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22|回復: 0

[快乐汉语] 透过『流行语』观察社会热点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6-6-15 1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日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廉』『互联网+』分别当选2015年度国内字、国内词,『恐』『反恐』则为国际字、国际词的当选者。在去年中国人的语言生活中,网络新语『争奇斗艳』,纷纷扬扬的『热词榜』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语言是存在之家』——新词热词折射社会热点

『廉』,堂之侧边,即房屋边棱,后引申为做人正直端方,为官清明不取。继2014年『反腐』领衔国内词后,『廉』再次以2015年国内字的头名折射出社会对廉政的持续关注。如果说反腐是对热点事件与趋势的描述,『廉』则直指对官德官风的本质要求,政风清朗成为老百姓的最大期许。

与『廉』相辉映的『互联网+』不仅高票当选国内词,更同时获选年度十大流行语和十大新词语。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杨尔弘分析:『「互联网+」创新了语言形式,它是汉语中第一个带有符号的词语,也诠释了国人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变革,延展了丰富的创新空间。』作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年度新词,『互联网+』以国家战略的意涵折射出社会对经济新动能的呼唤。

除『互联网+』外,在2015年的469条新词中,『众创空间』『获得感』『非首都功能』『网约车』『红通』『阅兵蓝』等使用频次较高。而在2015年十大流行语中,『抗战胜利70周年』『亚投行』『习马会』『屠呦呦』等榜上有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之家。』这些新词语和流行语记录了2015年新出现的事物、观念和状况,集中体现、反映了去年的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

『主要看气质』——网络语狂欢照进现实

一张风格诡异的歌手专辑照被调侃『主要看气质』,成为微博热点,而后演化为朋友圈中接龙发照片的游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决绝而诗意的辞职信引发一场仿效。线上的语言狂欢正照进现实生活之中。

〖报告〗显示,2015年的新兴网络语中,一部分全年保持较高频次,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才华』等。而『为国护盘』『你们城里人真会玩』『我想静静』等网络语仅仅大热一时,呈现阶段性流行的特征。杨尔弘认为,语言活力往往取决于背后存在的事件与情境,但现在语言游戏也是空前火热,能够持久的网络语少不了语言规律的支撑。

暨南大学教授郭熙表示:『网络语表现了语言生活中的创造力,学者并不排斥,但网络上的低俗词汇进入日常使用还是应该加以规范。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出口成「脏」说明了语言本身的销蚀。』〖报告〗显示,网络低俗词语的使用频次中,『屌丝』『尼玛』『逼格』位列前三,使用低俗词语的男性人数远高于女性,20岁到29岁人群使用频率最高。值得欣慰的是,2015年低俗网络词语的使用频次整体上低于2014年,呈现规范趋势。

『这是时代的编年史』——热词排行渐成风潮

2016年两会期间,有关媒体发布的全国两会『十大热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过去一年,各行各业的『热词榜』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道独特风景。据国家语委统计,去年各种『热词榜』有100余种,平均每3天就有一个。算上自媒体,排行榜则有400余种,平均每天都有1.3个『热词榜』发布。

『这些排行榜由专家、网友、搜索引擎等排成,是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产物,反映社会需求和思想认识的客观状态,是民风舆情与流行文化的镜鉴。』杨尔弘说。

『热词榜流行不是偶然的,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文明进程,这是我们时代的编年史。』郭熙认为,随着各分领域、分行业的热词榜日渐成熟,未来的研究者将有更充足的史料来理解我们这个时代。

随着各式排行榜层出不穷,热词榜会不会流俗?杨尔弘表示,词汇呈现了一个客观的角度,热词榜频出不过是顺应了媒体的传播方式。『不能否认行业会有自己的诉求,各领域也采用不同的数据,但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一个词到底热不热最终还是百姓说了算。』

(本报记者 刘博超)

cqyanxiaobo 發表於 2025-6-21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从年度字词管窥当代社会的语言镜像》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年度字词的遴选,实为观察社会变迁的绝佳棱镜。2015年"廉"字折桂,与2014年"反腐"一词遥相呼应,二者共同构成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语言注脚。"廉"字本义为堂屋侧边,《仪礼·乡饮酒礼》郑玄注云:"侧边曰廉",其引申为品行端方、为官清正之意,恰与《周礼·天官》"六廉"之说一脉相承。此字当选既彰显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复苏,更昭示民众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深切期待。

"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尤具深意。这个首度将数学符号纳入构词法的汉语新词,其创新性不亚于甲骨文时代"车""舟"等象形字的造字智慧。杨尔弘教授指出的"语言形式创新",实为汉语应对技术革命的适应性演变。从《周易》"穷则变,变则通"的古老智慧,到今日"互联网+"催生的众创空间、网约车等469条新词,语言系统正以惊人的活力记录着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网络语的狂欢现象更值得从语言学角度审视。"主要看气质"的病毒式传播,暗合《文心雕龙》"谐隐"篇所载的民间谲辞传统;"世界那么大"的集体模仿,则再现了《诗经》"比兴"手法在现代社交媒体的变奏。郭熙教授提及的"语言创造力",本质上延续了汉语"依类象形"的生成机制——当"颜值""脑洞"等新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时,我们看到的正是《说文解字》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造字原则的当代演绎。

然而语言狂欢亦需警惕"过犹不及"。《论语》有云:"辞达而已矣",网络语中诸如"屌丝""逼格"等粗鄙化表达,显然有违《礼记·少仪》"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的训诫。语言学家赵元任曾言:"语言是社会的镜子,但更应是文化的过滤器",那些缺乏文化积淀的戏谑之词,终究难逃《颜氏家训》所言"言词鄙陋,不足采录"的命运。

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之家"的命题,在年度字词评选中获得生动诠释。从"廉"字的道德召唤到"互联网+"的技术叙事,从网络俚语的集体创作到国际热词的全球视野,汉语正以惊人的包容性构建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提醒我们:对待语言现象,既要有《广雅》编者张揖"网罗古今"的胸襟,更需保持《尔雅》"释古今之异言"的学术自觉。唯有如此,方能在语言狂欢中守护文明薪火,于词汇更迭间传承文化基因。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九日巳時| 2025/7/3/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