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60|回覆: 1

泡腳愛好者的福音,泡的時候加點它。

[複製連結]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5-22 10: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泡腳能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防禦各種毒素對人體的侵害。泡腳還可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

1:生薑泡腳

[ 預防流感 手腳冰涼 ]

生薑泡腳

生薑泡腳

具體操作

1、預防流感

秋天感冒了先別吃藥,用5片生薑泡腳,每次20分鐘,連泡2-3天就能完全好,還能增強體質,預防流感再次發生。

2、手腳冰涼

一到秋冬季節,許多人手腳冰涼,這是體虛血虧的表現,連續用生薑泡腳1-2周,手腳冰涼會完全消失,並且不易反覆。

3、關節炎症

關節炎很難好,但是如果每周堅持用生薑泡腳2-3次,兩個多月關節炎就能完全好,泡腳時加上點食鹽效果更好。

2:白醋泡腳

[ 淨化血液 美白祛斑 ]

白醋泡腳

白醋泡腳

具體操作

1、淨化血液

很多人不知道,用醋泡腳時,醋能滲透腳部皮膚,進入血液,清理血液中的垃圾和病變殘渣,從而起到淨化血液的作用。

2、美白祛斑

白醋泡腳能改善面部色斑。

3、失眠多夢

現在生活壓力大,許多人失眠多夢,早晨起來沒有精神,睡前用白醋泡腳,不僅能放鬆神經,還能安睡一整晚,不妨試試。

3:紅花泡腳

[ 靜脈曲張 手腳發麻 ]

紅花泡腳

紅花泡腳

具體操作

1、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除了做手術沒有好辦法,不過用紅花泡腳能很好的改善,如果同時配合按摩手法還能完全好,但是水溫不要過高。

2、手腳發麻

手腳發麻,在秋冬季節最常見,這是末梢神經炎的表現,用紅花配上鹽水泡,能消除發麻症狀,一般連續泡3天就能完全好。

3、大病初癒

受過傷之後,體內往往還會瘀腫血塊,用紅花加醋泡腳,每天浸泡20分鐘,能活血化瘀,化解體內血塊,加快恢復速度。

4:當歸泡腳

[ 月經不調 緩解抑鬱 ]

當歸泡腳

當歸泡腳

具體操作

1、月經不調

十個女人有8個月經不調,有的還伴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疾病,用當歸泡腳,連續泡7-10天,經期不調和炎症就能完全消失。

2、眼袋眼圈

用當歸泡腳能改善眼袋黑眼圈。

3、緩解抑鬱

當歸泡腳能舒緩情緒,在醫學上常用作抑鬱症和自閉症的治療,能夠讓煩悶的情緒得到控制,並且減少生氣對肝臟的影響。

5:花椒泡腳

[ 腹痛腹瀉 提高腎能 ]

花椒泡腳

花椒泡腳

具體操作

1、腹痛腹瀉

腹痛腹瀉秋天最常見,吃藥好的還很慢,用花椒泡腳能快速去除體內寒氣,止痛止瀉,堅持泡上2-3天就能完全好。

2、灰甲腳氣

花椒泡腳能改善灰甲腳氣。

3、提高腎能

強健的腎臟能讓人精力充沛,自信十足,並且還能提高生活質量,利於家庭幸福,每周用花椒泡腳2次,比做保健還管用。

6:食鹽泡腳

[ 增強記憶 延緩衰老 ]

食鹽泡腳

食鹽泡腳

具體操作

1、增強記憶

生活壓力大,容易出現記憶力減退,記不住事,用鹽水泡腳,能增強大腦供血量,使思路清晰,做重大決策時不妨試試。

2、延緩衰老

經常用鹽水泡腳,能延緩衰老速度。

3、防止裂腳

秋冬季節,最容易出現裂腳,如果腳上的角質層很厚更容易裂,用食鹽加熱水中泡腳,能強力去角質,防止裂腳。

7:艾葉泡腳

[ 止咳化痰 皮膚止癢 ]

艾葉泡腳

艾葉泡腳

具體操作

1、止咳化痰

咳嗽是秋天高發病,一旦得上就很難好,用艾葉泡腳,每天20分鐘,泡第一次就會有改善,並且還能清肺熱,排肺毒。

2、皮膚止癢

艾草泡腳能緩解皮膚瘙癢。

3、皮膚過敏

艾草泡腳能改善敏感肌膚。

8:小蘇打泡腳

[ 降高血壓 祛痘除印 ]

