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恩远(1858年―1933年)字树村、曙村。天津津南西泥沽村人。自幼家贫,以“打八叉”为生(种地、撑船、短工、捕鱼、捉蟹、小生意什么都干,土语称“打八叉”)。孟恩远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被小站新建陆军录用。
+ a& ^, b K. \3 b
1 o {8 d/ H' P! k7 ], c) p 孟恩远在小站入伍后,军营内正教授袁世凯编制的《劝兵歌》,“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朝廷出利借国债,不惜重饷来养兵……一要用心学操练,学成本领好立功。”因他有在戏园中和艺人们学的唱功,《劝兵歌》唱得情感音色与众不同,很得上司的赏识。后来保送他到北洋武备学堂深造。他与张勋、姜桂题等同学,学堂督办是段祺瑞。
9 @) a9 Y R" j' a! _) N6 B5 D& j/ l5 w7 h+ l8 i4 R& b
一次学堂操练演习,段祺瑞和徐世昌亲临检阅。这天正是孟恩远值勤喊操,洪亮的喊操声,标准的动作,赢得了徐世昌和段祺瑞的赏识。毕业后孟恩远被提升为新军管带(营长)。
8 b# T d' T/ O6 K d1 d& M- k5 c: B$ D& {) G9 R1 _7 y
孟恩远随袁世凯在山东镇压义和团,后又回师“勤王”移师保定。这期间,他多次立功,袁世凯提拔他为骑兵师标统(团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袁世凯野心勃勃,四处安排自己的亲信执掌兵权,孟恩远被推荐为吉林新军协统(旅长)。清宣统三年(1911年),孟恩远接曹锟之职,提升为吉林新军二十三镇镇统(师长)。 ) i9 g1 G% `' \& m2 y/ P
$ P& y! r& c1 w, A5 l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大封各省文武官员,孟恩远被封为“一等伯”。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恢复民国,黎元洪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同年7月,孟恩远任吉林督军。 - ^. T* T- t; L0 }3 K$ P
5 u$ d6 ^. d" V( `, J
北洋军阀奉系头子张作霖想做“关外王”,一心独霸东三省。掌握实权的孟恩远当时为镇安左将军,论资排辈孟恩远的资格比张作霖老,张作霖心中明白,孟恩远是他想做“关外王”的主要障碍。于是张作霖在东三省搞了三次驱孟活动,斗争竟长达4年之久。
) I t0 L+ L& V6 N. S! o
# |, n. N7 r5 X* J5 y+ i* j 孟恩远“强龙难敌地头蛇”,自知大势已去。1919年6月被授予惠威将军后到京供职。同年8月孟恩远辞职回津,隐居租界,当起了寓公,结束了他的军阀生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