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30|回覆: 0

[道學研究] 【列子】卷3周穆王詩解5中國禮義覺實夢妄覺夢兼樂豈可得邪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2-18 1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列子】卷3周穆王詩解5中國禮義覺實夢妄覺夢兼豈可得邪
題文詩:
西極南隅,有國不知,境界所接,名古莽國,
陰陽之氣,所不交故,寒暑辨;日月之光,
所不照故,晝夜,其民不食,不衣多眠,
五旬一覺,夢中,所爲者實,覺見者妄.
四海之,謂中央國,跨河南北,越岱東西,
萬有餘里,陰陽度審,一寒一暑;昏明分察,
一晝一夜,智愚,萬物滋殖,才藝多方,
君臣相臨,禮法相持,其所,不可稱計;
一覺一寐,以爲覺之,所爲者實,夢見者妄.
東極北隅,有國曰,阜落國其,土氣常寒,
日月餘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
草根木實,不知火食,剛悍,強弱相藉,
貴勝,不尚,多馳步,少休息,
常覺不眠.周之尹氏,大治,役者,
晨昏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而,使之彌勤,
晝則呻呼,即事夜則,昏憊熟寐.精神荒散,
昔昔夢爲,國君,人民上總,一國之事,
游燕宮觀,恣意所欲,其樂無比,覺則復役.
有慰,喻其勤者,役夫:人生百年,
晝夜各分,吾晝爲仆,苦則苦矣,夜爲人君,
其樂無比,何所怨哉?尹氏者,心營世事,
慮鍾家業,心形俱疲,夜亦昏憊,而寐昔昔,
夢爲人仆,趨走作役,無不爲也,數罵杖撻,
無不至也,啽囈呻呼,徹旦息焉.尹氏病之,
以訪其友.友曰,位足榮身,資財有餘,
勝人遠矣,夜夢爲仆,苦逸之復,數之常也,
若欲覺夢,而得,豈可得邪?尹氏聞言,
寬其役夫,之程減己,思慮之事,疾並少間.
【原文】

西極之南隅有國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國。陰陽之氣所不交 ,故寒暑亡辨①;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 92 所爲者實,覺之所見者妄。四海之齊謂中央之國②,跨河南北③,越岱東西④,萬有餘里。其陰陽之審度⑤,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⑥,故一晝一夜 。其民有智有愚。萬物滋殖,才藝多方。有君臣相臨,禮法相持,其所云爲不可稱計。一覺一寐,以爲覺之所爲者實,夢之所見者妄。東極之北隅有國阜落之國。其土氣常燠⑦,日月餘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木實,不知火食,性剛悍,強弱相藉⑧,貴勝而不尚義,多馳步,少休息,常覺而不眠。

【譯文】
最西方的南角有個國家,不知道與哪些國家接壤,名叫古莽之國。陰氣和陽氣不相交接,因而冬天與夏天沒有分別;太陽與月亮的光芒照耀不到,因而白天與黑夜沒有分別。那裡的百姓不吃飯、不穿衣,睡眠很多。五十天一醒,以夢中的所作所爲爲真實,以醒時的所見所聞力虛妄。四海的中央叫中國,橫跨大河南北,超越岱嶽東西,有一萬餘里見方。這裡的陰陽二氣的比例分明,因而一個時期寒冷,一個時期炎熱;昏暗與明亮的職分明確,因而一段時間是白天,一段時間是黑夜。這裡的百姓有的聰明,有的愚昧。萬物滋養繁殖,才藝多種多樣。有君主與臣民的互相抉助,用禮儀與法律來共同維持,他們的言論與作爲不可以數字統計。一段時間醒著,一段時間睡著,認爲醒時的所作所爲爲真實,以夢中的所見所聞爲虛妄。最東方的北角有個國家叫阜落之國。那裡的土地之氣非常寒冷,只能照到一點太陽與月亮的餘光。那裡的土地不長莊稼,老百姓只能吃草根與樹木的果實,並且不知道用火燒了以後再吃,性情剛強兇悍,強大的欺凌弱小的,崇尚勝利而不崇尚禮儀,跑步與走路的時間多,休息的時間少,經常醒著而不睡眠。
【注釋】

