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D) [6 d. r& U ~3 D
( a7 X/ L, j( K0 h% }% X 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谁知吴越国王钱m亲自拜见赵匡胤,并献上了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之意。
& @& x% O9 K7 x4 N! ~: Y4 ~
) H4 y( C5 E( `/ }8 g 赵匡胤见钱m来访非常高兴,便留他在汴梁游玩谈心,而钱m却在暗地里贿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为他说话保住吴越国,深受皇帝倚重的宰相赵普更是他的重点公关对象。对此赵匡胤心知肚明,也不理会。 % X+ f6 |# e% F2 H, Z- t
0 f% f) H* X0 c0 E! _6 Y! S* T4 C 一天,钱m送了十个大坛子到赵普的府上,说是吴越国产的海鲜,赵普全部收下。来人走后,赵普想打开坛子看看,没想到皇帝赵匡胤突然驾临。赵普连忙说这是钱m送给他品尝的海鲜,既然是海鲜,赵匡胤当然要品尝。 ) Z! V5 i/ Q; C2 i2 r; Y- m# X4 S R
; L& D8 I$ R6 Q: Z$ o8 [- w2 M 于是赵普揭开了一个坛盖,原来是一坛黄澄澄的金子,其他坛子里也全是金子。赵普脑子都吓木了,赵匡胤却笑着说:“好东西啊,可惜钱m送错人了,他以为国家大事是你说了算呢,早知道送给我多好啊。既然送你了,那你就别客气了。”并反复叮嘱赵普不要想太多。 * } P7 w2 l5 d
% k3 |) a$ T3 s/ G; s8 _/ P* ] 吴越国王钱m在汴梁待了几个月也没有什么结果,于是请求赵匡胤放他回去。大臣们纷纷上表要求杀了钱m或把他扣住,太祖的弟弟赵匡义最为坚持,说钱m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的大志,放之无异于放虎归山。赵匡胤却说:“我们攻灭南唐,横扫岭南,当然也能够打败吴越。但钱m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人,我要用诚心来感化他,这样就不必动刀动枪了。吴越国虽小,但民风剽悍,惹急了他们反而会增加我们一统天下的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 $ t; K, K* w& F) L( I/ i9 B
" [( g; v, [! A; K/ `
最后,赵匡胤亲自送钱m到城外,并在临行前送给他一件神秘礼物。
5 l5 L$ b5 V2 q; L$ c8 f) }- A9 ]. e
快到吴越国界的时候,钱m打开了箱子,却见满满一箱子大臣们要求扣住或杀了他的奏章。钱m看后又是后怕又是感激,半年后他再次来到汴梁,献上了吴越全国的军事图,举国投降。赵匡胤未用一兵一卒,就将吴越并入了大宋版图。 0 b( r) n% S+ B6 f
. a, O$ T3 ~5 d2 Z7 I
说到权谋,很多人心里就会浮现出“奸诈”、“狡猾”、“厚黑”、“骗死人不赔命”这样一些词语。其实,这都是在概念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误解。事实上,权谋的本意是“权衡”、“谋划”,当然需要耍一些手段,用一些技巧,但并不一定就是负面的,而最好的权谋手段一定不是负面的。封建帝王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耍权谋手段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而“诚信”正是最佳的权谋手段。 , w+ B ]3 C T; Z- U
8 _7 r) t8 D6 z
赵匡胤以一箱子奏折使钱m感激而降,化解了两国的干戈,也得到了大宋和吴越人民的拥戴。钱m为人贤能,在吴越的威望很高,如果他要与赵匡胤拼死一战,即便不敌也会狠狠地咬大宋一口。赵匡胤的以诚待人,不是漫无目的地滥施人情,而是在看清对手,把握时势之后的审慎举动。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谋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诚信”是最好的权谋手段。
0 `( `9 ]/ w ]1 E! M* ]0 P0 n# T' Z
摘自《百家讲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