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六韬》与《周易》内在关联:王道思想是内核(4)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2-8-4 00:44| 發佈者: 山東受學| 查看: 2041| 評論: 0|來自: 光明日报

摘要: 摘录杨朝明先生部分文段以说明之: 1、由于较早的《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周史六|》(颜师古注谓“即今之《六韬》也”)六篇后,有班固自注曰:“惠、襄之间。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所以不少学者对此书 ...

摘录杨朝明先生部分文段以说明之:

1、由于较早的《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周史六|》(颜师古注谓“即今之《六韬》也”)六篇后,有班固自注曰:“惠、襄之间。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所以不少学者对此书表示怀疑,认为它不过是作伪者依托太公,借重姜太公的大名而已。正因如此,关于《六韬》的作者才存有很大争论,自宋代疑古思潮肇端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学者们基本否定了《六韬》的可靠性。例如,宋代王应麟的《汉书艺文志考证》以为是战国孙、吴之后的谋臣策士所为,“《六韬》称太公,厥伪了然”,指出《六韬》是魏晋以后谈兵之士掇拾古兵书剩余而为;张萱《疑耀》认为今之所传《六韬》和《三略》一样,都是楚汉间好事者所补;黄震《日钞》同样以《六韬》为伪书,多掇拾众兵家之语而成;清代姚鼐《读〈司马法〉〈六韬〉》也以《六韬》系“缴取兵家之说,附之太公”;崔述的《丰镐考信录》则以为是秦汉间人所伪。

2、考古资料在结束学术的纷争中往往扮演著仲裁官的角色,有关《六w》成书的不正确的看法有的就是被新出材料所否决的。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墓葬中出土了部分《六韬》竹简,其中残存的内容与今本的《文韬》、《武韬》、《龙韬》中的相应篇章大多相合。据推断,该墓葬的时代为西汉前期,研究者认为具体年代不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即西元前一一八年。墓中随葬竹简的书写年代当然要早于墓葬的年代,竹简中并不避汉初几个皇帝的名讳,有“邦”、“恒”、“薄俺骸钡茸郑蠢矗窦蚴樾吹氖奔渥钔碛υ谖骱阂郧啊S纱耍切┧健读骸肺捍院笸忻鞯闹种炙捣ū惚恢っ魇谴砦蟮摹

3、无独有偶,就在银雀山西汉墓葬出土《六韬》的次年,又有河北定县四○号汉墓发现了被定名椤短返闹鳌>荼ǖ迹短饭卜⑾制庖蝗觯渲兄挥小吨温抑返热哪谌菁诮翊荆碛辛诖荆次醇狻4送猓杏邢嗟币徊糠旨怯小拔渫跷省薄疤弧钡募蛭模谌莶幻鳎挥械木渥踊蚱卧跆埔郧暗奈南姿肌!坝械乃党鲎浴读骸坊颉督鸸瘛罚械挠炙道醋浴兑醴贰4诱沓隼吹牟屑蚯榭隹矗短返钠Φ辈簧伲龅目峙乱膊簧伲簧偌蛏现患浚醇谌荨薄J肥槟柯贾兄嫉奶榻隙啵凹蛭木烤钩蓟蜓÷继哪囊恢只蚣钢质椋蓟鼓延谌范ā保碚呷衔凹蛭谋冉裉焖降挠泄靥榈哪谌菀岣坏枚啵惴旱枚唷薄

4、据研究,定县汉墓的年代约在西汉五凤三年(西元前五五年),它似乎有意与临沂银雀山汉墓相呼应,从而证实了汉、魏时代伪撰太公兵书说之不确。然而,《六韬》成在汉朝以前的什么时候,人们的看法仍然有不少分歧。

5、《群书治要》卷三十一所录《武韬》云:“太公曰:‘天下有地,贤者得之;天下有粟,贤者食之;天下有民,贤者牧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莫常有之,唯贤者取之。’文王曰:‘善!请铸之金版。’”这条材料虽不见于今传本的《六韬》,但在用字用词上,《群书治要》本与银雀山本较为接近,银雀山残简的《虎韬》部分,今见于《群书治要》而不见于今传本。所以,《群书治要》所引的这条材料应则当视为一条内证。

要之,杨先生认为“《六韬》与姜太公的密切联系是不容抹煞的”,如此,周文王所制《周易》卦名的王道思想与姜太公的思想有密切联系也是很容易就能想到的,文王所制卦名,恐与太公之教相关。这也说明了,《周易》卦名所体现出来的王道思想,才是《周易》原始的主题思想,是周文王以名系卦传之后世的训戒。卦辞与爻辞应该是在卦名主旨的统帅下逐步增益而成的。

(作者:乾坤客 原题:《六韬》与《周易》的内在思想比较 本文由国学复兴文化论坛供稿 刊载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来源:光明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