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87|回覆: 0

[音韻學] 聲律啟蒙: 三江(三)

[複製連結]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4-19 0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聲律啟蒙,三江,銖對兩

聲律啟蒙,三江,銖對兩

朗誦者:燕敏,燕趙女子,小學教師,喜歡文學創作,猶喜古詩詞。作品散見於各大微刊。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聲律啟蒙三 江(三)

銖對兩,只對雙①,華岳對湘江。
朝車對禁鼓,宿火對寒缸②。
青瑣闥,碧紗窗③,漢社對周邦④。
笙簫鳴細細,鐘鼓響摐摐⑤。
主簿棲鸞名有覽,治中展驥姓惟龐⑥。
蘇武牧羊,雪屢餐於北海;
莊周活鮒,水必決於西江⑦。

【注釋】

①(zhū)銖: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分之一兩爲一銖。

②朝:早晨。禁:古代晚上禁止在外邊行走,稱禁夜。此處引申指夜晚的意思。缸:【聲律啟蒙與詩詞格律詳解】寫作『(gāng)釭』,註解:『原文作「缸」疑誤,當作「釭」。釭,燈。參考前注。』

③青瑣:一種雕刻在門和窗上的用來作裝飾的青色連環狀花紋。闥:門,有時特指宮中的小門。

④社:社稷的簡稱。參見前注。

⑤摐摐:鐘聲。

⑥這是兩個典故。

上聯出自【後漢書•仇覽傳】。東漢仇覽(一名香,宇季智),先任蒲亭長,後任蒲縣主簿(均爲縣衙的低級官員),能用道德教化民眾,政績顯著。當時任考城令的王渙見到後說:荊棘之中並非鸞鳥鳳凰棲身的地方。並將自己一個月的俸祿送給他表示鼓勵。

下聯出自【三國志•蜀志】。三國時的龐統與諸葛亮齊名,做耒陽縣令卻治理不好一縣,被免了職。魯肅向劉備推薦說:龐統不是治理小縣的人才,至少讓他做個治中、別駕(均爲州一級行政長官的助理),才能施展他千里馬一樣的才幹。驥:千里馬。

⑦這是兩個典故。

上聯出自【漢書•蘇武傳】。蘇武爲西漢武帝時人,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曾臥冰吞雪,數日不死,後在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邊上牧羊,歷經艱辛,十九年後才回到西漢首都長安。

下聯出自【莊子•外物篇】中的一個寓言。莊子(名周)在路上遇到一條鮒魚被困在有少量水的車轍中,已經快要於死了。(fù)鮒魚向莊子求救,莊子說:我將要到吳越(今江浙一帶)去,到了以後,我一定修堤壩堵住西江,讓西江水倒漲過來救你。

興華 發表於 2025-6-4 11:43 | 顯示全部樓層
【聲律啟蒙·三江(三)】解詁

【聲律啟蒙】作爲傳統蒙學經典,其聲韻對仗之精妙,典故意象之豐贍,實爲童子習文之津梁。今就三江(三)章句,試爲訓釋。

一、聲律對仗析微
"銖對兩,只對雙"以度量單位相儷,"華岳對湘江"取五嶽三湘地理相偶,符合【文心雕龍】"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的自然對仗法則。"青瑣闥"與"碧紗窗"之對,不僅顏色(青/碧)、建築構件(闥/窗)工整,更暗含"雕甍繡檻"的宮室美學。鐘鼓"摐摐"之擬聲與笙簫"細細"之狀貌相對,可見【詩經】"喈喈""鏘鏘"遺韻。

二、典故意蘊發覆
主簿棲鸞典出【後漢書】,龐統展驥事載【三國志】,二者皆以"君子豹變"爲內核。仇覽之治蒲亭,可比【論語】"道之以德"的教化思想;龐士元非百里才,暗合【周易】"雲從龍,風從虎"的才位相配觀。蘇武餐雪與莊周活鮒之對尤具深意:前者見【漢書】忠貞之節,後者本【莊子】"涸轍之鮒"寓言。蘇武之"北海"與莊周之"西江",既成地理對仗,又構成現實困厄與理想救贖的隱喻結構。按【莊子】原文"激西江之水而迎子",此"西江"實指長江上游,與"北海"形成水系空間的完美呼應。

