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华韵国学网 返回首頁

达性畅情的專欄 https://www.chinulture.com/blog-56369.html [收藏] [複製] [分享] [RSS]

日誌

刘向【说苑】卷10敬慎诗解10数典忘祖忘身而亡口是祸根君子慎言 ...

已有 265 次閱讀2022-7-6 16:17 |個人分類:刘向说苑

刘向说苑卷10敬慎诗解10数典忘祖忘身而亡口是祸根君子慎言

题文诗:

哀公问曰:忘之甚者,徙而忘妻,闻有诸乎?

孔子对曰:此非忘甚,忘之甚者,忘其身也.

哀公:可得闻欤?孔子对曰:夏桀.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不修禹道,毁坏辟法,

裂绝世祀,荒淫于乐,沈酗于酒,左师触龙,

谄谀不止,窺導其心,忠士折口,逃罪不言,

诛桀,而有其國.佞臣身死,,

同坛而居,此忘身者.哀公愀然,变色曰善!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

三缄其口,铭其背曰:古慎言人,戒之戒之!

多言也,多口多败;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

勿谓莫闻,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慎之,祸之根也;

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不得其死,

好胜,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

真情君子,知天下之,不可,后之下之,

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争.人皆趋彼,

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智,

与论;我虽尊高,人莫害我.江河之,

长百谷者,以其卑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戒之!孔子,谓弟子曰:此言,

虽鄙,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行身如此,之能,口遇祸哉!


  文】
  鲁哀公问孔子曰:『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乎?』孔子对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哀公曰:『可得闻与?』对曰:『昔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不修禹之道,毁坏辟法,裂绝世祀,荒淫于乐,沈酗于酒,其臣有左师触龙者,谄谀不止,汤诛桀,左师触龙者,身死,四支不同坛而居,此忘其身者也。』哀公愀然变色曰:『善!』

注释出自【孔子家语】卷13贤君

原文:哀公问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对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公曰:『可得而闻乎?』孔子曰:『昔者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忘其圣祖之道,坏其典法,废其世祀,荒于淫乐,耽湎于酒;佞臣谄谀,窥导其心;忠士折口,逃罪不言。天下诛桀而有其国,此谓忘其身之甚矣。』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有很健忘的人,在搬迁的时候,竟连自己的妻子也忘了,真有这样的事吗?

        孔子回答道:这还不算是很健忘的呢,还有更健忘的人,连他自身也忘了。

        哀公(听了很奇怪,会健忘到忘了自身?于是好奇地向夫子请)问:先生您能说给我听听么?

        孔子说:从前,夏朝亡国的桀,他享有天子的尊贵,拥有四海的财富,却丢弃了他的圣祖夏禹的道德,破坏了禹的典章制度,废弃夏朝世代的祭祀,过度地荒淫享乐,个人沉迷于酒色之中,阿谀的奸臣,便暗中窥察他心中的欲望,逢迎他的嗜好,使他更为堕落,忠直的臣子,为逃避无端的刑戮迫害,却封住了自己的口不敢劝谏,民不聊生,于是天下的人起而杀了他,夏朝也因此灭亡,这不是连他本身都忘失了吗?

【注释】

----[xǐ]迁移:祀[sì]---,祭无巳也。析言则祭无巳曰祀。从巳而释为无巳。此如治曰乱,祀,祭无已也。——【说文】  祀,国之大事也。湎----miǎn]:沉迷:窺---[kuī]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折--- [zhē]翻转,倒腾:折--- [zhé]断,弄断:返转,回转:损失:挫辱: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 [shé]断,亏损:


文】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口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注释出自:【孔子家语】卷11观周:

原文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1]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2]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3],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4],将寻斧柯[5]。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6]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7]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8],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9],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
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10]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

【译文】观周:

孔子在周国观览,进入周太祖后稷的庙内。庙堂右边台阶前有铜铸的人像,嘴被封了三层,还在像的背后刻着铭文:"这是古代说话谨慎的人。警戒啊!不要多言,多言多败;不要多事,多事多患。安乐时一定要警戒,不要做后悔的事。不要以为话多不会有什么伤害,祸患是长远的;不要以为话多没什么害处,祸患将是很大的;不要认为别人听不到,神在监视着你。初起的火苗不扑灭,变成熊熊大火怎么办?涓涓细流不堵塞,终将汇集为江河;长长的线不弄断,将有可能结成网;细小的枝条不剪掉,将来就要用斧砍。如能谨慎,是福的根源。口能造成什么伤害?是祸的大门。强横的人不得好死,争强好胜的人必定会遇到对手。盗贼憎恨物主,民众怨恨长官。君子知道天下的事不可事事争上,所以宁愿居下;知道不可居于众人之先,所以宁愿在后。温和谦恭谨慎修德,会使人仰慕;守住柔弱保持卑下,没人能够超越。人人都奔向那里,我独自守在这里;人人都在变动,我独自不移。智慧藏在心里,不向别人炫耀技艺;我虽然尊贵高尚,人们也不会害我。有谁能做到这样呢?江海虽然处于下游,却能容纳百川,因为它地势低下。上天不会亲近人,却能使人处在它的下面。要以此为戒啊!"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