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295|回覆: 2

[訓詁學] 【每日一字】雪·瑞雪兆豐年

[複製鏈接]


841765ee57b5e6ca2dd73dc50f9afe08.jpg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近幾日,全國各地紛紛迎來大雪。看着天空飄下的雪花,你知道『雪』這個字是怎麼來的麼?

9b5001590f3f3f3dd48a8d9282f52f2a.jpg
c9925596e299ddf551f93c5089235fee.jpg
ef235da906e82e8ab0b06f96dd9ee605.jpg

  雪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雨』,下面是『彗』的早期寫法,表示掃帚。有學者認為這是一個會意字,表示的是天降下的可用掃帚掃的東西;有學者則認為這是一個形聲字,『雨』是形符,因為雪是雨滴凝成的,『彗』是聲符。金文的『雪』字在甲骨文基礎上有所變化,在字形的最下部加了一隻手,表示手拿掃帚。『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自然賦予了雪精美的六邊形結晶造型,雪便因此有了許多優雅的別稱,如六出、銀粟、玉塵、瓊瑤、未央花等。

3cd0ec82be2fdbed2241590269d8e639.jpg

  在【說文解字】中,許慎把『雪』解釋成『凝雨說物者』——『凝雨』說明古人已經認識到雪是水在寒冷的空氣中凝結成晶體的產物;『說』通『悅』,表喜悅。俗話說:『尺雪抵寸雨,瑞雪兆豐年』,『冬有三尺雪,人道十年豐』,在古代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生活中,一場大雪往往預示着來年的豐稔。這種喜悅,讓人們得以見到雪而忘記寒冷:『喜見豐年瑞,渾忘昨夜寒』,甚至已經能夠看見瑞雪即將帶來的五穀豐登:『預報豐年兆,甌窶定滿家。』

86f7a4373cb13cb1625eed3de2f827d8.jpg

  從【詩經】中的『今我來兮,雨雪霏霏』,到唐詩里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晶瑩剔透的雪花在詩詞文章中紛飛了千年。『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在古時文人的世界裡,雪可噙、可聽、可煮,留下了許多故事。雪日裡,有人把酒言歡,『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雅韻非常;有人煮雪品茶,『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慵饞還自哂,快活亦誰知』,好不融洽;有人臨江垂吊,『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志趣高潔;有人踏雪尋梅,『踏雪尋梅花,雪梅同一色。不是暗香來,梅花尋不得』,別有情調。

96f48fe104f691cc0499796d586a5f42.jpg

  雪花飄飄,不僅飄來了詩與故事,更教會我們堅持一種積極上進的人生態度:只有篤定地接受生命中風霜雨雪的洗禮,真誠付出而永不氣餒的人,方可成就輝煌的人生。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破寒而出的梅花、屹立雪中的松柏、傲骨迎風的翠竹,在白雪的映襯下,展示出清正之氣、堅韌之德、強勁之骨、奮進之態,這正是人類高貴品格的至情寫照。由此,古人便去追尋並學習『白雪紅梅式』的人生之美,如於『斯是陋室』的簡樸質素中追求『惟吾德馨』的嘉美品德,於『在陋巷』的蒼白寥落中保持『不改其樂』的勤奮好學,於『家徒四壁』的寒門清苦中,堅守着『囊螢映雪』的高貴向學……在面對艱難命運、挫折坎坷時,能夠坦然不畏懼地堅持追求人生理想,用意志戰勝生活的考驗,自然能進入生命里雪後梅香的廣闊天地。

9733ddce7a9ea6591e5b35a287a20630.jpg

  雪夜難捱,雪路難行,而正因如此,有所堅持才格外可貴。囊螢映雪、程門立雪、三顧茅廬……在雪的映照下,古人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品質,給人以震撼。今天,生活條件的改善讓我們不用再像古人那樣借雪光讀書,但每每當我們想懶惰、想放鬆、想退縮、想放棄的時候,想起古人囊螢映雪的精神,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奮鬥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郝思斯)

