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集解】作為中國經學史上的重要註疏文本,其學術價值與詮釋方法值得系統探討。本文將從版本源流、註疏特色、思想詮釋三個維度展開分析,並附以典型例證說明。
一、版本系統考辨
【論語集解】以何晏領銜的曹魏學者群體編撰為通行本,然其文本傳承實有更複雜的譜系:
1. 漢魏註疏融合本
- 包咸【論語章句】與馬融注的整合痕跡(如"學而時習之"章保留包氏"學者以時誦習"的解釋)
- 鄭玄注本異文的選擇性採納(【述而】"自行束脩以上"采鄭說釋為"年十五以上")
2. 唐代寫本系統
- 敦煌遺書P.3193號殘卷顯示唐代已有"集解"與皇侃【義疏】合抄本
- 正倉院藏唐寫本保留"子曰:參乎"章異文"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