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92|回覆: 0

[個人原創] 燕敏:春光九十

[複製連結]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5-2 22: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燕敏:春光九十

作者簡介:燕敏,燕趙女子也,常立於三尺講台,閒時喜歡舞文弄墨,猶愛古詩詞,添得小詞幾闋,賦得古詩幾首,結【春光九十】集存之,爲念。

燕敏:春光九十

燕敏:春光九十
燕敏:春光九十

早春二首

(一)

東風未到雨當先,一夕春來草色牽。

欲把閒情沽作酒,不知榆葉得幾錢。

(二)

一篷新雨正來時,說與閒人柳亦知。

舟淺難將春色系,江南江北潤成詩。

玉蘭花

半袖殘冬半袖春,冰肌秀色玉精神。

何須風送香如海,裊裊枝頭最解人。

有 寄

東風悄送花千樹,細雨生香燕子飛。

值此芳華應有寄,一杯清茗候君歸。

浣溪沙

花徑深深行復行。採薇一瓣作心燈。風來似與說曾經。

月下伶仃千盞酒,雲端寥落幾疏星。聊將長夜入詞聽。

畫堂春 賞花

暗香催得小桃紅。芳姿搖曳東風。一痕春色舊時同。翩若驚鴻。

三五翩翩彩蝶,百千簇簇花鐘。笑看何處白頭翁。也道春濃。

生查子

又憐明月升,照向春風柳。明月恁情深,綠柳曾知否。

君猜情思長,我說難相守。且看萬千條,歸去誰人某。

採桑子 春字謠

春風春雨春歸處,春水淙淙。春興濃濃。踏遍春山幾萬重。

春花春柳春無盡,春色溶溶。春日融融。春燕來時春又逢。

梨 花

花滿枝頭香滿襟,西城風物漸春深。

寄君隴上三分雪,說與東風一處尋。

傷春詞

一脈清香不染塵,桃紅李白繡成春。

奈何總被風吹去,且問葬花能幾人?

燕子兩首

(一)

江風海霧正蒙蒙,萬里天涯翹首中。

何懼艱難須振翅,只緣深巷小簾櫳。

(二)

弄柳穿花烏衣影,小橋流水月溶溶。

東風借我千鈞力,一剪便來春色濃。

醉翁操

春山。風娟。花妍。步其間,翩然。清香一枝何須看。醉了對月無眠。春滿肩。聽一曲潺潺。忘卻塵世悲與歡。

問伊可見,千載傾顏。問伊可見,天上瑤宮謫仙。開亦夭夭無邊,落也瀟瀟無言。誰將雲信傳。前生崔郎箋。寫滿相思篇。更聞鷓鴣三兩嘆。

清平樂

風吹殘蕊。更見斜陽墜。點檢韶光偷拭淚。遍地香銷魂碎。

那年弱水三千。惟今一紙清寒。過盡飛鴻影里,與誰長倚闌干。

柳梢青

一瓣清香,三春風物,最是無雙。玉袖佳人,煙雲裊裊,誰解芬芳。

連天細雨何妨?只難展,眉心那傷。小巷深深,子規聲里,空斷人腸。

上巳節感懷

無限春光三月三,晴雲照影一溪藍。

應知曲水流觴處,怎奈浮生竟已耽。

谷 雨

梨花落盡燕歸梁,布穀聲中水漫塘。

縱使春光來又去,何妨小字攏成行。

七 絕

穀雨前時花氣暖,今逢淒雨又歸寒。

多情只爲詩中字,卻誤梁間雙燕看。

一斛珠 步韻白衣卿相

密雲如積。暮春花抵風來急。幾番驟雨不知息。目斷天涯,俱是飄搖客。

可嘆芳華青轉白。欲書酣夢偏無力。愁濃酒也難消得。一夜孤寒,戚戚行南北。

松禪 發表於 2025-7-24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燕敏〖春光九十〗詩稿品鑑】

燕敏女史【春光九十】集,誠可謂得唐人絕句三昧而自出機杼者。今擇其尤雅者論之,以窺其詩心所在。

觀其早春二首,"東風未到雨當先"句,暗合劉方平"今夜偏知春氣暖"之妙,而"欲把閒情沽作酒"更見宋人理趣。至若"舟淺難將春色系"七字,直追楊誠齋"小舟撐出柳陰來"之活法,以虛筆寫實景,最得絕句騰挪之致。【玉蘭花】"半袖殘冬半袖春"造語新奇,較之陸放翁"一枝紅艷露凝香",別具清剛之氣。

