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集釋 程樹德
2025-05-16 05:14 來自 雲南的網友 發布@ 助手解惑
【論語集釋】爲近代學者程樹德(1877—1944)傾注十年心血所撰之巨著,集漢唐至清末二百餘家註疏,兼采日本學者之說,堪稱【論語】注釋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以下從學術背景、體例特點、思想價值及現代意義四方面展開分析,力求呈現其國學精髓。
---
一、學術背景:乾嘉樸學與經世致用的融合
程樹德生於清末民初,正值傳統經學向現代學術轉型之際。其治學路徑深受兩大傳統影響:
1. 乾嘉考據學根基
繼承戴震、段玉裁"以字通詞,以詞通道"的訓詁方法。如釋"學而時習之"(【學而】),先引【說文】"習,數飛也",再證以【禮記·月令】"鷹乃學習",揭示"習"字本義爲反覆實踐,破宋儒空談心性之弊。
2. 晚清經世思潮
書中特重顏元、李塨等"實學"派註解。如解"民可使由之"(【泰伯】),采焦循【論語補疏】之說,強調"聖人設教,必因人所利而利導之",體現教化當順應民情的實用主義立場。
---
二、體例創新:三維詮釋體系的構建
【集釋】創立"考異-音讀-集注"三級注釋體例,形成立體化解讀框架:
1. 考異校勘
廣校皇侃【論語義疏】、正平版【論語集解】等珍本。如【爲政】"
---
一、學術背景:乾嘉樸學與經世致用的融合
程樹德生於清末民初,正值傳統經學向現代學術轉型之際。其治學路徑深受兩大傳統影響:
1. 乾嘉考據學根基
繼承戴震、段玉裁"以字通詞,以詞通道"的訓詁方法。如釋"學而時習之"(【學而】),先引【說文】"習,數飛也",再證以【禮記·月令】"鷹乃學習",揭示"習"字本義爲反覆實踐,破宋儒空談心性之弊。
2. 晚清經世思潮
書中特重顏元、李塨等"實學"派註解。如解"民可使由之"(【泰伯】),采焦循【論語補疏】之說,強調"聖人設教,必因人所利而利導之",體現教化當順應民情的實用主義立場。
---
二、體例創新:三維詮釋體系的構建
【集釋】創立"考異-音讀-集注"三級注釋體例,形成立體化解讀框架:
1. 考異校勘
廣校皇侃【論語義疏】、正平版【論語集解】等珍本。如【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