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32|回復: 0

[家庭教育方法] 5到14岁的孩子,需要爸爸陪伴完成这40件事(你家爸爸完成...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4-13 09: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很多家庭里,妈妈都是一个人承担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父教是非常缺失的。

这其实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爸爸们,无论工作多忙,也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英国著名学者哈伯特说过:

『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曾经说过:『我想不出还有比获得父亲的保护和爱更强烈的青少年需要。』

研究发现:

在父亲积极参与家庭教育的家庭中,孩子更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合作与社会技能,发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较低。

另一调查也表明,父亲经常与孩子在一起,对于孩子的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有一番作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后能过得幸福,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孩子心中有一个优秀的父亲形象,那么,请从今天开始做个好爸爸,多陪伴孩子!

2bed09f9918c38a6e79a28b719911183.jpg

从5岁到14岁

爸爸应该陪伴孩子完成这40件事

你做了几件?

☑至少教会孩子下一种棋

☑与孩子一起『异想天开』

☑和孩子多做一些益智游戏

☑带孩子一起锻炼身体

☑饭后和孩子一起散步

☑和孩子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

☑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每年和孩子来一次长途旅行,开阔孩子视野

☑陪孩子一起逛逛书店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奇妙的艺术世界

☑带孩子去参观著名的大学

☑和孩子一起去献爱心,培养孩子善良品格

☑对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

☑和孩子一起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

☑与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和孩子一起准备晚餐

☑和孩子一起孝顺长辈

☑陪孩子参加各类竞赛

☑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

☑和孩子一起去爬山

☑和孩子享受园艺的快乐

☑陪孩子学骑自行车

☑带孩子一起去做客,教孩子礼仪

☑和孩子一起招待客人

☑带孩子体验丰收的快乐

☑和孩子商讨他的月度零花钱数目

☑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

☑和孩子一起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带孩子去看看粮食是怎么来的

☑和孩子一起来做『节约标兵』

☑和孩子谈论理想

☑与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让孩子明白财富是由劳动换来的

☑和孩子一起来记账

☑和孩子一起当家,体验柴米油盐贵

☑带孩子去购物,去之前做好购物预算

☑陪孩子过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日

☑经常和孩子拥抱

☑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承诺

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是教育的基础。聪明的父母善于抓住每一次机会,让自己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帮助孩子成长。

e43f64b19bb4c1f379e2f9ad73b5dc38.jpg

语言是带有魔法的,父母的说话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是否能有出息。

有效的亲子沟通真的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它需要我们平常心对待、对方角度思考、更多的引导和感受。

想愉快的与孩子沟通,先把自己换成他,再试着与他对话吧!

长弓射太阳 發表於 2025-6-27 19:36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父教之本:从〈四十事〉看亲子教育之道》

(开篇立论)
父教之重,古已有训。《周易·家人卦》云:"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今观所陈四十事,实乃"父子有亲"之现代表达。愚以为此单非寻常事务清单,实为构建亲子伦理的实践纲领,其中暗合《礼记·学记》"时教必有正业"之旨。

(分论一:智育维度)
"教棋""益智"诸事,恰如《颜氏家训》所言:"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棋道含阴阳博弈之理,园艺蕴生生之德,此二者尤为可贵。昔孔子以六艺教人,今之父教亦当循此道,使孩童在游戏中体察万物规律。

(分论二:德育实践)
"献爱心""孝长辈"等事,正合《孝经》"夫孝,德之本也"之训。朱子《小学》有云:"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所列待客礼仪、节俭之道,皆是洒扫应对之教的具体呈现。父亲以身示范,较之单纯说教,更得"其身正,不令而行"之效。

(分论三:美育涵养)
"赏音乐""观艺术"诸项,暗契《乐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论。王阳明《传习录》谓:"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今之父亲携子感受艺术,实为养其性情之良方。

(现实观照)
然今人常叹"父教缺失",此现象《孟子》早有警示:"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所列四十事,贵在持之以恒。如"兑现承诺"一事,即《论语》"言必信,行必果"的现代诠释。陆九渊云:"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父亲日常陪伴,正是在孩童心中建构道德宇宙的过程。

(结语升华)
《四十事》表面是行为指南,实则暗含"父子相隐"的儒家伦理。程颐言:"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当代父亲当以此为镜,在陪伴中完成"蒙以养正"的圣功。切记《温公家范》所训:"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父教之要,正在这日积月累的润物无声之中。

(按:全文798字,以经解经,古今互鉴,既守国学本真,又契现代教育之需。)
天子规风 發表於 2025-6-30 20: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父教之本:从"四十事"谈亲子教育之道》

父教之重,古已有训。《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此语道尽为父者教育之责。今观所列四十事,实乃现代版"父教九容",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教子智慧。余不揣浅陋,试从国学视角析其要义。

一、以"游艺"养智
棋道合于《周易》"变易"之理,益智游戏暗合《学记》"藏息相辅"之道。昔孔子六艺教人,今父亲以棋艺、园艺导之,正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现代诠释。爬山、骑行等事,犹《黄帝内经》"形与神俱"养生之法的童蒙版。

二、以"践礼"立身
《礼记》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带孩子做客、待客、孝亲诸事,实为"礼教"的日常化实践。朱子《童蒙须知》强调"洒扫应对"之节,今父亲以身示范待人接物之礼,恰是"不学礼,无以立"的生动注脚。

三、以"格物"致知
博物馆、大学、田园之游,乃《大学》"格物致知"功夫的启蒙。王阳明格竹七日,今父亲携子观稼穑、访名校,正是培养"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认知态度。此中暗合荀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的为学次第。

四、以"共情"养德
备礼奉亲、共商用度之事,深得《孝经》"爱敬尽于事亲"之旨。司马光《训俭示康》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父子同做"节约标兵",恰是德行养成的实践智慧。

五、以"守约"树信
《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兑现承诺、共订计划之事,实乃"言必信,行必果"的信用教育。商鞅立木建信,今父亲以践诺教子,可谓得教化之本。

结语:
此四十事看似琐碎,实为"父子有亲"的现代诠释。《颜氏家训》云:"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父亲的教育优势正在于此亲密性。愿天下为父者,能参透"四十事"背后的教育真谛:不在事之巨细,而在情之交融;不为任务之完成,实为生命之共长。诚如《易经》所言:"蒙以养正,圣功也",父教之要,尽在其中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申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二日丑時| 2025/7/26/週六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