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104|回覆: 0

[氣功] 【醫學衷中參西錄】氣功內容簡介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5-12-28 15: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為河北鹽山近代名醫張錫純所著。此書內容豐富,流傳甚廣,頗受醫界稱道與推崇。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張氏對的研究也造詣頗深,書中涉及氣功內容的有八篇之多,對氣功的論述自成一格,精妙透徹。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書也是一部寶貴的氣功學文獻。

【醫學衷中參西錄】分一、二、三冊,共七期三十卷。其中,【元氣詮】,【論醫士當用靜坐之功以悟哲學】,【醫學宜參看丹經論】、【論哲學與醫學之關係】、【治遺精運氣法】等均屬氣功範疇,論述了氣功理論和運用氣功方法養生療疾等有關內容,現簡要介紹如下:

在氣功養生方面,書中論述道:『凡人之享天年者,下元必常溫暖,氣血必常充足;人之神明因又由腦至心,更可以誠導之而行於全身。是以內煉家有凝神入氣穴之語。誠以謂志能帥氣,即神能帥氣;神明照臨之處,即真氣凝集之處,神氣充足,丹田溫暖,壽命之根自然壯固;神明之功何其弘哉。』這裏,張氏高度評價了氣功對長壽之作用。書中又詳細介紹了道家的『采陽生』功夫:於『睡眠之際,偶然之覺,宜急披衣坐起,先急呼氣數口.繼徐呼氣數口,又繼則徐而且長,細細呼氣數口。且當呼氣外出之時,宜將心中識神,注意下降,與腎氣相團結,呼氣外出之時,腎氣隨呼氣上升,自與下降之心神相遇,此道家所謂吸升呼降之功,亦即巽風倒吹之功,以收回元陽。』這些描述對氣功養生的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同時,書中根據中醫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的理論及長期練功實踐,對『呼降吸升』之理有一番精采的論述:『蓋心中元神,若必隨吸氣下降,則拘於跡象,久之則氣分必覺不順。惟呼氣外出之時,心中元神默默收斂,內氣下降,與腎中元氣會合渾融,不使隨呼氣外出,則息息歸根,存之又存而性命之根蒂自固也。』寥寥數語,透徹地闡述了練氣功時意識與呼吸配合要領之奧旨。

書中對氣功本質也有新釋妙論。在【元氣詮】一文中指出:『夫地之中心有磁氣,所以斂吸全球之氣化,磁氣即地之元氣也。人身一小天地,由斯知人之元氣,即天地間之磁類也。……其氣不但無形且無質(空氣扇之成風,電氣阻以玻璃,是皆有質之驗。惟磁氣無質,觸處透達,追元氣似磁氣,故亦無質)。』這段闡述與『人體是一個巨系統,並與宇宙密不可分』的現代認識何其相似!這裏還第一次提出了『氣』是—種無形無質的東西,與其他物質有着本質的區別。考慮到張氏所處的年代,有此種認識確是很不易的了。
袁侍占 發表於 2025-7-28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醫學衷中參西錄】氣功思想發微

張錫純先生【醫學衷中參西錄】向以"衷中參西"之旨著稱醫林,然其氣功論述實為書中精微所在。今觀所述八篇氣功專論,非但承【內經】【黃庭】之奧義,更融會儒釋道三家靜坐法要,於傳統丹道理論尤多創見,誠為近代醫學史中不可多得之氣功文獻。

張氏氣功理論之核心,在於"神氣互化"與"心腎交濟"二端。其論丹田溫養之法云:"神明照臨之處,即真氣凝集之處",此語直指【周易參同契】"太陽流珠,常欲去人"之秘。所謂"凝神入氣穴",實脫胎於呂祖【太乙金華宗旨】"回光守中"之說,然張氏以醫家解剖知識釋之,謂"神明由腦至心",將丹道"泥丸宮"與西醫腦髓學說相印證,可謂善會通中西者。其論呼吸導引尤為精闢,析"吸升呼降"之理曰:"呼氣外出之時,心中元神默默收斂",此說與【莊子】"真人之息以踵"暗合,而較【雲笈七籤】"吐納六氣"之法更契醫理。

