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72|回覆: 3

[成語典故] 雙管齊下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20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雙管齊下】相關人物

張璪[zǎo],官至檢校祠部員外郎。後坐事貶衡、忠兩州司馬。建中三年(782)作畫於長安,技法受王維水墨畫影響,人謂“南宗摩詰傳張璪”,創破墨法,工松石。

【雙管齊下】涵義

管:指筆。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一件事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或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雙管齊下】出處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乾,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雙管齊下】辨析

【雙管齊下】讀音:shuāng guǎn qí xià

【雙管齊下】近義詞:左右開弓

【雙管齊下】反義詞:另起爐灶

【雙管齊下歇後語】:大小號合奏——雙管齊下

【雙管齊下】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

【雙管齊下】造句

1、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一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我們一面修建台田,一面挑沙壓鹼,雙管齊下,經過幾年把幾百畝鹽鹼地治服了。

3、國際爭端,大都需要外交與政治兩種手段雙管齊下,才能解決。

4、實踐起來雙管齊下,一促進現有業務,二拓展新業務,增加收入。

5、相信只要以上雙管齊下,一個安全健康的電子商務環境指日可待。

6、學習書法可以毛筆字跟硬筆字雙管齊下一起練。

7、政治自由與物質進步必須雙管齊下

8、為了加速復原,醫生採用了藥物及復健雙管齊下的治療方法。

9、相信由你倆分頭去處理,雙管齊下,一定事半功倍。

10、張校長一手抓思想,一手抓教學,雙管齊下,把學校的工作搞得有聲有色。

【雙管齊下】成語典故:

唐朝人張璪,官為員外郎。不久,他從員外郎的地位降為衡州司馬。後來,他又被調為忠州司馬,在官場上很不得志。但是,他喜歡繪畫。而且畫得很好。他尤其擅長畫松石山水。他畫松樹時,總是雙手各握一支毛筆。他用一支筆畫新枝,另一支筆畫枯枝。用兩支筆畫出來的松樹,不論是新枝還是枯枝,都生動逼真。

人們喜歡他的畫,紛紛上門求索。大家稱讚他的畫為“神品”。他繪畫的方式,則被人們稱為“雙管齊下”。

【雙管齊下】成語接龍:

雙管齊下→下車伊始→始末原由→由衷之言→言提其耳→耳濡目擊→擊節稱賞→賞信罰明→明窗淨几→幾次三番→番來復去→去危就安→安忍無親→親上成親→親當矢石→石泐海枯→枯木發榮→榮華富貴→貴不可言→言談林藪→藪中荊曲→曲突移薪→薪桂米珠→珠箔銀屏→屏聲息氣→氣急敗喪→喪魂落魄→魄消魂散→散馬休牛→牛高馬大→大智大勇→勇猛精進→進可替不→不着疼熱→熱腸古道→道無拾遺→遺世絕俗→俗不可醫→醫時救弊→弊衣疏食→食親財黑→黑天白日→日鍛月煉→鍊石補天→天高日遠→遠年近歲→歲聿云暮→暮想朝思→思前想後→後起之秀→秀水明山→山搖地動→動地驚天→天空海闊→闊論高談→談過其實→實事求是→是非之心→心如止水→水長船高→高舉遠蹈→蹈人舊轍→轍亂旗靡→靡衣玉食→食少事繁→繁稱博引→引吭高歌→歌舞昇平→平地風波→波駭雲屬→屬人耳目→目瞪口歪→歪門邪道→道骨仙風→風雨連床→床頭金盡→盡其在我→我負子戴→戴天履地→地下修文

 
 樓主|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25-3-28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雙管齊下"之藝道相融】

"雙管齊下"典出唐代畫師張璪,此語非僅技法之謂,實含道藝相生之妙諦。考【圖畫見聞志】所載,張璪"手握雙管一時齊下",其"生枝"與"枯乾"並作,恰似【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具象呈現。破墨法中濃淡相破、枯潤互濟的辯證關係,正是道家"負陰抱陽"思想在藝術領域的精妙實踐。

張璪承王維南宗衣缽,其雙管技法突破"六法"常規,開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新境。生枝喻生機勃發,枯乾示蒼勁古拙,二者同構於尺素,恰如【文心雕龍】"誇飾有節,飾而不誣"的創作準則。這種"兼工帶寫"的表現方式,暗合儒家"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

