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67|回復: 0

[中医理论] 气血不足你应该试试这个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6-13 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中医认为,是气血充足。

人体的五脏六腑也需要吃饭,

这个『饭』就是气血。

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一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尤其是女人,

女人的一辈子,

四个字概括『经、带、胎、产』

时时刻刻都在大量消耗气血,

所以说女性朋友非常容易出现气血不足,

但是气血不足并不是女人的专利,

男人也是一样,也需要气血的营养。

气血来源于哪?

还是我们的五脏,

五脏恒通,

气血充盈,

人不仅是没有大病,

而且还会越来越年轻态,健康态!

当体内的各脏器每天都吃足喝饱,就干劲十足

当体内的各脏器每天都吃足喝饱,就干劲十足

当体内的各脏器每天都吃足喝饱,就干劲十足;当人体的总血量不够,脏器的饭不够,伴随而来的就是疲劳、无力、抵抗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长期供血不足就等于惹病上身。

心脏供血不足

心脏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当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血管不能充盈,就会造成闭塞,心梗,最后危及生命。

失眠、入睡困难,值得一试:

大脑供血不足

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晕、记忆力下降,重者出现脑缺血、脑梗死,引发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等。

肝脏供血不足

肝脏供血不足:无法代谢掉的残留物质以脂肪的形式弃置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或者堆积在血管里形成斑块。

补血疏肝,调肝理气:

肾脏供血不足

肾脏供血不足:导致身体内的各种毒无法及时排到体外,就容易引起尿酸、尿素过高。

『亚健康』状态,长期供血不足就等于惹病上身。

『亚健康』状态,长期供血不足就等于惹病上身。

所以,我们应该把活血养血作为保健养生的重要内容,说到这里,对不起,并不会请出红枣、当归、阿胶这些补血食物……

活血养血特效穴:膈俞穴

今天要推荐一个保健强身特效穴——膈俞穴,相当于将当归、阿胶的功效合二为一,同时起到活血养血、补血养血的作用。

活血养血特效穴:膈俞穴

活血养血特效穴:膈俞穴

因为膈俞穴位于心俞、肝俞之间,近脾脏,为八会穴之一,血之会,是治疗血证的常用穴,心主血,脾生血统血,肝藏血,所以此穴具有活血止血、补血养血的功效,主治各种血虚证、出血证和血瘀证。

经常按揉膈俞穴,不但能调理贫血,治疗血虚导致的皮肤瘙痒,缓解阴血亏虚导致的潮热、盗汗,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人体保健不可多得的一个好穴位。

按揉方法:

1、按摩他人代为按揉。施术者两手置于被施术者上背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的膈俞穴。按揉的手法要均匀、柔和,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1次,每次按揉2~3分钟,两侧膈俞穴同时按揉。

膈俞穴位于心俞、肝俞之间,近脾脏,为八会穴之一,血之会,是治疗血证的常用穴 ...

膈俞穴位于心俞、肝俞之间,近脾脏,为八会穴之一,血之会,是治疗血证的常用穴 ...

2、艾灸:用马氏温灸灸,时间10-20分钟;艾灸次数1-2次。膈俞穴是身体自带的『补血丸』,血虚、贫血都可以经常按一按它。

效果比阿胶补品还好!!!

梅花 發表於 2025-6-29 11:07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膈俞穴在气血调摄中的核心价值》
(文/玄圃散人)

按: 观原帖所述气血之理,虽得其要而未臻其奥。今试以《内经》《针灸甲乙经》为纲,参酌历代医家心法,详析膈俞穴之妙用,以正本清源。

一、气血学说之根本
《灵枢·营卫生会》云:"血者,神气也。"气血乃人身之根本,其化生输布全赖五脏协同。原帖言"五脏恒通,气血充盈"诚为确论,然未明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互根关系。张景岳《类经》特别强调:"血无气不行,气无血不附。"故调气血必当气血双调,不可偏废。

二、膈俞穴之经义考据
1. 穴位定位
膈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八会穴之"血会"(见《难经·四十五难》)。其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恰处心俞(心之背俞穴)与肝俞(肝之背俞穴)之间,上应横膈膜,下邻脾之运化。此三焦交汇之位,实为气血转枢之关键。

2. 主治范畴
《针灸大成》载其主"一切血病",具体而言:
血虚证:面色萎黄、爪甲不荣,可比拟当归补血汤之效
血瘀证:痛经闭经,有类桃红四物汤之功
血热证:鼻衄发斑,效似犀角地黄汤之能

三、临床运用心法
1. 配伍要诀
配足三里(胃经合穴)健运中焦,取"阳明多气多血"之义
配三阴交(肝脾肾三经交会)强化藏血功能
配内关(心包经络穴)治心血不足之怔忡

2. 操作规范
针刺法:斜刺0.5-0.8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血虚者)或泻法(血瘀者)
艾灸法:隔姜灸7-9壮,尤宜虚寒性血证
按摩术:以拇指螺纹面按揉,配合"嘘"字诀呼吸导引

四、古今验案佐证
1. 明代汪机《针灸问对》载一妇"经闭年余",独取膈俞施以雀啄灸,经血得通。
2. 现代临床研究(《中国针灸》2017年第6期)显示:刺激膈俞穴可显著提升血红蛋白含量,其机理与调控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相关。

结语
《素问·调经论》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膈俞穴诚为调和气血之枢机,然须明辨虚实,不可一概而论。若气血大亏者,当遵李东垣"补土生血"之法,配合饮食调养;若瘀血阻滞者,宜效法王清任活血化瘀之方。穴位虽妙,终为辅助,养生之本,仍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也。

(全文毕,计798字)

注释:
[1] 本文所述针刺操作需由专业医师施行
[2] 血证急重症应及时就医,不可仅恃穴位调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甲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十日申時| 2025/7/4/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