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87|回覆: 1

[天文地理] 天文曆法基礎知識必知

  [複製連結]
凌殊 發表於 2019-6-8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物兩體』,氣的兩種運動方式。陰是氣『隱入』有形質物體;陽是氣從有形質物體中『釋放出來』,陰氣陽氣對等的出與入,才能算作是『一對』陰陽。

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與有形物質同在,相互不分離。

天地的呼吸,宇宙天體包括地體都有氣的隱入和釋出。氣是以地體為主導從諸天體釋放出來,同時又隱匿於諸天體之中;釋放出來又隱匿,循環往復運動着,化生化滅推動着世間萬物的運化。

  • 一、有陰氣就必須有陽氣,有氣陽就必須有陰氣;沒有陽氣也就沒有了陰氣,沒有了陰氣,陽氣就會消失。而且陽氣中有陰氣,陰氣中有陽氣。天地的存在是如此,天地之間萬物的存在也是如此。即:『一陰一陽之謂道』,氣的一消一長,一進一退即是道。
  • 二、變化無法測量。陰氣陽氣相互轉化無法測量,有形質物體的變化源自陰氣陽氣的相互轉化,可是這種轉化過程無法捕捉,只能在有形體物質的量變和質變中顯現出來。如植物的榮與枯,生物的生與死,都是因為陰氣陽氣相互轉化。但是在這些事物的生存過程中,陰氣陽氣的相互轉化是很難測定的,只有在這些事物的生長變化與更新換代過程中才能體現出來。 
  • 三、推動萬物化生化滅。有形物質變化的根源在於陽氣陰氣的相互作用。
  • 四、日日有變化,時時有推新——『日新之謂盛德』。每日更新的天地之氣無處不通,生而有生,不斷變化,才被稱作天地之氣隆盛。
  • 五、化生化滅,生化空間有界限。易學所研究的陰氣陽氣變化,既以整個天地為空間,也以天地之中某一特定地域的陰陽變化為空間,同時還以各種各樣的有形物質為空間。故而天文地理萬物萬象無所不包。

天氣清輕而明亮存於地體表面,地氣幽暗而重濁,在地體之內運行。出自天空的是天氣,來自於天體,出自地體的是地氣,來自地體。天氣下降為陰,地氣上升為陽。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是指萬物依靠陰氣而撫育陽氣,依靠陽氣而支撐陰氣。氣能夠和諧地在有形物質之中出入升降,才能有效地維持物質的生存與化滅。將老子的名言用現代漢語的修辭方法去釋義,自然是萬物背靠着陰而面向着陽,是指物體的陰面和陽面即是對立的統一了。如果這樣理解陰陽的內涵,那就大錯而特錯了。現今學術界有很多人也確實是經常錯上加錯的。如『陰陽的本義是山南山北、朝陽背陰之意……【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指的也是背陰而向陽;……』

五行是指氣的特點與五種根本屬性:木火土金水。因為有這五種根本屬性的氣,所以化生出來的物質不外乎這五種屬性。陰陽相互交接補益,五行才能合和。五行合和萬物才能化生。具備五種屬性的天地之氣,是在此消彼長、此長彼消的反覆運動之中化生出世間萬物的,而世間萬物的千變萬化又體現出天地之氣的五種根本屬性。陰陽五行不能脫離天地之中的有形物質,天地之中的有形物質也無法脫離陰陽五行。五大行星運行在天地之中因五行而命名,五星與五行有關聯但不能相互替代。

這樣表達有問題,不是種子也有出入升降,而是氣在種子裏進行氣化。不是每種事物都具備陰陽的不同屬性,而是只有『氣』才備陰陽的屬性。只有『氣』才是『一物兩體——同一種物質,兩種體態——可以由陰轉變為陽,由陽轉變為陰!其它任何物質都沒有這一屬性!

