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00

您有一張0.1元限時體驗卡,馬上領取獲得VIP尊享特權。

論語集解

2025-05-19 09:38 來自 北美地區的網友 發佈@ 助手解惑

【論語集解】作為中國經學史上的重要註疏文本,其學術價值與詮釋方法值得系統探討。本文將從版本源流、註疏特色、思想詮釋三個維度展開分析,並附以典型例證說明。

一、版本系統考辨
【論語集解】以何晏領銜的曹魏學者群體編撰為通行本,然其文本傳承實有更複雜的譜系:
1. 漢魏註疏融合本
- 包咸【論語章句】與馬融注的整合痕跡(如"學而時習之"章保留包氏"學者以時誦習"的解釋)
- 鄭玄注本異文的選擇性採納(【述而】"自行束脩以上"采鄭說釋為"年十五以上")

2. 唐代寫本系統
- 敦煌遺書P.3193號殘卷顯示唐代已有"集解"與皇侃【義疏】合抄本
- 正倉院藏唐寫本保留"子曰:參乎"章異文"一以貫之"作"一以行之"

二、詮釋方法論析
1. 訓詁學特徵
- 音義互證法:如【為政】"六十而耳順"注引鄭玄"耳聞其言知其微旨",以聲訓解"耳"為"邇"
- 制度考據:釋【八佾】"射不主皮"詳考周代鄉射禮用獸皮侯的典制

2. 玄學化闡釋
- "仁者安仁"注引王弼【周易注】"體仁足以長人",以本體論解道德範疇
- "吾道一以貫之"用"執一統眾"的玄學思維替代漢儒的忠恕說

三、經學思想發微
1. 政治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