今人用此成語,當知其三層深意:其一為技法層面的同步並進,其二乃思維層面的辯證統一,其三則達至"技進乎道"的化境。觀當代治理鹽鹼地之例,台田與壓鹼並舉,正是古人"知行相資"智慧的現代演繹。外交斡旋與政治協商並行,亦如張璪雙管之"勢凌風雨,氣傲煙霞",展現多元共生的處世哲學。

此成語歷千載而彌新,因其不僅承載着傳統書畫的美學密碼,更蘊藏着中華文明"和而不同"的處世智慧。
瓜田李下 發表於 2025-4-16 1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雙管齊下"的藝道雙修境界】

"雙管齊下"一典,出自唐末畫師張璪"手握雙管,一時齊下"的創作奇觀。宋人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所載"一為生枝,一為枯乾"的記載,不僅記錄了一種繪畫技法,更暗含中國藝術哲學中"陰陽相濟"的深層智慧。張璪以雙筆並運破墨法,實開南宗水墨先河,故有"南宗摩詰傳張璪"之譽。

考其技法本源,"雙管"之妙在於突破單線敘事的局限。左手寫生枝之潤澤,右手狀枯乾之蒼勁,二者在筆墨交錯間形成時空對話。這種"左右互搏"的創作方式,與【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哲學觀暗合。王維"水墨渲淡"的意境,經張璪雙筆並運的實踐,終發展出破墨法的技術體系。宋人米芾【畫史】評其"氣傲煙霞",正是對這種"兼得剛柔"藝術境界的準確概括。

作為方法論,"雙管齊下"在當代語境中衍生出三層要義:其一為技術層面的同步操作,如醫家"針藥並用";其二為策略層面的多維施策,若治國"德刑相濟";其三乃哲學層面的辯證統一,類莊子"道術相養"。觀其近義"左右開弓",僅得形似而失神韻;反義"另起爐灶",更顯單線思維之局限。

今人運用此道,當師古而不泥古。張璪雙管並握時,實以"意在筆先"統攝全局。現代管理所謂"多線程工作",若缺乏這種"一以貫之"的主軸,終將流於碎片化操作。故真正的"雙管齊下",必以"道器合一"為根本,如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貫之",在多元實施中保持價值同一性。

張璪官場失意而藝道精進的史實,恰印證【文心雕龍】"窮則獨善以垂文"之理。其雙管創造的不僅是技法革新,更樹立了文人"達則兼濟,窮則自修"的精神範式。今人追摹此道,當知"齊下"非指簡單疊加,而是如太極兩儀之相生,在矛盾統一中抵達新境。
佽飛 發表於 2025-4-29 18:3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雙管齊下"的藝道雙修境界】

張璪"雙管齊下"之藝事,實為唐人藝術哲學之精妙體現。考其本源,非僅技法之奇巧,實含道藝相生之深意。【歷代名畫記】載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八字真言,恰可解此雙管之奧義。

一管寫生枝,一管繪枯乾,此中暗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哲學。生枝顯造化之生機,枯乾見歲月之滄桑,張璪以雙手運化這對立統一之境,正是莊子所謂"道通為一"的藝術實踐。宋人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稱其"勢凌風雨,氣傲煙霞",實指畫家以雙管統攝天地之氣,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此法度之形成,與唐代禪宗興盛密切相關。王維首創破墨法,張璪承其衣缽而創雙管之法,皆受南宗"頓悟"思想影響。雙手同時作畫,恰如禪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修行方式,突破單線思維的局限。蘇軾評王維"畫中有詩",張璪此技亦可謂"畫中有禪"。

今人用此成語,多側重方法論層面,然細究其本,實含三重境界:技法層之"雙手運筆",認知層之"陰陽相濟",修為層之"物我兩忘"。觀張璪生平,雖仕途蹇滯,然其藝術成就反得"窮而後工",恰印證【文心雕龍】"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的創作規律。

當代運用此語,當知"雙管"非簡單並列,實為有機統一。如外交之剛柔相濟,治病之標本兼治,皆需把握對立要素之平衡。若失其要旨,則易淪為機械拼湊,反失"齊下"之本真。

張璪雙管遺韻,至今猶存。觀日本"雙手書道",西方現代派之多重繪畫,皆可見其影響。然終不若原典之渾融天成。故今人用此成語,當懷"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敬畏,方不負此千年藝道真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