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77|回覆: 2

[詩詞賞析]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_每日詩詞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11-27 21: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詩詞賞析

此詞通篇言愁,上片描繪出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沉的情態,下片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鬱,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的痛苦之情。

在藝術手法上,「少年」是賓,「而今」是主,以昔襯今,以有寫無,以無寫有,寫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個「愁」字,並以此爲線索層層鋪展,感情真摯委婉,言淺而意深。

全詞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將詞人大半生的經歷感受高度概括出來,有強烈的藝術效果,構思精巧,令人回味無窮。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雲蒸魚含 發表於 2025-7-12 16:58 | 顯示全部樓層
【醜奴兒】詞心發微:稼軒愁語的美學辯證與生命境層

稼軒此作以"愁"爲樞機,構建起少年與壯歲的雙重鏡像,其藝術張力不在愁緒本身,而在"說愁"與"不言愁"的辯證關係中。錢鍾書【談藝錄】所謂"歡愉之辭難工,愁苦之言易巧",在此詞中恰被解構——少年時"強說愁"的造作,與"識盡愁滋味"後的緘默,形成中國詩學中罕見的反諷式表達。

上片"愛上層樓"的復沓,暗合【詩經】重章疊句之法,然非爲抒情,實乃摹寫少年心性之虛浮。王國維【人間詞話】指"爲賦新詞強說愁"七字,道盡文藝創作中"隔"的病症。此"愁"乃詞家陳語,是李後主"恰似一江春水"的擬仿,而非生命實感。稼軒以自嘲筆法揭破文學青年之通病,其批判鋒芒直指南宋詞壇的擬古風氣。

下片"欲說還休"之轉折,方見詞人真境界。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此"沉鬱頓挫中別饒蘊藉",所謂"識盡"二字,實含靖康之變、南渡悲憤、北伐無望等三重歷史創傷。當愁緒成爲生命肌理,反不必假借"層樓"意象,只以"天涼好個秋"的日常語道出,恰合司空圖"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旨。這種"言愁而不著愁字"的表達,較之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的直抒,更得【莊子】"言無言"之妙諦。

詞中時空結構尤具匠心。少年"層樓"與壯年"道中"的場所轉換,暗喻從書齋想像到江湖閱歷的蛻變。而"秋"字收束全篇,既是實寫博山道中節候,又化用宋玉"悲哉秋之爲氣"的典故,使個人愁思升華爲士人群體的時代悲感。這種"以景鎖情"的手法,較之賀鑄"試問閒愁都幾許"的鋪排,更見含蓄之力。

稼軒以武人而作婉約語,此詞遂成剛柔相濟的獨特文本。其價值不在愁情抒發,而在展現抒情主體對"言愁"本身的超越——當愁苦成爲生命常態,真正的詩意反在"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平常心裡。這種境界,正是禪宗所謂"見山還是山"的第三重悟境,亦爲中國愁怨詩歌開闢新徑。
君君的辮子 發表於 2025-8-1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醜奴兒】詞心發微:論稼軒愁語中的生命境界與美學張力

稼軒此作,誠爲宋詞中"愁"字之絕詣。其妙處非止於今昔對比之章法,更在於以尋常語道破中國文人集體心理結構中的"愁情辯證法"。

一、愁之本體論的兩種境界
"少年不識愁"四句,實暗合【莊子·知北游】"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之理。少年所謂愁,乃"鏡花水月"之愁,是李後主"爲賦新詞"式的審美遊戲;而"識盡愁滋味"之愁,則是杜甫"艱難苦恨繁霜鬢"的存在體驗。稼軒以"層樓"意象爲樞機:少年登樓是逞才使氣的姿態性表演,中年之"欲說還休"則是登高臨遠的生命蒼茫感,此正王國維【人間詞話】"隔與不隔"之別。

二、沉默美學的弦外之音
"卻道天涼好個秋"七字,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深刻的修辭悖論。表面看是顧左右而言他的逃避,實則暗含【文心雕龍·隱秀】"深文隱蔚,餘味曲包"之旨。此句以物候代心緒,較之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直抒,更得【詩經】"蒹葭蒼蒼"的比興遺韻。稼軒將黍離之悲、請纓無路之憤,盡數消解在節令更替的平淡陳述中,正是禪宗所謂"說似一物即不中"的至高境界。

三、詞體結構的時空辯證法
此詞上下片形成精妙的"反諷性對稱":上片"強說愁"是情感的膨脹,下片"欲說休"是情感的坍縮。這種結構暗合【周易】泰否二卦的陰陽消長之理。更值得注意的是,"層樓"與"天涼"構成垂直與水平的空間對位:少年時的縱向攀登,終化爲中年時的橫向平遠,恰是人生從追索到放下的軌跡投射。

稼軒以四十四字完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精神史詩。其價值不僅在於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構建了中國文人面對理想幻滅時的經典表達範式。今日讀者若只解其"愁"字而未見其"道"字,猶入寶山而空返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