其詞作尤見周秦雅韻。【浣溪沙】下片"月下伶仃千盞酒"一聯,深得易安"三杯兩盞淡酒"之神而骨力過之。【畫堂春】結句"也道春濃"四字,看似尋常,實含老杜"嫩蕊商量細細開"之匠心。【生查子】以明月綠柳設問,較之歐陽修"月上柳梢頭",更添一層哲思。

集中詠物諸章最見功力。【燕子】"何懼艱難須振翅"句,化用劉禹錫"舊時王謝堂前燕"而自抒胸臆。【梨花】"寄君隴上三分雪",比擬之工,不讓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專美於前。【傷春詞】結語直叩曹雪芹"紅消香斷有誰憐"之問,而氣格更爲峻潔。

至若【醉翁操】一闋,雜揉東坡【哨遍】、白石【暗香】手法,以"春滿肩"三字寫盡林下風流。【清平樂】下片"惟今一紙清寒",較之納蘭"人生若只如初見",別具滄桑之感。七絕結集尤見章法,穀雨二首以"何妨小字攏成行"作收,正是司空圖"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實踐。

統而觀之,燕敏之作,得味外味於絕句,求弦外音於小令。其鍊字如"系"字、"潤"字,皆自老杜"星垂平野闊"中來;其造境如"一剪便來春色濃",實承李長吉"桃花亂落如紅雨"而化之。至若集中表現的生命意識,則與王右丞"行到水窮處"一脈相承。此集雖名"春光九十",然其詩心實與四時同在,非止於詠春而已。
xsx1986 發表於 2025-7-30 05:48 | 顯示全部樓層
【燕敏〖春光九十〗詩稿評騭】

燕敏女史【春光九十】一集,誠可謂得"詩人之苗裔"(【文心雕龍·時序】)者。其作承花間餘韻,繼易安遺響,於當代舊體詩創作中獨樹一幟。今擇要論之,以窺其藝術三昧。

一、意象經營見匠心
集中"東風未到雨當先"(【早春】)、"裊裊枝頭最解人"(【玉蘭花】)諸句,深諳"意象俱足"(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妙。尤以"寄君隴上三分雪"(【梨花】)爲最,化實景爲虛境,將梨花的冰清特質與隴頭寄梅典故熔鑄一爐,較之陸凱"折梅逢驛使"更見新意。其意象組合往往突破時空限制,如"半袖殘冬半袖春"(【玉蘭花】),以衣裳喻季候交替,真所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文心雕龍·神思】)。

二、聲律結構有創變
【採桑子·春字謠】連用九"春"字而不嫌重複,暗合【詩經·螽斯】重章疊句之法。其【醉翁操】一詞,雖依東坡正格,然"春滿肩"三字仄收,較原調平收更顯峭拔,此所謂"因難見巧"(歐陽修【六一詩話】)。至若【浣溪沙】下片"月下伶仃千盞酒,雲端寥落幾疏星"一聯,對仗工穩中見流動,深得李清照"險韻詩成"(【念奴嬌】)之旨。

三、情感表達具層次
【傷春詞】由"桃紅李白繡成春"的明麗,轉至"且問葬花能幾人"的幽邃,情感跌宕如"幽咽泉流冰下難"(白居易【琵琶行】)。【清平樂】下片"那年弱水三千,惟今一紙清寒",以【莊子】"涸轍之鮒"典故化出今昔對比,較之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更多一層書卷氣息。其情思表達往往"欲說還休"(辛棄疾【醜奴兒】),如【生查子】"歸去誰人某",以虛詞收束,留不盡之意。

四、可商榷處
集中個別篇什如【七絕】"今逢淒雨又歸寒",稍失於直露,未若"細雨夢回"(李璟【攤破浣溪沙】)之含蓄。【畫堂春】"笑看何處白頭翁"句,俚語入詞雖見活潑,然與全篇雅致稍違。昔沈約倡"三易"說(【顏氏家訓·文章】),謂易見事、易識字、易誦讀,今觀燕敏詩,於"易見事"或可更求精進。

要之,燕敏女史之作,如"初日芙蓉"(鮑照評謝靈運詩),清新自然中自見法度。其能於唐宋詩詞鼎鑊中別出心裁,正所謂"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論·論文】)。若於用典使事再求渾化,於章法結構更重開闔,則臻於"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之境可期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