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26|回復: 0

[中药大全] 人体上的止痛开关都有哪些?

[複製鏈接]
明林教育 發表於 2018-11-12 13: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人身体上的疼痛开关,人体止痛开关在哪里?

在我们身体上,

有一些天然的止痛开关,

疼痛时不妨试试这些止痛开关!

脖 子 痛

颈椎病、空调受凉导致的脖子痛、脖子僵硬,以及落枕、睡眠姿势不对导致的脖子疼,都可以通过按摩后溪穴来缓解脖子疼痛。

c96f0b3f639c73ca42080e21387723a0.jpg

通常人的手掌上有三条线:生命线、智慧线、感情线,后溪穴就在感情线的末端,握拳时会看到感情线末端有一个微微的突起,这就是后溪穴。

d8271083ac12bc156b46815c83b6f03c.gif

左边脖子疼时,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压右手的后溪穴,右边脖子疼用右手的大拇指按压左手的后溪穴,每次按压2-3分钟即可缓解脖子痛。

腰 痛

不小心把腰扭伤了,疼痛难忍时,可以按攒竹穴,能快速缓解腰痛。如果是腰肌劳损疼痛,除了按攒竹穴,还可以通过热敷来更好的缓解疼痛。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以及坐骨神经痛这两种类型的腰痛,建议就医处理,平时也可以多休息,做适当的锻炼,帮助恢复。

7ce839edba6aad1c13bcef91412f0e5e.jpg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凹陷处就是攒竹穴的位置。用指尖垂直点按两个眉头,同时慢慢活动腰部,过一会腰痛就会明显缓解。

头 痛

当出现神经性头痛或者感冒发烧引发的头痛时,可通过掐按印堂穴和太阳穴来缓解头痛。

9d99db2194797606976dfb45ba93dbf3.jpg

用手指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推至太阳穴,往返3~4遍;然后用五指拿法,即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在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从头顶到颈部,往返4~5次。

胃 痛

吃得不合适,或者精神压力大了,容易导致胃痛、胃胀不消化等脾胃问题,在用药效果也不太大时,可以通过按压足三里,来缓解疼痛。

足三里位于膝盖凹陷处下3寸,距离四指长处,是胃经的合穴,按揉这里能疏通胃气、和络止痛。

f7036791e2594061274a961ae07f1e51.jpg

胃痛时,让腿部肌肉放松,用食指按压这个穴位,边吐气边按摩,每6秒松开一次,如此反复按压10次,可以缓解胃痛,让胃更舒服。

牙 痛

ef5ac286cb2c27d5609b008ad7456387.jpg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命。

遇到要命的牙痛,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脸部的对应部位,并且可以按疼痛一侧的合谷、下关穴,时间约10分钟,不仅可以缓解牙痛,还能缓解口腔溃疡。

腹 痛

51f7e824f3b43579788c3560fb432a14.jpg

腹痛的病人,自己用掌根揉神阙穴10分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中医认为,揉、摩神阙穴能温通血脉,调和中下焦,疏通胃肠气,达到止痛的目的。

痛 经

761ec1d132fc669c453f4da7b6280e96.jpg

在人体的骶部,即臀部以上、腰部以下,有8个穴位,分别为左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合称『八髎穴』。

中医认为,痛经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需要通调气血、温经化淤。

取俯卧位,家人用掌根摩擦这个区域,达到透热的程度为宜,能够从外而内调理胞宫,起到止痛的目的。

腿 痛

0792c4eee2127626eacf79195a950716.jpg

人过了30岁,关节就开始退化,腰腿痛经常困扰着中老年人。通过按摩3个穴位,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按摩时,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3个穴位,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伸曲和旋转练习,能起到舒筋、活血、镇痛的功效。

提醒:『止痛开关』只是一种养身疗法,如果情况严重过或者疼痛难忍,还是请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

帅先帙式君 發表於 2025-7-6 03:40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人体腧穴止痛枢机》

按:人体经络腧穴乃气血运行之通路,内联脏腑,外络肢节。《黄帝内经》有云:"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今就常见疼痛之症,择要论述其对应腧穴调治之法,以彰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至理。

一、颈项强痛取后溪
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针灸甲乙经》载其主治"项不可顾,肩似拔,臑似折"。其位在手掌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处。此穴通督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故能调颈项部经气。按压时当以拇指指腹垂直施力,配合颈部缓慢旋转,使经气流通,则僵痛自解。

二、急性腰痛按攒竹
攒竹穴乃足太阳膀胱经要穴,《玉龙歌》谓:"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其定位在眉头凹陷中,睛明穴上方。足太阳经"抵腰中,入循膂",故点按此穴可激发膀胱经气,使腰部气血得调。操作时当以指尖垂直点按,同时嘱患者缓慢活动腰部,以引气至病所。

三、头痛眩晕调印堂
印堂为经外奇穴,位于两眉中间,《黄帝内经太素》称其为"上丹田"。其处督脉所过,督脉总督诸阳,故掐按此穴可清头目、镇头痛。配合太阳穴(属经外奇穴)及五指拿法,能疏通头部经络,尤宜于外感头痛及肝阳上亢之证。手法宜先推后拿,力度以得气为度。

四、胃脘不适取三里
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歌》云:"肚腹三里留。"其位于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此穴为强壮要穴,按之能健脾和胃、理气止痛。操作时当配合呼吸,呼气时按压,吸气时放松,如此可助胃气下降。若兼寒证,可加艾灸以温通经脉。

五、齿痛龈肿刺合谷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针灸大成》载其主"齿龋痛"。手阳明经入下齿中,其支脉贯颊,故上齿痛宜配内庭穴(足阳明经荥穴),下齿痛独取合谷即可。按压时当向第二掌骨方向用力,使酸胀感上传为佳。

结语:
上述诸法皆本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之旨。然需知腧穴止痛乃权宜之计,若痛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当究其本因。盖疼痛之由,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跌扑损伤之异,治法亦当辨证施术。学者宜参《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典籍,庶几得腧穴调治之精微。

(按:本文所述皆以中医理论为本,实际操作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急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不可耽延。)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