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22|回復: 0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2-2-2 11: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生活中,宝宝的状况多多,有时动不动就哭,有时容易受惊吓,有时脾气暴躁。当宝宝有这些状况发生时,一定要第一时间了解原因在哪儿,找出原因才能解决问题。不要马上处罚宝宝,如此不但会引起宝宝的反感,不容易解决问题,更会破坏亲子关系。7 n. B: E+ \5 z- K7 t8 [
  脆弱易感伤――动不动就哭的宝宝
% T! O) z: p  Z& y. U  原因" g* {5 [9 M2 E1 q5 `5 I6 H
  1 情绪直接的表达工具:宝宝爱哭可能是因为这是他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宝宝而言,哭只是一种行为,它随着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而不断变化,宝宝在语言、认知、情感及人际社交上都还处在发展初期,没有太多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因此总是以哭来解决一切。
4 m9 ]& \2 C! C% W! J4 I# S% P; b  2 宝宝生病了,有不舒服的感觉。8 c: T- ?$ T( k8 s
  3 宝宝的睡眠被打扰了。  t& z9 x1 d3 K6 i
  4 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天气、衣物太紧、玩法太激烈等。" F; B$ g& n: i4 K9 o! j% j% S
  5其他原因:无聊、要求没有被满足等。
5 ?. E4 V8 C& T$ a1 @% H  你可以做的6 [; {1 l0 O- e  R4 Z, T% u
  1 探讨宝宝哭的原因,用理性的方式处理,跟宝宝好好说,宝宝听不懂就重复说,可配合肢体动作,他会明白你的意思的。如果宝宝哭着来找你,一定要放下手边的事情关注他出了什么问题。
% L6 l$ q3 R* _/ l) A+ c( ^  x  2 及时回应他,如抱抱他或用温柔的语调询问他。
! a, b$ A" D" q# x  3 带宝宝出去散散步。
  F8 g5 p( B3 P& j8 ~  4 给他奶嘴。, h2 m, N- w) |( i& J
  5 陪他玩玩具,或和他一起玩游戏。9 T3 N) w0 ?  k$ T# U
  6 给他吃点小零食,例如果冻、小饼干、糖果等(如果宝宝哭得严重,注意不可强迫喂食)。! K) p4 W6 s& U: d+ _+ _+ U
  胆小的精灵――容易受惊吓的宝宝
* O: a1 ]' J/ x' g% B& J/ O7 l8 v2 `  原因
3 N. x: H# x! I- W' c& K6 `  1 宝宝面对不熟悉的人和事物时。/ F0 a+ o) [6 _( _9 Q' h' l
  2 宝宝过于敏感。- |  L1 Z& r" c7 k: k: a. t
  3 宝宝情绪高度紧张
- t+ R2 h6 K9 @  你可以做的
! O$ t; `% A5 P; F' i8 \2 q; z( i  1 找出原因,看看是否是宝宝发现你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
8 S$ g' d: [/ R2 W  2 第一时间安抚他。2 Q9 N% V0 ?8 V' W6 g0 e
  3 如果宝宝因为跌倒而受到惊吓,大人不可也表现出惊吓的样子,不然会吓到宝宝。* t, L4 T+ G! [+ P! C
  4 尽量降低周围环境的音量。% C$ }' g& ?+ F6 y3 r, w
  5 限制来访的客人,让他习惯新面孔。1 o: T+ H! X, |# T
  只会说NO――脾气暴躁的宝宝- |2 h& k# Q6 c& ]4 s. p
  原因% _+ N1 X9 Y1 j4 B/ I: f1 h5 C5 H  N5 v5 ~
  1 是否家中常有人发脾气,让宝宝有样学样。. O% M  p: a! K! G, @
  2 家长过于溺爱宝宝。
9 u# J1 ]9 H" t) q6 s+ t: W0 i  你可以做的2 v1 s5 `" S0 P" U% \2 @
  1 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要发脾气,请先离开宝宝,不要在宝宝面前发脾气,这样可以减少对宝宝的影响。
: @; s/ K8 W! q# K. k$ t$ Y  2 先缓和宝宝的情绪,告诉他:“你生气没办法让我解决问题,等你不气了再来跟我说,我们再处理”。
  L, n& y9 G% ?# N: M: W4 A  3 不能威胁宝宝,例如告诉他:“你再发脾气我就打你!”
& ?" f% F; f: ]( L; g  4 不可变相处罚他,例如把宝宝一个人关进房间。4 Q; ~+ Z/ I! B# |
  5 给他一个拥抱。
0 Q8 Q: S) N! k8 P  6 如果宝宝要摔东西,告诉他:“你摔坏了就没有了。”
0 C  L! h- ~4 ~# @  7 照顾者每次在处理时要安抚宝宝,渐渐控制宝宝爱发脾气的个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