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我國啟動新一輪搶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活動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4-6 00:00| 發布者: 南丘| 查看: 1607| 評論: 0|原作者: 蔡玉高|來自: 新華網

摘要: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 ( 倖存者 ) 口述史分會 4 日在中國南京成立,這標誌着中國啟動新一輪搶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的活動。   在當日的成立儀式上,『南京大屠殺 ( 倖存者 )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倖存者)口述史分會4日在中國南京成立,這標誌着中國啟動新一輪搶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的活動。

  在當日的成立儀式上,『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史調查首批項目課題小組』與首批受訪人員代表夏淑琴、常志強、張秀紅等簽署了【採訪協議書】。84歲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表示,她一定全力配合採訪人員,做好證言,『我要將我的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永遠留在世上。』老人說。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口述史是當年歷史最好的證言,也是對那些企圖否定歷史的日本右翼的最有力反駁。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表示,隨着時間的流逝,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人數越來越少,按照國際標準搶救證言格外重要。

  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近75年,當年的倖存者中最小的也有75周歲了,很多倖存者已經離開了人世。據朱成山介紹,根據紀念館掌握的信息,目前存活於世的倖存者僅剩200人左右,平均年齡超過80歲。

  朱成山表示,多年來,雖然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調查和採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對照國際口述史的相關學術規範和標準,差距仍很大,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與提高。為此,在與南京大屠殺史研究相關專家多次商議後,決定成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倖存者)口述史分會。

  在當天的成立儀式上,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揚州大學教授周新國受聘為分會的名譽會長。他說:『分會的成立,標誌着我們將按照國際標準,深度搶救倖存者證言。』

  記者獲悉,成立口述史分會後,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採訪調查工作將實現三大轉變:一是從過去只注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短線調查,向長線調查轉變,展現大歷史變革中的個人生活史,展現重大歷史事件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倖存者的全部人生歷程會帶給人們更多的反思。它將告訴人們,戰爭帶給世人的不只是一時的傷痛,而是會影響到受害者、經歷者的整個人生,從而更深層次地反映出侵略戰爭的罪惡。』朱成山說。

  二是從過去注重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證言的量的收集,轉向質的提高,集中精力,對重點受訪對象深入挖掘。

  三是按照國際口述史的模式,做到規範化、標準化,確保高質量完成此次口述史調查工作。

  19371213,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在此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南京城內30萬以上的無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日軍殘殺,並發生強姦事件兩萬多起,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築被毀,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南京遭到一場空前浩劫。

  多年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們忍受着侵略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傷痛,向世人講述當年侵華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並與那些企圖歪曲歷史的日本右翼分子不斷進行鬥爭。

  李秀英和夏淑琴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代表人物。其中,李秀英在被日軍連刺37刀的情況下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在62年之後對當年的戰爭罪犯提起訴訟,最終取得了勝利。雖然老人已經故去,但老人留下了『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的告誡讓人刻骨銘心。

  據了解,針對倖存者越來越少的現實,南京市從去年12月起便嘗試搶救倖存者證言。如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援助協會、南京市黨史協會和南京日報社,共同發起了『我的親人在南京大屠殺中』的徵文活動,面向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遺屬、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人,徵集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

  徵文活動得到了社會的熱烈響應。87歲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楊翠英表示,她要通過請人整理口述實錄的辦法參加徵文活動,向人們講述當年侵華日軍屠殺她父親、弟弟和舅舅等親人的悲慘經歷。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