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390|回覆: 1

[中醫養生] 中醫理論:睡覺經常做夢的人,你一定要看!

[複製連結]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7-12 14: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夢到白天發生的瑣事

18580c3b5998dca3c2442e88968e8bd2.jpg

這些人睡眠淺,意識還在活動。中醫講『脾主意』,做這些夢的人,消化功能(胃)、吸收功能(脾)不好。中醫認為人睡着了,魂休息了,魄還在工作,這時候胃腸還在蠕動、消化、吸收。

中醫理論脾胃功能差,光靠魄的工作不足以完成任務,就要調動本該休息的魂幫助它工作,這樣就產生了夢,還會流口水。

針對這種消化不良導致的夢,我們應該幫助他提高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魄力,夜裏消化食物的時候就不用擾到自己的魂,夢也就會少一些。

常做一些離奇的、跟自己生活無關的夢

deb4508ef43712d371ee982b64b258ee.jpg

中醫理論夢到的事情莫明其妙,這種夢我們管它叫做『神遊物外,魂不附體』,跟肝臟有關。『肝藏血,血攝魂

做這些夢的人收不住血、藏不住魂;我們一般用滋補肝血的方法幫他收攝魂魄、安心入睡。

對此,中醫有個方子——酸棗仁湯:我們一般把酸棗仁炒熟以後用它煎湯煮水,加一些反佐的植物,其中有我們常用的茯苓,茯苓又叫茯神,有安神的作用。

做怪夢、噩夢,夢見自己從高樓上摔下來

444fde5359907607530d1127813694cc.jpg

或者看到血淋淋的場面,或者是被狗咬、被蛇咬,或是夢見死去的人,或者夢到自己掉到骯髒的地方。

這種情況中醫認為是腎的問題,腎是人體主驚、恐的,如果人的腎氣或是腎精受到傷害的話,往往會做一些比較驚恐的夢。

一般做這些夢的人都有過一些失精或是受驚嚇的經歷,或者是家庭、親人間產生了變故。

對於這些人,我們一般用熱性的藥物幫助他們去除寒痰和瘀血;另外還要加礦物藥。

中醫認為礦物藥比較重,能夠去怯。我們一般選擇的礦物藥有龍骨、牡蠣、貝殼、磁石。如果夢境特別驚恐,我們會用少量的硃砂。當這些人把寒痰瘀血去掉以後,這些夢會自然的消失。

558e381230ca3ba1cd804c95a36e5943.jpg

莊子說過:『真人無夢』。

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講,應該是一睜眼,一閉眼就是一覺,不會覺得那麼累。

所以當我們出現失眠或者多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自己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應該進行自我調理。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13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鄭豐 發表於 2025-7-14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黃帝內經】論夢證調理要旨】

原帖所述"脾主意""肝藏血""腎主恐"之論,確係【內經】要義。然夢證機理錯綜複雜,今據【靈樞·淫邪發夢】及歷代醫家註疏,作系統闡發:

一、脾胃不和之夢的深層機理
【素問·脈要精微論】言"脾藏意",非獨指消化功能。張景岳【類經】註:"意者,記憶所存,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夜夢瑣事者,實為"思傷脾"之候,乃日間思慮過度,致脾不運濕、胃不和降。治法當以【金匱】半夏秫米湯為底方,佐以茯苓、陳皮等品。李東垣【脾胃論】特別強調"夜夢紛紜者,加炙黃芪三錢升舉清陽",此今人少有用及之妙法。

二、肝不藏魂夢證的辨證要點
"肝藏血,血舍魂"出自【靈樞·本神】,然臨床須分虛實:虛者酸棗仁湯確為良方,但【溫病條辨】加減復脈湯證之"夜寐多夢",則屬熱灼真陰,當用生地、阿膠;實者多見痰熱擾魂,宜黃連溫膽湯。王孟英【歸硯錄】載:"夢登高而飄忽者,非盡肝虛,多有膽火挾痰。"此等重要鑑別,不可不察。

三、腎精虧損噩夢的古今治法
原帖所述腎證治法源自【千金要方】,然今人腎虛多兼痰瘀互結。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強調:"驚悸多夢,必參以通陽化瘀。"除龍骨、牡蠣外,當酌加桃仁、澤蘭等活血之品。硃砂之用尤須謹慎,【本草崇原】明言:"辰砂體重性急,善走善降,過服令人痴呆。"現代臨床多以靈磁石代之。

四、夢證調攝的三大要訣
1. 起居有常:【遵生八箋】云"亥時寢,寅時起,百夢自息",此乃順應經氣流注之道。
2. 導引之法:【諸病源候論】載"仰臥,息心定慮,左右手交替摩腹各七七之數",此法簡單效宏。
3. 食療精要:孫思邈【千金翼方】推薦"蓮子、百合、龍眼肉各等分,入粳米煮粥",最宜夢多者常服。

結語:【莊子】"真人無夢"乃養生至高境界,然今人處紛繁之世,但求"少夢安眠"即可。夢證調理貴在明辨臟腑虛實,尤當注重"調暢情志"這一根本,【醫林改錯】所謂"百病生於氣,夢亦由之",誠哉斯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