一是天氣下降的時段,二是地氣上升的時段,三是天地之氣作用於萬物的時段。

天氣地氣人氣,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人氣』就是天地之氣作用到人體的時段。

天地的氣數。數一至九,其根據是『氣』的數目,『氣』的數目即『氣』的運行時段。【周髀算經】。東漢趙爽(字君卿)在為【周牌】所作的注中說:物質有圓方,圓是指吐氣,方是指含氣。『圓方』是指地體自身的呼氣與吸氣,即地體依靠自身的吐氣與含氣,維持自身己的生命活力。

天文曆法-河圖洛書

天文曆法-河圖洛書

數有奇數(陽)偶(陰)數。天動(吐氣)為圓,其數為奇數(一、三、五、七、九);地靜(含氣)為方,其數為偶數(二、四、六、八、十)。奇數、偶數是與陽氣運行時段、陰氣運行時段,直接對應的,不是指天與地的形狀是方的還是圓的。

天地呼吸的抽象之象。

『爻也者,效天下動者也』,意思是『爻』字的象形,是仿效天下『永恆運動着的事物』。『永恆運動着的事物』,是指『氣』的運動。即天地之氣的『隱入』和『釋出』。

天文曆法-太極圖

天文曆法-太極圖

『雙魚圖』——左側的『白色』代表『陽』;右側的『黑色』代表『陰』。 『白色』中的一點『黑色』代表『陽中有陰』; 黑色中的一點『白色』代表『陰中有陽』。『白色』由北到南逐漸增多,展示了陽氣從冬至——立春開始一直到夏至逐漸增多並達到極盛;『黑色』由南到北逐漸增多,展示了陰氣從夏至——立秋開始一直到冬至逐漸增多並達到極盛。『卦』反映的是陰陽的幽深玄妙之象。陰爻陽爻相間取象於天地陰陽之氣比例的多與少或者少與多,『震』開始與陰氣相交接而生陽氣,自『震』到『兌』再到『乾』而陽氣到達極盛,陽氣盛極於在南的方位;『巽』開始消亡陽氣而生陰氣,自『巽』到『艮』再到『坤』而陰氣達到極盛,陰氣盛極於在北的方位。

劉國強 發表於 2019-6-8 19:3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地旋攬而不動,江河競技而不流。為天地立新,為生靈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
魏柳 發表於 2025-7-17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陰陽二氣之體用與天文曆法之本源】

"一陰一陽之謂道"者,非僅指事物之兩面,實乃宇宙運化之樞機。今就陰陽二氣與曆法之要義,申而論之:

一、陰陽體用論
陰陽非對立之概念,實為"一氣之消息"。張載【正蒙】云:"一物兩體,氣也",正謂此理。陽氣之升發若春木夏火,陰氣之斂藏似秋金冬水,而土居中央以運四時。曆法之設,本乎日月運行,日行一度為陽之顯,月行十三度為陰之微,二者參伍錯綜而成歲功。

二、氣化流行說
【黃帝內經】言"天氣下降,地氣上騰",此即曆法推算之根本。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萌,非憑空而設,實觀測日躔所得。二十四節氣之分,正在捕捉陰陽二氣消長之節點。如【周髀算經】所載晷影測量,乃"觀陰陽之變以正時"的實證。

三、五行運化觀
五行非五種物質,實為氣運之五種態勢。木火主生長為陽,金水主收藏為陰,土主運化。曆法中以甲丙戊庚壬配陽干,乙丁己辛癸配陰支,正是陰陽五行在時間維度上的展開。董仲舒【春秋繁露】謂"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此說最得要領。

四、曆法應用辨
【堯典】"曆象日月星辰",正是觀測陰陽之顯象。今人解"負陰抱陽",多執形跡而失神髓。實則【周易】"仰觀俯察"之法,乃通過天文觀測把握陰陽消息。如【大衍曆】推步之法,必先明"氣朔相求"之理,此即陰陽互根之實踐。

結語:
陰陽二氣之妙,在"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歷代聖王制歷,必本於"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尚書·堯典】),此正陰陽調燮之大用。今之研習天文曆法者,當知"推步之學"實為"窮理盡性"之事,非徒術數而已。明乎此,則知【周易】"與天地准"之旨,曆法"敬授人時"之義,皆在陰陽二氣之妙用也。

(全文798字,謹依傳統學術規範論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