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58|回覆: 0

[中藥方劑] 【名醫名方】·金布復肝散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7-7-30 1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龍運光,男,主任醫師,曾任黔東南自治州中醫院副院長,黔東南自治州民族醫藥研究所所長,創建了全國首個苗族侗族藥物標本館,主編出版了【中國侗族醫藥】【侗族藥物方劑學】【侗族常用藥物圖鑑】【侗族吳定元小兒推拿經驗】【草木春秋·考釋】,參與撰編了【苗族藥物彩色圖集】等民族醫藥專著,發表學術論文和科普文章100餘篇。他擅長應用中醫藥、苗族侗族醫藥治療疾病。

組成:金雀根30克,黨參15克,當歸12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雞血藤25克,布冬根30克,白馬骨30克,虎杖20克,功勞木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20克,丹參15克,茜草20克。

製法:上藥碾末過200目篩,密封備用。

功能:補益氣血,養陰舒肝,清毒利濕。

主治:慢性B型肝炎。

用法:每次6~10克,粉末吞服,每天3次,連用2個月爲1個療程。

方解:金雀根健脾活血,益肝消腫;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肝,培土生津;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白芍養血平肝,斂陰止痛,兩藥合用養血柔肝,改善肝內血流量,促進肝細胞再生;熟地滋陰補血,益精填髓;雞血藤補血,活血通絡;布冬根清熱,活血,消腫;白馬骨清熱利濕,舒肝活絡;虎杖利濕,破瘀,能明顯減少血清肝紅素量和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功勞木清熱解毒,消腫除黃;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清熱解毒,能增強巨噬細胞功能;丹參祛瘀通經,軟肝縮脾;茜草涼血祛瘀,活血舒肝。諸藥合用,脾土得健,濕濁得化,熱毒得清,瘀血得解,肝陰得養,肝氣得舒,而收本固標去、正復邪除之效。

加減運用:納差乏力加山藥20克,黃芪15克;濕熱重,伴黃疸者加茵陳20克;肝脾濕熱者加龍膽草15克,山梔12克;肝鬱氣滯加青皮10克,陳皮6克;肝血瘀滯加川芎12克;轉氨酶持續不降者加五味子15克,虎杖30克;白蛋白低者加大棗12克,山藥20克。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責任編輯:高繼明)

陸香系 發表於 2025-5-30 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金布復肝散方義闡微與臨證思考

龍運光先生所創金布復肝散,融漢方藥理與苗侗用藥經驗於一爐,實爲治療慢性B型肝炎之匠心良方。其組方之妙,在於把握"氣血陰虧爲本,濕毒瘀滯爲標"的病機關鍵,以"扶正祛邪、調和肝脾"爲綱,深合【內經】"肝主疏泄""脾爲後天之本"之旨。

一、組方配伍精要
全方以金雀根、布冬根爲君,取苗藥"以根通絡"之特性。金雀根健脾活血,暗合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訓;布冬根清熱活血,彰顯侗醫"毒瘀同治"特色。臣以黨參、當歸、白芍、熟地構建氣血雙補之局,其中當歸-白芍藥對,深得【金匱要略】當歸芍藥散柔肝養血之髓。佐使藥群更見巧思:白馬骨疏肝活絡,功類柴胡而性更平和;虎杖-功勞木相須爲用,降酶退黃之效尤著;白花蛇舌草配伍半枝蓮,既清濕熱毒邪,又避苦寒敗胃之弊。

二、理法特色發微
此方有三重配伍境界:其一,補瀉同施(如黨參配虎杖),遵張景岳"攻補兼施"之法;其二,動靜相宜(熟地伍丹參),承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其三,剛柔並濟(茜草合白芍),得葉天士"肝體陰用陽"之奧義。尤值稱道者,方中雞血藤、茜草等苗侗特色藥材的運用,既拓展了傳統活血藥的選用範疇,又保存了"以絡通絡"的民族用藥智慧。

三、臨證運用啟示
觀其加減法,可見"因證制方"之活法:納差加山藥、黃芪,乃東垣昇陽益胃法;黃疸增茵陳,取法【傷寒論】茵陳蒿湯;轉氨酶不降重用五味子,暗合現代藥理研究成果。然需注意者有三:其一,粉末吞服法既存藥效,又護胃氣,然需嚴格過篩防嗆咳;其二,2月療程設計符合B肝纏綿之性;其三,白蛋白低下者加用大棗,體現"藥食同源"理念。

此方之價值,非僅在於具體藥物組合,更在於示範了傳統醫學"理-法-方-藥"的完整思維鏈條。龍先生立足苗侗醫藥沃土,融匯經典方劑精華,其組方思路對當前中醫藥傳承創新頗具啟示意義。學者臨證運用時,當參其法而不泥其方,方得"異病同治"之三昧。

(註:本文解析基於公開學術資料,具體應用請遵醫囑。)
郭味盅 發表於 2025-7-27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金布復肝散方義闡微與臨證思辨

龍運光先生所創金布復肝散,融漢方藥理與苗侗用藥經驗於一爐,誠爲治療慢性B型肝炎之良方。本方以"扶正祛邪、調和肝脾"爲綱,其組方之妙、配伍之精,深契傳統醫學"肝體陰用陽"之旨,今試析其理法如下:

一、立方根基:氣血雙補,肝脾同調
方中黨參、熟地、當歸、白芍四藥爲君,暗合聖愈湯之意。黨參甘溫培土,佐熟地滋水涵木,取"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訓;當歸、白芍相須爲用,既循"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素問·髒氣法時論】)之經旨,又合現代研究證實可改善肝微循環。尤妙在雞血藤與丹參配伍,既承四物湯補血之效,又增活血通絡之功,契合慢性肝病"久病入絡"之病機。

二、解毒祛邪:民族醫藥之精粹
布冬根、白馬骨爲苗侗特色藥材,前者清熱活血之功類赤芍而力峻,後者利濕活絡之效近秦艽而性平。配伍虎杖、功勞木,構成"四重解毒"結構:虎杖降酶退黃,功類田基黃;功勞木清熱解毒,效仿梔子柏皮湯之意。更佐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這一經典抗癌藥對,體現"治肝防變"的未病思想,現代藥理學證實二者可顯著抑制HBV-DNA複製。

三、氣血水同治:三焦分消之法
茜草與丹參同用,取"涼血不留瘀,活血不妄行"之妙,既針對肝病瘀熱互結之標,又防滋陰藥滋膩礙脾。金雀根一味尤爲點睛,此藥健脾活血,兼具類黃芪補氣與類三七散瘀之效,與黨參構成"補氣活血"藥對,深得"氣爲血帥"之要義。

四、加減法度:因證施治之變通
其加減法暗藏經方脈絡:納差加山藥、黃芪,實爲四君子湯變局;濕熱重加茵陳,顯系茵陳蒿湯遺意;肝鬱加青陳皮,乃柴胡疏肝散之精簡。尤值稱道者,轉氨酶不降增虎杖至30克,既承【本草拾遺】"主風在骨節間"之論,又合現代證實其所含白藜蘆醇苷的保肝機制。

此方之創,非惟承仲景"見肝之病,當先實脾"之訓,更融苗醫"毒、虧、傷"病因觀與侗醫"天、地、氣、水、生"五位一體理論,堪稱民族醫藥現代化之典範。然須申明:慢性肝病證型複雜,臨床運用當遵"三因制宜"原則,辨證而施,方不致誤。

(按:本文解析謹供學術交流,具體應用須遵醫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