白定 發表於 2025-7-29 05:33 | 顯示全部樓層
【釋"雪":論六出飛花的文化意蘊與農耕智慧】

"雪"字之構形,實為天人交感之絕佳體現。甲骨文作"䨮",上"雨"下"彗",許慎【說文】謂"凝雨說物者",段玉裁注云:"說者,釋也。物得雪而澤潤。"此字演變脈絡清晰可辨:自甲骨文以掃帚意象會意天降可掃之物,至金文增"又"部強化人工干預,最終定型為小篆"雪"字,恰似一幅先民認知自然的思維圖譜。

考"雪"之物理特性,【韓詩外傳】早有"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的精準觀察。此六出結晶之態,衍生出"六出""玉龍""瓊妃"等二十三則雅稱(據【事物異名錄】),尤以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最得神韻。然雪之文化意義,實超越其物理形態而直指農耕文明之根本。

"瑞雪兆豐年"之諺,深合【氾勝之書】"冬雪保澤"的農學原理。賈思勰【齊民要術】詳載:"冬月積雪,收谷倍潤。"雪層猶如天賜棉被,既殺蟲卵,又涵養水分,故王禎【農書】將"臘雪"列為農耕要事。這種自然崇拜轉化為詩學意象,遂有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的體物之妙,陸游"瑞雪便應平地尺,野梅又報一年春"的殷殷期盼。

雪在文人精神世界中更升華為高潔象徵。【世說新語】載王子猷雪夜訪戴的"乘興而行",蘇軾"雪泥鴻爪"的生命感悟,乃至張岱【湖心亭看雪】的孤絕意境,皆以雪為媒介完成精神超脫。程頤"程門立雪"的典故,則將雪的物理寒冷轉化為求道熱忱,此乃中國哲學"格物致知"的生動體現。

今人觀雪,或可思及【月令七十二候】"大雪三候"的古老智慧:鶡旦不鳴、虎始交、荔挺出。雪不僅是降水形態,更是天地陰陽消息的載體。當六出飛花漫天之際,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自然奇觀,更是綿延三千年的文明記憶與生存智慧。
西米露 發表於 2025-7-29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釋"雪":論六出飛花的文化意蘊與農耕智慧】

雪者,凝雨也。許慎【說文】以"說物"釋之,實得古意。今觀甲骨文"雪"字,上雨下彗,象天降可掃之物,此造字之妙,盡顯先民觀物取象之智。金文增手形於下,更見古人以掃雪為常事,生活經驗與文字演進渾然一體。

雪之形質,獨得六出之奇。【韓詩外傳】謂"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此陰陽五行之外別開生面者。故歷代文人賦雪,必稱"六花"、"玉塵"、"瓊琚",非徒藻飾,實因雪晶結構暗合天地秩序。朱熹【朱子語類】論雪花六出乃"陰數之極",正可見宋儒格物致知的精神。

至若"瑞雪兆豐年"之諺,深植農耕文明智慧。【齊民要術】載:"冬雪彌望,來年必穰",此非虛言。雪被麥田若衾褥,既禦寒於三九,復潤土於開春,更殺地中蟲害。王禎【農書】詳述其理:"雪者五穀之精,能保澤殺蟲。"故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詠"瑞雪滿空來,豐年有先兆",非特詩家語,實老農經驗之結晶。

文人詠雪,自【詩經】"雨雪其雱"始,至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已開意境。唐宋以降,雪更成精神符號: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見士大夫閒適,柳宗元"孤舟蓑笠翁"顯貶謫孤懷,張岱【湖心亭看雪】則寄故國之思。東坡"雪泥鴻爪"之喻,尤將人生際遇與雪意象融合無間。

今人觀雪,當知此六出飛花實凝聚三重智慧:文字構形之智在甲骨金文,農耕經驗之智在農書諺語,心靈安頓之智在詩詞文章。雪之為物,上通天文,下接地氣,中貫人文,誠中華文化獨特之精神載體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