三、文字訓詁商兌
注文辨"缸""釭"之異極是。考【說文】:"釭,車轂中鐵也",後引申爲燈盞。李白"滅燭憐光滿"即用此義。而"缸"爲瓦器,與"寒"字搭配稍遜。然唐宋詩詞中已有"缸"代"釭"用例,如李商隱"燈青蘭膏歇",或爲當時俗寫,未可遽斷爲誤。至若"禁鼓"之"禁",注謂"夜禁"引申,實則【周禮】"掌夜時"早有宮禁制度,此特指宵禁報更之鼓,與"朝車"形成晨暮對舉。

此章對句之妙,在於將度量衡、地理、宮室、典章、人物等多元意象熔鑄於五字七字之中。其聲律如"摐摐"疊字之用,既合【詩經】重章復沓之遺響,復得杜工部"伐木丁丁山更幽"的聲韻效果。蒙童習之,非惟識字知典,更可涵泳中華文化之精微。昔顏之推雲"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此等蒙書,實乃潤身之玉屑也。
宇悠久久 發表於 2025-7-21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聲律啟蒙·三江(三)】析義與聲律探賾

【聲律啟蒙】作爲傳統蒙學經典,其價值不僅在於音韻訓蒙,更蘊含深厚的文化密碼。今觀三江(三)章,可見其對仗之精嚴、用典之深湛,實爲聲律美學與人文教化之典範。

一、聲律結構之精微
本段以"江"韻貫穿,採用"三三·七七"句式。"銖對兩,只對雙"以度量單位起興,通過"青瑣闥,碧紗窗"等宮室意象過渡,至"笙簫鳴細細,鐘鼓響摐摐"達至聲韻高潮。其中"細細"狀絲竹之幽微,"摐摐"擬鐘鼓之宏壯,疊字運用既合"重言"修辭古法,又暗合【詩經】"喈喈""鏘鏘"之聲律傳統。

二、典故意象之考辨
1. "主簿棲鸞"聯:
仇覽典出【後漢書】,王渙"荊棘非鸞鳳所棲"之喻,實化用【荀子】"君子居必擇鄉"的儒家處世觀。龐統典中"展驥"之說,源自【論語·憲問】"驥不稱其力",暗含"才當大用"的用人之道。兩典對舉,揭示"小大之辨"的哲學命題。

2. 尾聯比照:
蘇武"餐雪"與莊周"活鮒"形成絕妙對仗。前者見【漢書】載蘇武"齧雪咽旃"的史筆,展現儒家"守死善道"的氣節;後者出【莊子】"涸轍之鮒"寓言,"西江之水"的誇張修辭,恰體現道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超越精神。史實與寓言的並置,構成儒道思想的張力。

三、文字訓詁商兌
注釋中"缸""釭"之辨尤需注意。考【說文】:"釭,車轂中鐵也",本義非燈;而【廣韻】釋"缸"爲"瓨,長頸罌"。然漢晉以降,"金釭"確引申指燈盞,如班固【西都賦】"金釭銜璧"。故從聲律平仄論,"寒釭"(平平)正與"宿火"(仄仄)相對,作"釭"爲勝,當從【聲律啟蒙與詩詞格律詳解】校改。

四、蒙學教育啟示
此章通過"銖兩""雙只"等量詞啟蒙數理,借"華岳湘江"培養地理認知,更以典故傳遞價值觀。如郭禹含小朋友參與朗誦,正是傳統"口耳相授"教學法的現代延續。燕敏女士以教師身份傳播聲律,恰合【學記】"善歌者使人繼其聲"之教義。

要之,此篇短短八韻,卻融匯度量衡、宮室、禮樂、歷史、哲學等多維知識體系,充分體現傳統蒙學"小學明訓,大學明道"的教育智慧。讀者諷詠之際,當於抑揚頓挫中體會中華文化"聲成文,言有物"的深層肌理。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