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年意大利經典設計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亮相了。600余件BVLGARI(寶格麗)珠寶、腕錶等展出,這是國博繼此前『LV藝術時空之旅』之後,又一次舉辦國際品牌展覽。 國家級博物館頻頻舉辦國際奢侈品牌展覽是否太商業化?面對此類質疑,國博表示,不管是LV還是寶格麗,都不要把它們簡單理解成一個商業品牌,因為它們都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具有藝術價值。國博辦展更側重的是其所帶來的歷史回顧和藝術層面交流。 現場 國博奢侈品展 收10元門票 參觀隊伍短一半 上午9時,國博門口已排起了長隊,參觀觀眾想按『慣例』領免費門票入場。但進入國博內來到寶格麗展覽前,觀眾被告知需購10元門票。『嗯?咋還需要花錢買門票啊。』不少人議論紛紛。 到了10時整寶格麗開展, 600余件『寶格麗』登陸國博 昨天上午,記者在國博北展廳看到,600余件寶格麗珠寶、腕錶等展出,還有1935年鉑金鑲鑽項梁頭飾、1950年優雅蝴蝶結耳環…… 『80後』觀眾孫穎健告訴記者,她在外企工作,自己並不是膚淺的喜歡奢侈品,而是想通過這些展覽了解品牌的歷史和文化。據了解,該展覽從今日起持續到 展出的部分展品來自寶格麗博物館,另一部分則來自私人收藏。這些展品曾先後在2009年5月於羅馬和2010年12月於巴黎舉行巡展,此次在北京的展覽是它們首次走出歐洲。此外,超過100件名貴珠寶是首次在全球亮相,同時還展示了一系列文獻資料,其中很多內容均是首次對外公佈,包括來自各個時期的設計圖紙及大量藝術家的珍貴圖片。 聲音 國博奢侈品展 支持:開闊眼界 體現文化包容性 如何看待國博辦奢侈品展呢?『在國博辦奢侈品展沒有什麼不好,不要想得太俗。』在一家藝術類雜誌社任主編的 國博裏有『古代展陳』,也有『復興之路』,還有『啟蒙的藝術』等藝術展事。從這樣的角度看,奢侈品展也羅列其中,既是開闊眼界的藝術交流活動,也體現了我國的文化包容性。 網上聲音 哈姆太郎的blog:從LV展到寶格麗展的商業模式,至少打破了傳統博物館的歷史單一性,奢侈品展很有設計感,值得一去。 twohappy小包子:奢侈品進國博,或許不必強論對錯,能讓更多人目睹美之集萃,總是賞心又悅目的好事。 HansSachs:非盈利組織可以搞創收,可反哺公益性展覽。 反對:奢侈品進國博 誰抬了身價 國博是一家什麼性質的博物館?它是弘揚人類文化歷史的展覽設施,而不是為商業品牌做推廣的平台。昨天上午,著名華裔藝術家、建築及藝術評論家、自由撰稿人方振寧表示,寶格麗展對人的虛榮心和奢華有着巨大的誘惑力,它與國家博物館應有的尊嚴不相符。 全世界的國家博物館都是非盈利機構,它的任何活動不能與商業有關,我對國博這樣的走向和趣味持懷疑態度。方振寧認為,國博應對奢侈品展覽把關。寶格麗的展出打着設計藝術展的標題,但更適合在工藝博物館展出。 網上聲音 高鵬(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應重視教育功能。現在很多父母每周帶孩子走進博物館和美術館培養審美,今天的國博,小孩子看完LV、BVLGARI會得到怎樣的教育?我理解國博舉辦奢侈品展,但不支持。 ・@兔主席(哈佛甘迺迪學院公共政策研究生任意):不是說BVLGARI的飾品沒有藝術性,但其終歸就是定量生產的高端消費商品。這種商業推銷性質明顯的展覽活動,我覺得只會使我們的國家博物館顯得非常的cheap。我不太相信大英博物館、羅浮宮會搞這種展覽。 萱尼詩:送走了LV,又來了寶格麗,下一個是愛瑪仕嗎?改擴建國博不會是為了展示這些奢侈品文化吧? 米子柚:國博和品牌聯姻,到底是誰抬了誰的身價?這種展覽再出色也僅代表了一個品牌的發家史,和國博應呈現給大眾的社會、歷史、文化的積澱相比,太過輕浮。 @令狐磊的雜誌發現室:中國還需要一家國家奢侈博物館,專門接活兒。 回應 國博奢侈品展 奢侈品都有歷史和藝術價值 據記者了解,三個月前,國博舉辦了『LV藝術時空之旅』展,並且一直持續到8月末才結束。剛剛告別LV,寶格麗立即又接上了茬,質疑聲也隨即而來。 如此頻繁舉辦奢侈品展是否使國博看上去太商業?國博相關負責人表示,不管是LV還是寶格麗,都不要把它們簡單地理解成一個商業品牌或標籤。如果僅僅從表面去理解奢侈品,那麼LV可能就是昂貴手提包的代名詞,寶格麗可能就是價值連城的珠寶。 而實際上,奢侈品之所以成為奢侈品,都有其歷史和藝術價值。在127年前,一位銀匠開始在意大利開拓他的事業,從此鑄造了寶格麗,它們都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國博辦展更側重的是其所帶來的歷史回顧和藝術層面的交流。 此外,國博副館長陳履生在之前舉行的『125年意大利經典設計藝術展』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來看,意大利的設計美學、製造工藝、品牌管理和產業發展經驗,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內容。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