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群及历代碑刻等有着较高的价值
今年5月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封市西南约10公里嵩山少室山南麓清凉峰下的清凉寺,寺内现存大量金、清时期的建筑、碑刻、壁画、彩绘。寺内现存金贞v四年《登封县重修清凉禅院记》碑云:“……父老相传以为基于秦晋,隆于隋唐、迄于宋末,盖千有余年矣……”由此可以得知,清凉寺历史悠久。见习记者 刘会宾 文/图 昨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清凉寺,从登封市至大金店镇行至崔坪村再往北,远远就可以望见高耸云端的清凉峰,清凉寺就坐落在清凉峰下。清凉寺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式灰筒瓦顶、砖石木结构,檐柱间施阑额,其上施一斗两升交蚂蚱头斗拱,前、后檐的明间和稍间均施两攒,共12攒,柱头不施斗拱,屋内用方砖平铺。 过山门,就是清凉寺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有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造,平面布局大体呈方形,内柱配置采用减柱造;内柱使用叉柱造,覆盆柱头和柱础;檐下施四铺作单下昂里转计心造斗拱一周,共24攒,梁架特点为彻上明造“六架椽屋,后乳蠖郧八拇笥萌柱”,梁架特点采用斗拱联结。 记者看到,寺内还存有《登封县重修清凉禅院记》、《清凉相禅师塔铭并引》、《重修清凉寺六祖庙碑记》等金、清时期的碑碣5品。其中高2.20米,宽0.82米,厚0.27米的《登封县重修清凉禅院记》碑云:“……父老相传以为基于秦晋,隆于隋唐、迄于宋末、盖千有余年矣,其间兴废不一……”时间为金贞v四年(1216年),但清凉寺究竟建于何时,后人无从考知,至今这还是个谜。 登封市文物局相关人员介绍,清凉寺寺院现存面积约3600平方米,除了金贞v四年(1216年)重建的大雄宝殿、清代建筑山门、东掖门、东顺山房等殿宇19间。现在所看到的西掖门、西顺山房、东西厢房、围墙等,是从2004年开始,登封市文物局在原址上按照清代制式重建的。 清凉寺的古代建筑群及历代碑刻等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寺内大殿是河南现存早期木构建筑的典范;寺院整个建筑集力学、美学、建筑学于一体,是中原地区古代建筑手法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原地区建筑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存金、清时期的建筑、碑刻、壁画,是研究中原佛教文化、绘画书法、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例证。 1965年12月20日,原登封县人民委员会公布清凉寺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3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清凉寺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清凉寺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8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清凉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今年5月份,清凉寺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郑州晚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