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00

您有一張0.1元限時體驗卡,馬上領取獲得VIP尊享特權。

资治通鉴

2025-5-12 10:02 來自 發佈 @ 助手解惑

《资治通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编年体通史巨著,由北宋司马光领衔编纂,历时十九年完成。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涵盖十六朝1362年史事,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宗旨,其史学价值与政治智慧至今仍具深刻启示。以下从编纂体系、核心思想、历史评价及现代启示四个维度展开专业分析。

一、编纂体系:结构严谨的编年体范式
1. 时间轴构建  
全书以年号为纲,采用"年经事纬"的编撰方式,严格按时间顺序排列史事。每卷首标帝王谥号、年号及干支纪年,重要事件均标注月份,形成精确的历史坐标系。如"汉纪·孝景皇帝下前三年冬十月"的体例,既保持时序连贯性,又突出关键节点。

2. 史料考辨方法  
编纂团队运用"丛目-长编-定稿"三级流程:先辑录所有相关史料(丛目),再考异删减形成初稿(长编),最终由司马光裁定成书。仅唐代部分就参考文献222种,对矛盾记载均作《考异》说明,如玄武门之变即比对《太宗实录》《旧唐书》
  • 最近查閱:

免責聲明:

本平台旨在開源共享精神,請勿發佈敏感信息,任何違法信息我們將移交公安機關;

上一篇: 尔雅

下一篇: 尚书吕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