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被遗忘的大师 陈丹青:木心是我真正的精神导师(2)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3-8 18:14| 发布者: 家邻| 查看: 1551| 评论: 0|来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我一生的各个阶段,皆是错的” 木心晚年回到了故乡乌镇。木心昏迷的前两个月,贝聿铭的弟子去到乌镇,与他商议如何设计他的美术馆。木心笑说:“贝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 ...

“我一生的各个阶段,皆是错的”

木心晚年回到了故乡乌镇。木心昏迷的前两个月,贝聿铭的弟子去到乌镇,与他商议如何设计他的美术馆。木心笑说:“贝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这一席话,并不是他的谦辞,而是真实的情况。木心有惊世的才华和悟性,但却总是和时代逆行,以至于梁文道也不得不称他为一个彻底的局外人,因此和每一个时期的文学“主流”都截然不同。

木心的文字很“中国”,字里行间对中文的使用,几乎可以衔接古人。但是即使是五四时期,人们亦未曾见到与木心相似的文本。他对文学的研读和写作,一直有意和时代保持距离。木心和作家茅盾有远房的亲缘关系,据称14岁那年,木心在茅盾废弃的书房中发现文艺宝库,于是开始系统阅读西洋的哲学史。木心生于1927年的乌镇,因此幼年私塾中又深入习得中国古代经典。传奇的阅读经历,让他在“文革”开始前,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中西阅读,因此所有史料和哲学方法,总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但是,这样的幸运并没有伴随木心终生。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PrisonNotes》(《狱中笔记》),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着莫扎特与巴赫。他对艺术的热爱,超越了时代。

木心先生的传奇一生衔接了中国“文革”前到今日的文艺桥梁。他说:“文学是我的信仰,是这信仰使我渡过劫难。”

再次发现被遗忘的大师

1982年,木心定居美国。7年后,他认识了陈丹青等一众漂在纽约的华人艺术家。他和陈丹青的相识,本属偶然:在地铁上因为朋友介绍而认识,当时木心只知道陈丹青是搞工艺美术的。

过了小半年,陈丹青在报上读到木心的文字,非常惊讶,“(木心)推翻了我以前对当代文学的看法。以前我从来不看中国当代文学,看了木心之后我觉得我可以看当代文学了。”陈丹青立刻打电话给木心,随后见面。两个人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

因为不肯独享这份意外的喜悦,陈丹青和其他一些旅居在纽约的年轻人开始邀请木心为他们开设文学课程,如同散兵游勇般追随着一个清贫而隐居的艺术将领,一方面为了更直接地得到他们在内地未曾了解的文学世界,另一方面,则兼有接济木心经济生活的一份关爱。

木心的文学课,像是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木心带着学生,在精神和艺术的世界里做时空的徜徉,行过之处,有情有义。

相比中文世界,木心在海外已经比较早地被“重新发现”: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文,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哈佛与耶鲁的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时间是公允的,被遗忘的大师无论经历多久的隐姓埋名,也终会被人们再次发现,重新“出土”。(韩双娇 济南时报)


来源:中国新闻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