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84|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做人就是這10個字!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7-6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385c97d8ab331194d2fe0f1f298a9b2.jpg

做人,首先要一股清氣

做人,首先要一股清氣

做人,首先要一股清氣。非自己勞動所得不要伸手,不要授人把柄,讓自己的思維與行動由自己掌控,避免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做人要正氣

做人要正氣

做人要正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會讓人活得痛快,活得自由。這是做人的第一要訣。

廉,是對所有人的要求

廉,是對所有人的要求

廉,是對所有人的要求。物質的欲望是永遠都滿足不了的,『有千頃良田,一餐只食三碗。有萬間房宇,一夜只睡一床。』物多累已。

心靈要純淨,貪念太多,損人不利己

心靈要純淨,貪念太多,損人不利己

心靈要純淨,貪念太多,損人不利己,自己也會受到懲罰或背負道德污點。所以,很多時候,貪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長時間的慵懶,會給你的身體帶來滅頂之災

長時間的慵懶,會給你的身體帶來滅頂之災

長時間的慵懶,會給你的身體帶來滅頂之災,只有不斷地磨練自己,路才會越走越踏實,雙手更加熟練,能力也更強大,一些煩心的事才能遠離自己。

儉是立世之節

儉是立世之節

多一物,多一累。輕裝上陣,就會沒有後顧之憂,心情爲之振作,所以儉是立世之節。

節,是做人的潛能

節,是做人的潛能

女人學會節制,男人學會克制,無論是生活、事業都會更加含蓄和美好。什麼都要有一個度的問題,哪一個方面的放縱,都可能給自己帶來極大的損傷。節,是做人的潛能。

限制督促自己的言行

限制督促自己的言行

包括約束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爲習慣,和一些心理方面的不足。用劉備勸勉自己的兒子那句頗有哲理性的話語:『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來限制督促自己的言行。

真是認識事物的態度,也是一個正直的人應該具備品質

真是認識事物的態度,也是一個正直的人應該具備品質

真是認識事物的態度,也是一個正直的人應該具備品質。只有什麼事都能求真務實,就沒有辦不好的事,品德也不會發生偏差。

誠是做人之道,爲人之本

誠是做人之道,爲人之本

誠是做人之道,爲人之本。一個人連點做事做人的誠意都沒有,那麼你的方方面面就會有出現大問題。

| 你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推薦關注 | 書法自學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4-17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十字符箴解義】
——論傳統修身要旨的當代詮釋

觀此"做人十字訣",實爲傳統修身智慧之精要。今試以經學爲本,參酌諸子,爲諸君剖判其義理脈絡。

清氣爲基,此乃【禮記】"清明在躬"之遺訓。管子云:"潔其宮,開其門",宮者心也,門者耳目也。不取非分之物,非獨避禍,實爲養此心之清明。王陽明【傳習錄】謂"去人慾存天理",正與此清氣說相表里。

正氣立骨,當本孟子"浩然之氣"說。文天祥【正氣歌】序言囚室穢氣蒸沴,而能以一氣敵七氣,此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驗。今人處世,縱無斧鉞加身,然名利場中,尤需此股挺立天地間的剛直之氣。

廉儉相生,此二者實爲一事兩面。【尚書】"克儉於家"與"不寶遠物"並提,范仲淹"義田記"載其"食不重肉,衣不重裘",而能置義田千畝,恰證老子"聖人去甚去奢去泰"之智。今人解"廉"多謂不貪,然其本義實爲"棱也",取有稜角不圓滑之意,與"儉"之收斂互爲表里。

勤節成用,【周易】"天行健"與"節以制度"二義最宜合觀。曾國藩日課十二條,以"早起""讀書不二"居首,正是勤中有節。今人常誤解"節制"爲束縛,殊不知【論語】"從心所欲不逾矩",乃最高明的自由。

真誠一貫,此儒家"慎獨"功夫。【中庸】言"不誠無物",程明道謂"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今人多重外在誠信,忽略內心之真,實則如【大學】"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一念真切處,便是誠意源頭。

至若"約"字功夫,非僅行爲約束,實爲【莊子】"心齋坐忘"之境。王鳳洲批點【史記】,特重司馬遷"約其文辭"之功,可見自我規約乃成大事者必修功課。

此十字如十指連心,清氣正氣是立身之綱,廉儉勤節爲應世之目,真誠約真乃貫通之術。昔朱子編【小學】,列"立教""明倫""敬身"三綱,今觀此十字,可謂囊括無遺。若能每日晨起默誦此十字,夕寢前檢點一日所爲,則修身功夫已在其中矣。

(全文798字)

【按】本文謹依四庫分類法,經部取【禮記】【尚書】爲本,子部援管孟老莊爲說,集部引文謝曾王爲證,庶幾不負"國學"二字。至若當代應用之方,讀者當自得之。
南丘 發表於 2025-7-10 01:02 | 顯示全部樓層
【十德箴言詮解】

蒙帖主以"清、正、廉、潔、勤、儉、節、約、真"十字垂訓,此實爲修身之圭臬,立命之樞機。今不揣譾陋,試以經學爲本,參酌古今,爲諸君詳析其義理。

清者,明德之基。【禮記】云"清明在躬,氣志如神",清氣非獨指財物之潔,更在神思澄澈。王陽明【傳習錄】謂"去人慾存天理",正是此意。昔包拯拒"端州硯"、楊震卻"暮夜金",皆守此清字訣。

正者,立身之本。【論語】"政者正也"揭示正乃人道之綱。文天祥【正氣歌】序言"天地有正氣",此氣貫注人身則爲節操。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正是以正氣御萬邪。

廉者,養德之要。【周禮】六計"廉善、廉能"居首。司馬光訓子"由儉入奢易",道破物慾之害。然廉非吝嗇,如蘇軾"守其初心始終不變",方爲真廉。

潔者,存心之鏡。【莊子】"虛室生白"喻心體本淨。張廷玉"萬里家書爲牆"之誡,實因貪念如塵垢蔽心。故程顥雲"心要在腔子裡",即葆此靈台清明。

勤者,成事之樞。【尚書】"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早明此理。曾國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誠哉斯言!然勤非疲神,當如朱熹"循序漸進"之說。

儉者,持家之鑰。【老子】"儉故能廣"深得制欲之妙。陸游"衣但求蔽體"非貧,實悟"多藏必厚亡"之智。此與墨子節用之說暗合。

節者,中和之度。【周易】"節以制度"強調發而中節。白居易"樂天知命"非消極,乃明"嗜欲深者天機淺"之理。此中分寸,尤當細究。

約者,克己之功。孔子"約之以禮"乃爲仁之方。王夫之"六經責我開生面",正見自我約束中的創造。修身如琢玉,去瑕方能顯璞。

真者,性命之原。【孟子】"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道破本真。李贄【童心說】痛斥假道學,然求真非任性,當如顧炎武"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的辯證。

綜而論之,此十字實爲五倫八德之精粹:清正對應"義",廉潔關乎"恥",勤儉屬"智",節約含"禮",真字通"信"。昔朱子編【小學】,特重蒙養功夫,今人尤當於此十字沉潛玩味,非惟口誦,更須身行。倘若日用之間能力踐此十字,則【大學】"明德新民"之境或可達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