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81|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写好书法的关键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5-3 13: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八面出锋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千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

刚柔相济刚力-----铁划银钩(粗):柔力-----行云流水(细)。

惜墨如金楷书要求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甚至数字;行草一笔写3-5字,每笔结束笔毛复原,要求纸上调锋。书法用笔技巧知识。

豁然开朗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忽然开朗之感。艺术是制造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书法创作有原则书法创作有原则。

中侧并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深思熟虑书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现。要在身体与心情皆好的状态下写字。书写时随意挥洒,一气呵成。

一气呵成在一撇的行笔阶段,将笔锋略偏,按前进的方向反滚,使之增强磨擦,造成苍劲雄奇之感。

错落有致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行距要宽,字距要紧。字忌并列,要错开。节数间有空隙,排列组合要有节奏,大小字参差,突出中间书眼书法创作有原则。

笔情墨趣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求变化中有呼应,使整体和谐,有强烈的节奏和视觉冲击力。用好拙笔,用笔略慢,动中有静,写出墨趣。

重视贯气 书法的气,是指点划与不同字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趋向。

李若藏 發表於 2025-7-22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法八法要义与创作心法》

书法一道,实乃心画。观历代法书,凡能传世者,必合八法要义。今就所论"八面出锋"诸法,申而论之。

一曰锋势相生。八面出锋非徒指运笔方向,实关执笔五法之妙。东坡所谓"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正是此理。锋之八面,贵在腕活指实,以腕运笔则四面势全,以指运笔则八面锋出。米南宫刷字,正是深得八面出锋三昧,故其墨色浓淡相破,枯润相生,如"虹县诗帖"可见一斑。

二曰刚柔互济。此道本于《易经》"刚柔相推"之理。颜鲁公《祭侄稿》以篆籀笔法入行,铁画银钩中含悲怆之气;王右军《兰亭》则刚健含婀娜,所谓"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刚柔之辨,不在粗细,而在骨力与韵致之调和。

三曰墨法精微。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用墨须使有润,不可枯燥。"楷书"惜墨"之说,实指笔笔到位,如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虽数字一墨而笔意连贯。行草所谓"一笔书",当如怀素《自叙帖》,墨色由润而枯,自然成章。

四曰布白生妙。留白非空白,实乃"计白当黑"之要义。邓石如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此中豁然开朗之境,恰似摩诘诗画,空处皆有妙意。观八大山人书作,尤得此中三昧。

五曰中侧相成。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二者如阴阳和合。山谷道人论书:"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中侧之变,要在腕随心动。王铎大幅立轴,中侧并用,遂成磅礴之势。

六曰气韵生动。张怀瓘《书断》云:"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所谓一气呵成,非谓疾书,实指气脉贯通。颜真卿《争座位帖》看似随意,实乃"屋漏痕""锥画沙"之妙,皆由心气鼓荡所致。

七曰错落成章。此本于《周易》"参伍以变"之理。杨凝式《韭花帖》字距疏密相间,董其昌谓其"有晋人风度"。然错落非杂乱,要在乱中见整,如《石门颂》之天然成趣。

八曰笔墨通神。书道终极,归于"技进乎道"。傅山"宁拙毋巧"之论,实指返璞归真。八大晚年书作,以秃笔写胸中块垒,正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要之,书法之妙,在法度与性灵之间。孙过庭《书谱》云"智巧兼优,心手双畅",此八字可为诸法总纲。学者当于规矩中求变化,在法度内见性情,方得书中三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壬辰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八日亥時|(大暑) 2025/7/22/週二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