小蘇打泡腳

小蘇打泡腳

具體操作

1、降高血壓

小蘇打是出了名的降壓高手,2-3勺蘇打粉倒入熱水中,等到合適的溫度泡腳,連續泡5-7天,高血壓就能穩住,很神奇。

2、祛痘除印

蘇打泡腳能改善痘痘肌膚。

3、去除痛風

小蘇打泡腳能消除痛風,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容易出現痛風,用2勺蘇打倒入溫水中,浸泡20分鐘,連續一周就能改善。

9:陳皮泡腳

[ 排濕寒氣 潤腸通便 ]

陳皮泡腳

陳皮泡腳

具體操作

1、排濕寒氣

體虛怕冷的人,一般是體內有濕寒氣,用陳皮泡腳能排出體內濕寒氣,一般連泡1-2周,體內是寒氣就能完全消失了。

2、潤腸通便

秋天天氣乾燥,用陳皮泡腳能潤腸通便,預防便秘,對於上火引起的便秘,一般連續泡2-3天就能完全恢復。

3、光滑皮膚

很多女性平時喜歡穿高跟鞋,腳部皮膚粗糙顯得很尷尬,用陳皮泡腳,因為陳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讓皮膚光滑細膩。

10:蒼耳泡腳

[ 腰肌勞損 慢性鼻炎 ]

蒼耳泡腳

蒼耳泡腳

具體操作

1、腰肌勞損

久坐容易出現腰肌勞損,長途司機和上班族最常見,用蒼耳泡腳,每次20分鐘,連續泡3-5天就能有很好的改善。

2、慢性鼻炎

天氣一冷,鼻炎就非常難受,鼻塞流鼻涕,不僅尷尬,而且影響健康,用蒼耳加泡腳,連續泡一周鼻炎就有很好改善。

3、咽喉腫痛

秋天上火很容易引發咽喉腫痛,用蒼耳泡腳,能卸除虛火,消除咽喉腫痛,配合艾草泡腳效果更好。

撫弦士 發表於 2025-4-15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足浴養生法要】

足浴一法,源遠流長,乃中醫外治之良方。【黃帝內經】有云:『陰脈集於足下。』足為三陰經之始,三陽經之終,六經氣血皆交匯於此。故以藥湯浸足,可借水溫與藥力,通經活絡,調和陰陽。今人所述諸法,雖言簡意賅,然其中醫理,尤當深究。

一、生薑之用:溫陽散寒
生薑性辛溫,歸肺脾胃經,其泡足之效,重在發散風寒。【本草綱目】載:『姜,辛而不葷,祛邪辟惡。』凡風寒初客,足浴薑湯,可開腠理,驅表邪,預防流感。若手足厥冷者,乃陽氣不達四末,薑湯浸之,可助衛陽外布。至於關節痹痛,加鹽更增軟堅透骨之效,然需久堅持,非旬日可愈。

二、白醋之妙:柔筋斂陰
醋味酸澀,性溫,善入肝經血分。其泡足之功,在於柔筋和血。所謂『淨化血液』,實為酸收之性可斂浮火,使血不妄行。然『美白祛斑』之說,恐系以醋外敷引申而來,泡足之效未必直達顏面。至若安神,蓋因酸味入肝,能平亢陽而助眠,然須配伍夜寐前靜心寡慮,方見其功。

三、紅花之效:活血通絡
紅花辛溫,專入心肝血分,為活血要藥。靜脈曲張者,多因血瘀絡阻,紅花泡足輔以按摩,確能改善局部血運。然重症仍需針藥並舉。至若血瘀發麻或病後瘀腫,紅花加醋,可增散瘀之力,然水溫宜40℃以下,過則反傷陰血。

四、當歸之補:調經養榮
當歸甘溫,為血中聖藥。女子以血為本,經調則百病難生。其泡足治月經不調,乃借藥氣透皮,溫養沖任。然婦科頑疾,需內服外治協同。所謂『緩解抑鬱』,實因當歸養血,肝得所滋,則情志自和,然非替代藥石,重症仍當就醫。

