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22|回覆: 2

[中藥方劑] 經方治療帶狀疱疹(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胡必江 發表於 2018-9-29 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馬家駒 陳建國 陶有強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患者,女,58歲,2011年6月11日就診。訴帶狀疱疹2月余,遺留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疼痛難忍,已有輕生之念。2月來多方治療無效,觀其方有麻黃附子細辛湯、升降散等。刻下症見:下肢疱疹疼痛難忍,現以左足爲重,遺留色素沉著。口乾、口黏、口苦,不欲食,大便2~3日一行,下肢痛連及肛門,欲大便而無便排出,胃脘悶。舌淡苔白,脈沉弦細略數。

馮世綸認爲口乾、口苦、便難,爲少陽陽明合病。病久且疼痛難忍,屬於病久夾瘀入絡,屬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方證。處方:柴胡12克,黃芩10克,清半夏15克,白芍10克,枳實10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大黃6克,大棗4枚,生薑3片。3劑,水煎服。

二診時患者喜笑顏開,與之前判若兩人。訴疼痛大減,繼續辨六經方證治療。筆者不禁感慨爲醫者當如此,方不愧醫者仁心之謂。

按:帶狀疱疹爲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沿神經纖維播散至相應皮膚而發病,皮損由簇集性的疱疹組成,因多見於肋、腰部,故又稱『纏腰火龍』、『蛇串瘡』等,以疼痛爲突出表現。歷代對帶狀疱疹論述頗多,但直至目前仍缺乏較好治法,治則多取疏肝理氣、清熱利濕、活血止痛等法。同時初起多採用梅花針叩刺放血、拔罐、針灸等配合治療。

本案治療沒有拘泥於清熱、活血、止痛等,也未拘泥於所謂治療帶狀疱疹的特效藥等,而是根據六經方證,選用經方治療。因辨證準確,故3劑症大減。所用之大柴胡湯出自【傷寒論】,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入大黃、枳實、芍藥,攻逐入里之邪,同時有治腹滿痛的作用,如【傷寒論】279條: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因邪已入陽明,故去小柴胡湯甘溫補益的人參、甘草。小柴胡湯治療半表半里證的少陽病,加入大黃、枳實、芍藥後,治療少陽陽明合病證。馮世綸教授在【解讀張仲景醫學】一書中強調本方證的辨證要點是:胸脅苦滿、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實者。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爲桂枝湯去姜、棗、草,加入活血祛瘀的桃仁、丹皮,因血不利則爲水,故加茯苓利水健脾,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故以桂枝茯苓丸溫通、養血、祛瘀、利水。因其以桂枝湯爲底方,故可知其適應證是太陽病合併瘀血證。桂枝茯苓丸多用於婦科症瘕積聚病證,但臨床運用桂枝茯苓丸,仍以方證爲准,不拘泥於婦科疾患。

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二方合用,用於少陽陽明合病夾瘀,若辨證準確,則療效突出。仲景雖然沒有對帶狀疱疹進行論述,但已明確告知我們臨床治療的原則:即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又告誡曰: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帶狀疱疹爲機體外露之症狀,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有諸內者,必形於外。局部服從整體,故治療該病,亦須遵從先辨六經再辨方證之原則。帶狀疱疹可表現爲太陽,也可表現爲少陽,更多的則是合病。在經方家眼中,要透過病症而看到方證,只有見到少陽陽明合病夾瘀的大柴胡湯和桂枝茯苓丸方證,與之方能應手而效;見到它經它證,即與之相應方證,方是經方治療帶狀疱疹奧秘所在。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遊客  發表於 2018-9-30 00:30
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二方合用,用於少陽陽明合病夾瘀,若辨證準確,則療效突出。
太對了
趙科技法 發表於 2025-4-12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經方辨治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之思辨】

本案以經方治療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獲效,實爲六經辨證與方證對應之典範。細析其理,有三重學術價值值得探討:

一、六經辨證突破病名禁錮
醫者未囿於"帶狀疱疹"之病名束縛,亦未循常法投以龍膽瀉肝湯類清熱利濕方劑,而是緊扣"口乾、口苦、便難"之少陽陽明合病特徵,參合"痛連肛門、胃脘悶"等腹證,準確辨識大柴胡湯證。更妙在察其病久入絡,參合舌脈,斷爲瘀血阻絡,複合桂枝茯苓丸證。此正合仲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旨,彰顯了"有病名而更求證候"的經方思維。

二、方證對應的精妙配伍
大柴胡湯中柴胡、黃芩和解少陽,大黃、枳實通下陽明,半夏、生薑和胃降逆,尤妙在芍藥與枳實相配,既緩急止痛,又行氣消痞。桂枝茯苓丸以桂枝溫通經脈,桃仁、丹皮活血化瘀,茯苓利水滲濕,暗合"血水同治"之理。兩方相合,既解少陽陽明之鬱熱,又化經絡之瘀滯,標本兼顧,故能三劑顯效。此配伍深得【傷寒論】第103條"嘔不止,心下急...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及【金匱要略】"婦人宿有症病...當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之精義。

三、經方治療痛證的啟示
本案對疼痛病機的認識頗具深意:一則從"脈沉弦細略數"辨其邪郁日久,二則從"痛連肛門"察其腑氣不通,三則從病程兩月斷其久病入絡。較之單純止痛,更重疏通氣血通路。大柴胡湯解其氣鬱火熾,桂枝茯苓丸化其血瘀水停,使"通則不痛"之理得以驗證。此與【醫學心悟】"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之說遙相呼應,爲治療慢性神經痛提供了經方範式。

結語:此案啟示後學,面對疑難痛症,當以六經爲綱,方證爲目,尤需重視腹診與脈象合參。馮世綸教授精準把握"少陽陽明合病夾瘀"之病機,取法仲景而靈活化裁,實爲經方活用的典範。然需注意的是,臨床運用時尚需鑑別類似方證:若見四肢厥冷、脈微細者,需考慮當歸四逆湯證;若疼痛遊走不定,或當用柴胡桂枝湯;若濕熱偏盛者,則宜考慮茵陳蒿湯合方。醫者當存此活法,方不負仲景心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