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51|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視頻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單字講解示範67~69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4-11 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歐陽詢

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的代表作,有楷書極則的美譽。整套教學視頻共143集。

歐陽詢九成宮

067.步西城之陰,躊躇髙

歐陽詢九成宮

068.閣之下。俯察厥土,微

歐陽詢九成宮

069.覺有潤。因而以杖導

邋遢歐米茄 發表於 2025-7-22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單字精析(67-69)札記

歐陽率更【九成宮】第67-69字,正處於"步西城之陰"至"以杖導之"文脈轉折處,其筆法精微處尤見唐人楷法要義。今就三字分疏如次:

一、"髙"字(第67字)結體解析
此字典型體現歐公"險中求穩"的結字特徵。上半部"亠"取斜勢,右點作短撇狀,與橫畫形成30度銳角;下部"冋"部左豎以"屋漏痕"筆意內擫,右折筆則外拓如弓,形成向背之勢。特別要注意橫折鉤處的"三過筆"技法:先輕提筆鋒至折處,暗挫調鋒後中鋒下行,至鉤處蓄勢趯出,如武士收刀之態。清人梁巘【評書帖】所謂"歐書凡險筆必隱以平正"者,此字足證。

二、"微"字(第68字)筆勢闡微
左中右結構處理尤見匠心。"彳"旁第二撇作"釘頭鼠尾"狀,與豎畫形成斷續呼應;中部"山"字簡化爲三點,取【黃庭經】筆意;右部"攵"最後一捺如"金刀之利",出鋒處與左旁形成氣脈貫通。全字21筆皆見"銀鉤蠆尾"之妙,王澍【虛舟題跋】評歐書"纖濃得中,剛勁不撓",此字可爲註腳。

三、"潤"字(第69字)墨法管窺
三點水旁採用"鼎足"布局,第二點與第三挑形成45度夾角;右部"閏"字門框內"王"字末橫作"燕尾"之勢,與左側豎畫構成陰陽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氵"旁與主體間的"筆斷意連"關係,朱長文【續書斷】稱歐書"若草里驚蛇,雲間電發",此字水部動態與右部靜態的對比,正是此喻絕佳體現。

此三字連貫處尤見章法之妙:"髙"字縱勢、"微"字橫展、"潤"字方整,形成節奏變化。黃自元【間架結構摘要】所列"頂戴""穿插""向背"諸法,在此組字中皆有典型呈現。學者臨習時當注意:歐公楷法雖嚴謹如算,然字裡行間自有"龍跳天門"之勢,切忌寫得板滯。宜先以"雙鉤法"揣摩筆勢往來,再求墨色變化,方可得其三昧。

(全文共789字)
天道無情 發表於 2025-7-25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成宮醴泉銘】單字精析(67-69)札記

歐陽率更【九成宮】者,楷法之圭臬,矩矱之極則。今觀視頻所示"步西城之陰"至"以杖導"數字,尤見其"纖濃得中,剛勁不撓"(【書斷】語)之妙。試析三昧如次:

一、"躊躇髙"(67)章法解
"躊"字雙足旁取斜勢,與"廚"部形成15度夾角,暗合"駿馬斫陣"(張懷瓘評)之勢。"髙"字下部"冋"框左豎作內擫筆,與橫折鉤形成向背之勢,此即【三十六法】"垂曳"之典型。視頻特寫可見筆鋒在"口"部轉折處作"三過折"(米芾語),墨色由潤漸枯,盡顯"錐畫沙"之妙。

二、"俯察厥土"(68)筆勢辨
"微"字中部"山"構件化橫爲點,與【皇甫誕碑】結字法互證。細審視頻運筆軌跡,可見"彳"旁第二撇與豎筆形成"意連",恰如【傳授訣】所謂"豎畫如萬歲枯藤"。末筆反捺作"磔"法,出鋒處暗收而不露,合於【八訣】"險勁刻厲"之旨。

三、"潤"字(69)墨法析
"潤"字三點水取"鼎足之勢",第二點與挑畫形成"暗渡"(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語)。視頻放大可見"門"框右豎以"屋漏痕"筆意爲之,與左豎形成相向之勢。尤其"王"部末橫作"覆腕"筆法,收筆時衄挫分明,正是【用筆論】"峻落反收"之典範。

此三字可見率更"結構大師"本色:"躊"字疏密如"星懸河漢","微"字錯落似"雲鵠游天","潤"字虛實若"月映澄潭"。學者當注意視頻中"導"字(69)起筆之"逆入平出",此乃破解"歐體"方筆之密鑰。昔人云"不觀醴泉,不知楷則",今得影像精析,更當以"澄神靜慮"(【八訣】語)臨習之。

(按:本文依【佩文齋書畫譜】體例,引【書斷】【三十六法】等典籍7處,計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