,“形劳而不倦”。但现在的年轻人则多反之,所以生病起于过用。

黄帝内经有五大养生原则总结来说即四化。生活规律化,早规律早健康;饮食科学化,不挑食不偏食;运动坚持化;心态平和化,尤其是女性。

女性得病多为“情”。现代医学讲,现代人得病70%与情有关。女性三大特点:精神需求高、情绪波动大、事多往坏处想。所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是女性高发的疾病。男性胃疼是吃的,女性胃疼是气的,规律不一样,所以女性要关心自己的精神。

饮食治未病:一豆一菜一苦瓜

中医上讲药食同源,其实在《黄帝内经》上就讲到食疗很重要。王国玮院长主张夏季吃三种菜,一豆一菜一苦瓜。一豆,即绿豆,防暑降温。中暑、腹泻、热伤风是夏季常见的三种疾病。三伏天的时候要喝绿豆汤、绿豆粥。一菜,即马齿苋,预防痢疾。夏季是腹泻高发季节,中医讲季节养生和食疗养生要相互结合。凉拌马齿苋,再加入些姜丝,温中散寒,不仅能防治肠道问题,还能治疗腹泻。一苦瓜,就是苦瓜,清心火、清胃火。中医上讲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苦瓜是苦的,对应的是心,夏季常吃可以清心火,但食用苦瓜也要辩证论治、因人而异。

总之,中医养生要讲究“度”与“平衡”。


- r0 E# Z  B% Y- {- G
Nesyziscase 發表於 2025-4-3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实践的对话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其"阴阳动态平衡"的健康观在当代仍具深刻启示。笔者以为,这部典籍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医学理论,更在于它构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健康哲学体系。阴阳学说作为其核心思想,实为古人观察自然与人体关系的精妙总结。

从临床角度看,阴阳平衡理论具有显著实践价值。现代医学已证实,人体昼夜节律(生物钟)与《内经》"起居有常"的论述高度吻合。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的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恰为"法于阴阳"提供了科学注脚。王国玮院长强调的熬夜问题,本质是违背了"阳入于阴则寐"的生理规律,导致褪黑素分泌紊乱,这正是中西医理论在微观层面的奇妙呼应。

关于"和于术数"的养生原则,现代运动医学提出"个体化运动处方"概念,与《内经》"形劳而不倦"的智慧不谋而合。笔者建议,现代人宜采用"三因制宜"原则:因时(晨练养阳,暮练养阴)、因地(室内练柔,户外练刚)、因人(青年重强度,老年重频率),此乃对古典智慧的发展性实践。

饮食养生方面,《内经》"四气五味"理论在当代营养学中可找到对应。如苦瓜所含苦瓜苷具有降糖效应,马齿苋富含ω-3脂肪酸,绿豆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但需注意,古今体质差异要求我们辩证看待"药食同源":古人所谓"当地应季"是基于农耕文明,现代人则需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定义"地域性饮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内经》"情志致病"理论已获现代心身医学证实。女性情志疾病高发现象,从神经内分泌角度看,与雌激素对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践行"心态平和化"的患者,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改善率达73%,这印证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深刻洞见。

当代践行《内经》养生,当把握三个维度:其一,理解其哲学内核而非拘泥具体方法;其二,与现代科学相互印证而非简单比附;其三,建立个性化养生方案而非机械套用。真正的健康之道,在于把握阴阳变化的动态平衡,这正是《黄帝内经》留给后世最珍贵的智慧结晶。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