至若"元氣似磁氣"之喻,實為張氏最具開創性之見。考【元氣詮】以地磁擬人身元氣,既本於【黃帝內經】"人與天地相參"之說,又暗合現代生物電磁場理論。其謂元氣"無形無質"而能"觸處透達",較之張載【正蒙】"太虛即氣"論更近現代物理學場論思想。此種認識在清末西學東漸背景下,既堅守傳統氣論本質,又嘗試與新興科學對話,展現出非凡的理論勇氣。

書中所述"采陽生"功法,雖源自道家"活子時"理論,然張氏特重"識神下降與腎氣相團結"的操作細節,將玄奧的丹訣轉化為可驗證的生理體驗。這種"以醫解道"的詮釋路徑,使傳統內丹術褪去神秘色彩,成為可操作性極強的養生方法。其治遺精運氣法強調"息息歸根",實將李東垣"脾胃元氣論"與鍾呂丹法相結合,構成獨具特色的醫療氣功體系。

要言之,張錫純之氣功學說,既得傳統丹道精髓,復以醫學實證精神提純升華。其價值不僅在於保存了清末民初珍貴的氣功文獻,更開創了以現代醫學語言詮釋傳統修煉法門的先河。今日重讀這些論述,對於構建具有中醫特色的生命科學理論體系,仍具重要啟示意義。

(全文798字)
神魔鬼啖 發表於 2025-7-29 18:08 | 顯示全部樓層
【醫學衷中參西錄】氣功思想發微

張錫純先生【醫學衷中參西錄】向以融貫中西醫學著稱,然其書中所載八篇氣功專論,實為近代醫家系統闡述氣功理法之瑰寶。張氏以醫家視角參合丹道精髓,於氣功養生、療疾、機理三者皆有獨到創見,今試析其要旨如次。

一、氣功養生之樞要
張氏論養生首重"神氣相守",其【元氣詮】提出"凝神入氣穴"為內煉根本。此說直承【黃庭經】"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之旨,而更以醫理闡發:"神明照臨之處,即真氣凝集之處",將道家"守竅"之法與中醫心腎相交理論相印證。其論"采陽生"功夫時,尤重呼吸與神意配合之機微,強調呼氣時"心神下降與腎氣相團結",此即【周易參同契】"巽風導火"之現代表述,較傳統丹經更為明晰切實。

二、氣功療疾之創見
【治遺精運氣法】篇中,張氏突破傳統固精止泄之常法,提出"以動化靜"的調控理念:"當覺精將動時,速吸氣提至胸,即運此氣向後轉,經背脊上升至腦部",此乃將任督二脈循環理論與臨床急症處理相結合。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將氣功療法納入整體辨證體系,主張"氣機失調者調其息,神志不寧者安其意",體現"形神共調"的中醫整體觀。

三、氣功本質之新詮
張氏以"磁氣說"闡釋元氣本質,實為傳統氣論之重大突破。其在【元氣詮】中提出:"人之元氣即天地間之磁類",此論暗合現代生物電磁場理論,較同期西方"動物磁性說"更具科學性。其辨"氣"之特質為"無形無質而透達萬物",既區別於樸素唯物論之"精氣說",亦超越玄學之"神秘論",為傳統氣功理論向現代轉化提供了重要中介。

四、醫學氣功之方法論
張氏特別強調"醫士當用靜坐之功以悟哲學",此乃承襲【內經】"精神內守"之訓,而賦予新義:一則主張通過氣功實踐體悟陰陽變化之理,二則開創"實驗體證"之研究方法。其記錄練功時"氣分覺不順"等反應,實開現代氣功科研"主觀指標量化"之先河。

要之,張錫純之氣功思想,既恪守"心腎相交""呼吸歸根"等傳統要義,復以電磁現象類比氣機運行,體現"衷中參西"之學術特色。其價值不僅在於保存丹道秘法,更在於構建了傳統氣功向現代轉化的理論橋樑。今日重讀這些論述,於中醫氣功學之繼承發展,猶具重要啟示意義。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