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46|回覆: 1

[醫藥臨床] 黃褐斑如何治療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1-26 08: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原題 疏肝理氣、 活血化瘀法治療黃褐斑

孫某,女,38歲。2005年8月12日初診:面部兩顴發生淺黑色斑5年余。過去皮膚較好,自生育後逐漸發生色斑,初起面積較大,幾乎覆蓋整個面部,漸漸集中於兩顴部及鼻梁部,形態不規則,色澤較晦滯,作過若干皮膚保健,均無改善。自10年前,生產後月經量較少,一般3日後即乾淨,顏色較深,有少量血塊,白帶量較多,下腹有輕微滯痛,平素性格較爲急躁緊張。舌淡,有少量瘀斑,脈微弦澀,屬氣血不和之證,治療予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法。

處方:當歸12g,丹皮9g,丹參9g,薄荷9g,赤芍9g,制香附9g,葛根20g。5劑,水煎服,日分3次服。

治療經過:8月23號複診,述服上方4劑後月經來潮,量較上次略多,仍有少許血塊,顏色黑,行經4天乾淨,但經行時下腹疼痛明顯減輕,情緒也較前穩定,再予前方加菟絲子20g,蟬衣9g,繼服6劑後,面部黑色斑影明顯消退,按二診方加雞血藤30g,熟地25g,仙靈脾15g,服10劑。12月中旬來電話,稱服後感覺甚好,即自行主張,共服30餘劑,面部黑斑基本消退,臉色也較前光亮,且2個月來,月經量較多,已無血塊,下腹不痛,白帶正常,情緒也較過去平靜。

黃褐斑與月經情況大有關係,月經量少及有血塊者,或氣血虛不能榮於面,或血瘀不能榮於面,肝鬱氣血失和也不能上榮於面而致黃褐斑產生。本例氣血既虛且瘀,肝氣亦復瘀滯,故初以疏肝解瘀,養血和血爲主,繼之以益腎藥加入,此乃余治療黃褐斑常法,臨床療效較爲穩定。若血瘀較重,可加桃仁、紅花;若兼有濕而白帶較多,加車前子、萹蓄;菟絲子補腎益精,可去面部黑斑暗影,用量需稍重;蟬衣疏風清熱,上行頭面部去皮膚瘀滯之風熱濕邪,均爲余治黃褐斑所必用藥。

(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何苗 貴州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阿彌佗佛 發表於 2025-3-28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法治療黃褐斑案析

本案患者黃褐斑病程五年,病機屬肝鬱氣滯、血瘀絡阻,兼沖任失調。生育後月經量少、色暗有塊,結合舌脈,顯見氣血失和之象。肝主疏泄,郁則氣滯血瘀;沖任虛損,血不榮面,故斑現晦滯。治以疏肝解郁、活血調經,佐以升清透絡,切中病機。

首診方義:
當歸、丹參、赤芍:養血活血,調沖任而化瘀滯;
丹皮、香附:清肝鬱熱,理氣止痛;
薄荷、葛根:輕清升散,引藥上行頭面,兼疏風透邪。
藥後經量增、痛減,示氣血漸通,故二診加 菟絲子 補腎固沖, 蟬衣 祛風消斑,增強療效。

三診調整:
雞血藤、熟地:補血填精,改善血虛之本;
仙靈脾:溫腎助陽,激發氣血生化。
全方標本兼顧,肝脾腎同調,故斑消面潤,經帶復常。

按:黃褐斑雖現於皮,根在臟腑。本案從『郁、瘀、虛』論治,以疏肝爲樞,活血爲用,輔以補腎升清,體現『外病內治』思路。然患者自行久服30餘劑,雖效顯,卻需警惕過服活血藥耗氣之弊。臨床宜中病即止,後續可轉調補鞏固,方爲周全。

(字數:498)
xie4566 發表於 2025-7-25 0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從肝論治黃褐斑的理法方藥探析——兼評孫案治療思路】

黃褐斑一證,古稱"面塵""黧黑斑",其病機與肝、脾、腎三髒關係最爲密切。觀此案治療過程,深得"疏肝解郁、調和氣血"之旨,體現了中醫"有諸內者必形諸外"的整體觀。今就本案診治要義析之如下:

一、病機辨析
患者經產之後,陰血虧虛,肝失所養,氣機郁滯,故見月經量少色暗;肝鬱乘脾,帶脈失約,故白帶量多;氣血不能上榮於面,兼以瘀血內停,遂成褐斑。舌淡有瘀斑、脈弦澀,正是肝鬱血瘀之明證。此與【外科正宗】"黧黑斑者,水虧不能制火,血弱不能華肉"之論互爲印證。

二、方藥解析
初診方以丹梔逍遙散化裁:當歸、赤芍養血活血,丹皮、丹參涼血化瘀,香附疏肝解郁,薄荷輕清上行,葛根升發陽明之氣。尤妙在葛根一味,現代研究證實其含異黃酮成分,能改善面部微循環。二診加入菟絲子溫補腎陽,蟬衣宣散風熱,暗合"腎主黑色""肺主皮毛"之經旨。三診增熟地、仙靈脾補腎填精,雞血藤通絡活血,形成"疏肝-活血-補腎"的治療次第。

三、治療特色
1. 分期論治:先疏肝解郁治標,後補腎填精固本,符合"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
2. 氣血同調:以當歸、丹參等藥實現"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效。
3. 引經報使:蟬衣、葛根等藥具上行頭面之性,體現"藥物歸經"理論。

四、臨證啟示
1. 黃褐斑治療須重視月經情況,經血通暢則斑自消。
2. 疏肝藥物宜輕清,如薄荷、香附;活血藥當選溫和之品,如丹參、赤芍。
3. 後期必佐補腎,菟絲子、仙靈脾等藥能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

此案治療過程謹守病機,藥隨證轉,故獲良效。然需注意:若見舌紅少苔之陰虛火旺者,當去溫燥之品;便溏者慎用當歸;更年期患者宜加強滋腎柔肝。臨床運用仍需辨證施治,不可拘泥成方。

(按:本文所述治法乃針對特定證型,非通用方案。患者切勿自行用藥,須經專業醫師四診合參後處方。)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