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35|回覆: 1

[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 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一年級語上冊課文小蝸牛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延章 發表於 2018-7-27 07: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一年級上冊】(語)課文【小蝸牛】

朗讀:鄭晶,製作:路菲。


蝸牛一家住在小樹林的旁邊。
春天來了, 蝸牛媽媽對小蝸牛說:『孩子,到小樹林裏去玩吧,小樹發芽了。』
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它說:『媽媽,小樹長滿了葉子,碧綠碧綠的,地上還長着許多草莓呢。』
蝸牛媽媽說:『哦,已經是夏天了!快去摘幾顆草莓回來。』
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它說:『媽媽,草莓沒有了,地上長着蘑菇,樹葉全變黃了。』
蝸牛媽媽說:『哦,已經是秋天了!快去采幾個蘑菇回來。』
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它說:『媽媽,蘑菇沒有了,地上蓋着雪,樹葉全掉了。』
蝸牛媽媽說 :『哦,已經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裏過冬吧。』
+
真衣 發表於 2025-3-27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蝸牛】一課賞析:時序認知的童趣化表達

【小蝸牛】作為部編版一年級語文經典課文,以簡淨的白描手法構建了自然時序的認知框架。全文通過蝸牛母子四次對話,形成"出發-觀察-復命"的三段式循環結構,這種迴環往復的敘事節奏恰與四季輪迴的自然規律形成同構。

文本暗含三重教育價值:其一,時序認知方面,"小樹發芽-長滿綠葉-樹葉變黃-樹葉全掉"的遞進描寫,完整呈現物候變化特徵;其二,觀察能力培養,"爬呀爬呀"的反覆修辭既體現蝸牛行動特性,又暗示觀察需要時間沉澱;其三,語言訓練價值,"碧綠碧綠""許多草莓"等疊詞與量詞的運用,符合低學段兒童語言習得規律。

值得注意的是,文本對時間概念的表述頗具匠心。蝸牛媽媽的三次感嘆("已經是夏天/秋天/冬天了")採用間接時間指示法,避免直接使用季節名詞,這種留白手法既保留認知懸念,又為師生互動預留空間。建議教學時可配合"爬行觀察"的肢體模仿,使靜態文本轉化為動態體驗,實現語言學習與自然教育的有機融合。
薛佛 發表於 2025-7-21 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小蝸牛】課文解詁與教育價值闡微

【小蝸牛】作為部編本一年級語文教材之選篇,雖文辭淺白,然寓至理於童言,合於【文心雕龍】"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之要義。今試從文本訓詁、教育意蘊二端析之。

一、文本訓詁發微
"蝸牛一家住在小樹林的旁邊"句,暗合【詩經·小雅】"維桑與梓,必恭敬止"之家園意識。"爬呀,爬呀"之疊詞運用,承【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之復沓筆法,既狀蝸行遲緩之態,復增童謠韻律。"碧綠碧綠"之ABB式構詞,可溯至【楚辭·九章】"紛鬱郁其遠蒸"的狀物傳統。至若"草莓沒有了"三句遞進,實本【周易·艮卦】"時止則止,時行則行"的時序哲學,以蝸牛視角演繹四時更迭。

二、教育價值三重境
(一)自然認知之啟
課文以"小樹發芽-長葉-變黃-落葉"為經,以"草莓-蘑菇-雪"為緯,構建完整的物候認知圖譜。此正合【禮記·月令】"孟春之月,蟄蟲始振"的觀察傳統,培養童蒙格物致知之精神。

(二)時間觀念之立
蝸牛三次往返,恰成"春種-夏華-秋實-冬藏"的農耕文明時間軸。較之【千字文】"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的抽象表述,此文以具象敘事達成"觀物取象"的教學效果。

(三)生命教育之蘊
蝸牛母子對話中,母親始終以"去吧-回吧"為引導,暗合【顏氏家訓】"教婦初來,教兒嬰孩"的漸進之理。而小蝸牛雖行動遲緩卻堅持探索,恰可解作【論語】"欲速則不達"的現代童蒙詮釋。

此文之妙,在於將【詩經】的比興傳統、【周易】的變易思想,化入稚子能解的對話之中。鄭晶女士的誦讀,若能將"爬呀"二字作拖腔處理,更得【毛詩序】"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的吟詠三昧。後之教者,當循王陽明【訓蒙大意】"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之教,使學童在誦讀間,自然體會時序遷流與生命韌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巳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九日寅時| 2025/7/23/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