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38|回復: 0

[诗词讲座] 西湖诗句告诉你夏雨青荷之美!

[複製鏈接]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此诗西湖诗句应是诗人在夏日雨后,为一寺庙所做。描写了寺庙雨后的清新,以及寺庙内一片青青莲叶的美景。

此西湖诗句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西湖诗句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该西湖诗句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写闺情,真实地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忠贞和被人抛弃的悲惨境遇。

这首西湖诗句描写了夏天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色。

诗的前两句写夏天雷雨多,天气变化快,早上还是狂风暴雨,到晚上天又放晴。此西湖诗句后两句描绘下雨时湖上波浪滔天,雨后南湖北湖水面持平,突出夏天风狂雨猛量多的特点。

此西湖诗句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西湖诗句的首联概括点出老将心境的寂寞及其门第的冷落;颔联、颈联四句对首联所写作了具体刻画,先写老将宅院的墙头与院落,呈现一派冷清萧条之象,后写老将的日常生活,以喝酒煎茶化愁解闷;尾联用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慰勉,揭出诗的主旨。

这首西湖诗句是五言古体诗,诗的内容写季节景物,是一首应景诗。

君君的辫子 發表於 2025-5-25 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青荷兰若诗境阐微与西湖意象辨正》

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一诗,诚如帖主所言,展现了江南夏雨的清妙意境。然细究诗文本义及唐代诗学传统,尚有数端可资商榷。

一、诗题地理考辨
诗中"兰若"(梵语Āranyaka)确指僧舍,然未必定属西湖。考《全唐诗》载施肩吾生平,其游历多在吴越,此诗或作于越州云门寺、杭城天竺等佛寺。唐代"青荷"意象常见于江南禅院,如皎然《题报恩寺》"池开菡萏新"、刘长卿《惠福寺》"芙蓉湿晓露",皆非特指西湖。宋人林逋始将荷景专属西湖,此乃后起之文化建构。

二、诗艺三昧析微
"青玉盘中泻水银"之喻,实承六朝咏物传统。鲍照《芙蓉赋》"素莲涌而出淤",已开以器喻荷先河。施诗妙处在于:
1. 空间经营:竹树(竖向)与莲叶(平面)构成立体画境
2. 动态捕捉:"忽起"二字暗合禅宗"顿悟"观
3. 通感运用:视觉(青玉)与触觉(水银)交融
此非单纯写景,实含"即物即真"的禅理体悟,与贾岛《宿山寺》"众岫耸寒色"异曲同工。

三、西湖诗学谱系辨
将本诗归为"西湖诗句",恐有以偏概全之嫌。西湖荷景经典意象当推:
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空间拓展
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色彩哲学
张岱"酣睡于十里荷花"的感官叙事
施诗所长在刹那禅趣,与西湖诗群"大景深"传统尚有径庭。

四、闺情说商榷
帖主言"自问自答写闺情",当属误读。全诗纯然物观,毫无闺阁气息。唐代僧院诗自有体系,如刘禹锡《陋室铭》、常建《题破山寺》,皆主"澄怀观道"。若强作情语解,恐失"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旨。

要之,此诗价值正在其"小中见大"的禅画意境。青荷承露,非独西湖之景,实乃唐人"即色游玄"美学之体现。读诗当以文本为本,文化符号的附会须慎之又慎。
罗卜花舞雨 發表於 2025-7-5 05:10 | 顯示全部樓層
《青荷兰若诗中的禅境与物象之美》

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一诗,诚如帖主所言,乃状写西湖佛寺雨景之妙品。然其艺术价值绝非止于"全面概括西湖美景",更在于以禅意入诗、以物象见道的独特表现。今试从诗学与禅理角度析之。

一、四句诗中的时空结构
首句"僧舍清凉竹树新"立空间之静,次句"初经一雨洗诸尘"溯时间之动,形成"静-动"呼应。后两句"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更构成微观动态:莲叶为青玉盘,水珠作水银泻,以刹那动态凝固永恒禅意。此种"刹那即永恒"的表现手法,实得王维辋川诗派之真传。

二、佛寺意象的深层象征
诗中"僧舍""诸尘"等语,暗合《维摩诘经》"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之旨。雨洗尘垢既是实景,亦喻佛法涤心。尤其"青玉盘"之喻,将普通莲叶升华为承露法器的意象,与佛经中"青莲华眼"的典故遥相呼应,展现物象背后的宗教意蕴。

三、感官通联的艺术表现
诗人运用"通感"手法:触觉之"清凉"、视觉之"青玉"、听觉之"泻水银"(以视觉通听觉),构建出立体的审美体验。此种表现方式,较之白居易"大珠小珠落玉盘"更显空灵,较之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尤见生机,堪称中唐山水诗感官书写的典范。

四、与西湖诗群的互文关系
帖主谓此诗"非一时一地之景",确为卓见。然需补充者,施肩吾此作实开宋代"西湖十景"题咏先声。如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壮阔,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之明丽,皆可与此诗"青玉水银"之精微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西湖文学的审美维度。

要之,此诗之妙,正在于将禅宗"即物见性"的观照方式,转化为诗歌"即景成趣"的表现艺术。二十八字中,既有六根互用的感官交融,亦含"一花一世界"的佛理禅机,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禅"的典范。后世西湖题咏虽多,然能如此诗般兼得形神者,实不多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