①亡辨——亡,無。辨,分別。
②齊——按周克昌說,齊通,引申爲中央、中心之義。
③河——黃河。
④岱——泰山的別名。
⑤審度——俞樾:『「審度」二字傳寫誤倒,本作「陰陽之度審」。下句云「其昏明之分察,故一晝一夜 」,度與分對,審與察對,以是明之。』度,程度,本文指陰陽二氣的比例。審,明悉。
⑥分察——分,(份),職分。察,明顯。
⑦燠—(郁),暖。觀下文『日月餘光之照』,當指太陽光線很弱的寒冷地區,故『燠』字恐有誤,當爲『寒』字之誤。
⑧藉——踐踏。欺凌。
【原文】
周之尹氏大治產,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①。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彌勤,晝則呻呼而即事,夜則昏憊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夢爲國君②,居人民之上,總一國之事,游燕宮觀③,恣意所欲,其樂無比。覺則復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晝夜各分④。吾晝爲仆虜,苦則苦矣,夜爲人君,其樂無比。何所怨哉?』尹氏心營世事,慮鍾家業⑤,心形俱疲,夜亦昏憊而寐,昔昔夢爲人仆,趨走作役,無不爲也,數罵杖撻,無不至也。眠中啽囈呻呼⑥,徹旦息焉。尹氏病之,以訪其友。友曰:『昔位足榮身,資財有餘,勝人遠矣。夜夢爲仆,苦逸之復,數之常也。若欲覺夢兼之,豈可得邪?』尹氏聞其友言,寬其役夫之程,減己思慮之事,疾並少間⑦。【譯文】
周朝有個姓尹的人大力添置家產,在他手下服役的人從清晨到黃昏都不得休息。有個老役夫的筋力已經消耗乾淨了,仍然不停地被使喚,白天呻吟呼喊著幹活,黑夜昏沉疲憊地熟睡。由於精神恍惚散漫,每天夜裡都夢見自己當了國君,地位在百姓之上,總攬一國大事,在宮殿花園中遊玩飲宴,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快樂無比。醒來後繼續服役。有人安慰他過於勤苦,老役夫說:『人一生活一百年,白天與黑夜各有一半。我白天做奴僕,苦是苦了,但黑夜做國君,則快樂無比。有什麼可怨恨的呢?』姓尹的一心經營世間俗事,思慮集中在家業上,心靈與形體都很疲勞,黑夜也昏沉疲憊而睡,每天夜裡夢見自己當了奴僕,奔走服役,什麼活都干,挨罵挨打,什麼罪都受。睡眠中呻吟呼喊,一直到天亮才停止。姓尹的以此爲苦,便去詢問他的朋友。朋友說:『你的地位足以使你榮耀,你的財產用也用不完,超過別人很多很多了。黑夜夢見做了奴僕,這一苦一樂的循環往復,是一般的自然規律。你想在醒時與夢中都很快樂,怎麼能得到呢?』姓尹的聽了他朋友的話,便放寬了役夫所做的工程的期限,減少了自己苦心思慮的事情,他和役夫的苦也就都減輕了。
【注釋】
①趣——行動。趣役,服役。
②昔昔——昔,通『夕』。昔昔,夜夜。
③燕——通『宴』,宴飲。
④分——張湛註:『分,半也。』
⑤鍾——專注。
⑥啽囈——音 án,說夢話。
⑦少間——【釋文】:『少間,病差也。』

天子尖尖 發表於 2025-7-20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列子·周穆王】篇所載古莽國與中央國之辨,實爲道家"齊夢覺"哲學之精微闡發。此段文本以寓言體揭示認知相對性,其要義可分三層次解之:

一、時空認知之相對性
古莽國"陰陽不交,寒暑莫辨"的設定,暗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反向演繹。當陰陽二氣失其交感,則時空秩序隨之瓦解。此境居民"五旬一覺"的生命節律,恰與【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形成互文,揭示人類對時空的感知實受限於自身生物節律。中央國"晝夜有辨"的常態,反成特定參照系下的偶然現象。

二、價值判斷的本體論困境
"夢爲實而覺爲妄"的顛覆性認知,實爲對儒家禮義文明的根本性質疑。【淮南子·精神訓】言"覺與夢爭,其覺不勝",正與此呼應。列子通過兩套相反的價值坐標系,解構了"禮義"作爲絕對真理的預設。中央國所持的"覺實夢妄"觀,本質上與古莽國認知模式具有同等邏輯位階,此即【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的認識論延伸。

三、逍遙境界的不可通約性
末句"覺夢兼樂豈可得邪"的詰問,直指道家修行的終極困境。【莊子·大宗師】"且汝夢爲鳥而厲乎天,夢爲魚而沒於淵"的著名寓言,與此形成深刻對話。列子揭示的不僅是認知相對性,更是不同存在範式間的不可通約——古莽國的"長寐"與中央國的"禮義",實爲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態,其愉悅體驗無法相互轉化。

此段文本之深意,在於通過極端化的寓言設定,展現人類認知的有限性。其思想脈絡上承【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本體論懷疑,下啟郭象"物各性住"的獨化哲學。讀者當超越文字表相,領會其中對絕對真理觀的消解智慧,方得窺見道家"喪我""坐忘"之學的門徑。
cl15816 發表於 2025-7-26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列子·周穆王】第五章節所載古莽國與中央國之辨,實爲道家"齊夢覺"哲學之精微演繹。今就經義析論如次:

一、古莽國之夢覺觀
所謂"西極南隅"之國,乃寓言中陰陽未交、寒暑不辨的至陰之境。其民"五旬一覺"的特殊生命形態,恰與【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相呼應。列子揭示"夢中爲實,覺見爲妄"的認知方式,實指未受禮教薰染的自然狀態。此種"以寐爲正"的生存哲學,暗合【老子】"眾人昭昭,我獨昏昏"的玄德境界。

二、中央國禮義之辨
"四海之臍"的中央國,實喻華夏文明體系。【黃帝內經】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中央國寒暑有節、晝夜有序的時空觀,正是陰陽和合的禮樂象徵。其"一寐一覺"的日常節律,與【周禮】"以星分夜,以詔夜士"的時空管理制度深相契合。此處"覺實夢妄"之辨,非謂認知謬誤,乃強調禮義文明對自然狀態的升華。

三、覺夢兼樂之不可能
經文終極之問"豈可得邪",實指自然狀態與文明教化不可兼得。【周易·繫辭】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古莽國純任自然的道境與中央國人文化成的器界,恰構成形上形下之張力。列子借兩國對照,揭示【道德經】"大道廢,有仁義"的深刻悖論:覺夢各具其真,然一旦進入文明進程,原始渾沌之樂便永難復返。

要之,此章通過極富想像力的地理寓言,展開道家關於文明異化的核心思考。其價值不在考據地理,而在以空間差異喻指文化選擇的兩難。讀者當超越文字表相,體會其中"喪我於形"(【列子·天瑞】)的深層哲學意蘊,方不負先賢立言之苦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