五、花椒之烈:逐濕殺蟲
花椒辛熱,功擅溫中燥濕。【神農本草經】言其『主邪氣咳逆,逐骨節皮膚死肌』。腹痛泄瀉屬寒濕者,花椒泡足可溫中止瀉;腳氣灰甲乃濕毒浸淫,花椒殺蟲止癢,然需配伍苦參、黃柏等煎湯,單用力薄。

六、食鹽之能:引藥入腎
鹽咸寒,能下行軟堅。鹽水泡足『增強記憶』之說,蓋因足少陰腎經貫脊通腦,鹽湯可引火歸元,使神志清明。然『延緩衰老』當綜合調攝,非一法可竟全功。

結語
足浴雖微,其用甚宏。然須辨體質而施:陰虛火旺者忌姜椒,濕熱內蘊者慎用當歸。另需知『湯熨之功,僅在腠理』,重症頑疾,必合湯藥針灸。養生之道,貴在持之以恆,更當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方為根本。
戴坡 發表於 2025-6-26 0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足浴藥療闡微:五法辨用與經脈機理芻議】

按:足浴一法,源出【黃帝內經】"陰脈集於足下"之說,後世醫家衍為"上病下取"之要術。今觀帖中所列姜、醋、紅、歸、椒五法,雖言簡意賅,然未悉經脈藥理之奧。茲以【本草綱目】為本,參【千金要方】之要,分疏如下:

一、生薑足浴當辨表裏
【本草備要】載姜"生用發散,熟用和中"。其辛溫之性確可溫通足三陰經,然需辨證而施:
1. 所謂"預防流感",實為開太陽經腠理(主足至陰穴),宜用鮮姜搗汁兌入,借其辛烈之氣驅寒邪。若已現咽痛黃涕等熱症,反忌用之。
2. 治手腳厥逆,當佐以吳茱萸10克,此乃【傷寒論】當歸四逆湯外治法也。單純姜浴僅適於寒客經脈之輕症,若見指甲青紫、脈微欲絕之陽虛重症,需急投四逆湯。

二、白醋之用宜分陳新
醋古稱"苦酒",其酸收之性可斂浮陽。然需明辨:
1. 所謂"淨化血液",實指其引肝陽下潛之功(足厥陰肝經起於大敦)。現代研究其醋酸濃度不足0.3%,難達"透皮入血"之效,實為調節自主神經使然。
2. 治失眠當用三年以上陳醋,新醋反助相火。可配伍磁石30克先煎,取金水相生之義。

三、紅花浴法貴在配伍
【藥品化義】謂紅花"善通利經脈"。然需注意:
1. 靜脈曲張屬"筋瘤"範疇,單用紅花效微。當配蘇木、劉寄奴各15克,水溫嚴格控制在40℃以下,此遵【外科正宗】"血得熱則妄行"之誡。
2. 治血瘀需辨部位:上肢麻加桂枝,下肢麻佐牛膝,此乃引經報使之妙。

四、當歸足浴有君臣佐使
當歸雖為血家聖藥,然需權變:
1. 調經須分經前經後:經前用歸尾配香附,經後用歸身佐熟地。單純足浴僅適於沖任虛寒證,若見經血色紫有塊屬瘀熱者,反忌用。
2. 所謂"緩解抑鬱",實為養血柔肝之功。當配合按揉太沖穴,並佐合歡皮20克,方合【醫宗金鑒】"郁病多責肝"之旨。

五、花椒之施當明禁忌
蜀椒辛熱有毒,【神農本草經】列其"主邪氣咳逆"。然需慎之:
1. 治腹瀉需配伍蒼朮30克,適用於寒濕困脾型。若見肛門灼熱、糞色黃褐之濕熱瀉,用之如抱薪救火。
2. "提高腎能"之說欠妥。腎虛有陰陽之分:陽虛可暫用,陰虛火旺者忌之。建議佐以杜仲、續斷各15克,方為穩妥。

結語:足浴雖為外治良法,然須遵循三則:一辨體質寒熱,二明藥物性味,三察症候傳變。譬如陰虛火旺者忌用姜椒,血熱妄行者禁用紅花。另當注意:藥浴水位宜過三陰交穴(內踝上三寸),時長不過子時(23點),因此時一陽初生,過浴反擾陰陽交接。學者當參【外台秘要】"湯熨法"諸論,勿以方簡而忽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