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既是卜筮之書,更是哲學與宇宙觀的深刻體現。以下將從其歷史淵源、核心思想、結構體系、現代價值等方面展開專業分析,力求簡明扼要。
一、歷史淵源與成書背景
1. 三易源流
【周禮】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現存【周易】為周代集大成之作,其形成歷經:
- 伏羲畫卦(傳說)
- 文王演卦(【史記】載其演64卦於羑裏)
- 周公繫辭(【象】【彖】等)
- 孔子作【十翼】(存疑)
2. 考古佐證
殷墟甲骨文中的數字卦(張政烺釋讀)證明商周之際已存在數字占卜系統,與【周易】蓍草佔法有承繼關係。馬王堆帛書【周易】(前168年)與今本卦序差異,反映漢代以前的多元傳承。
二、核心思想體系
1. 陰陽辯證思維
- 爻象系統:陽爻(⚊)與陰爻(⚋)的二元編碼構成64卦的符號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